
包邮唯物史观“坐标系”中的俄国公社-(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及《复信》研究)

- ISBN:97875203858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3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20385886 ; 978-7-5203-8588-6
本书特色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及《复信》是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献。在《复信草稿》中,马克思对俄国的“农村公社”、农业生产的集体形式作了综合性的概述,并且在探讨人类历史上公社发展阶段的同时,提出了“农业公社”的概念,《复信草稿》及《复信》更是研究“东方社会”及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学者所乐以称引的关键性文献。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参考利用了日本学者有关马克思共同以理论与俄国公社问题的诸多研究资料及成果,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玉。
内容简介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及《复信》在“晚年马克思”的研究中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1867年《资本论》德文版卷出版后的14年中马克思在“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很终探索成果,同时也可看作是马克思本人对其今后理论探索方向的一个简单综述.本书着眼于国内外《复信草稿》及《复信》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在考察其整体结构及重要译文问题的同时,溯源研究了马克思在其中所利用或征引的相关文献资料,尤其是重点探讨了《复信草稿》及《复信》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毛勒、柯瓦列夫斯基、丹尼尔逊等有关公社或俄国社会问题的著作、书信等的思想联系及马克思本人在相关问题上独自的研究进展。不仅如此,在对文本内容作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本书还以《复信草稿》及《复信》中的理论创作问题为导入点,对晚年马克思在“俄国公社与俄国革命”、“未来社会论”、“历史规律与历史机遇”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策略”等问题上的思考与探索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释。
目录
**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的发现
第二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近年来研究状况概述
第三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的中译本
第二章 《复信草稿》及《复信》的写作背景
**节 查苏利奇与马克思写作《复信草稿》及《复信》
第二节 19世纪后半期关于俄国公社问题的争论及探索
第三节 马克思对俄国公社问题的前期研究
一 研究阶段之一:从赫尔岑到车尔尼雪夫斯基
二 研究阶段之二:从《资本论》**卷“第二版跋”到给《祖国纪事》的信
第三章 《复信草稿》及《复信》文本研究
**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的正确顺序
第二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中译文若干问题的商榷
一 “commune”不同于“communaute”
二 “propriete commune”不等于“公有制”
三 中译文表达不准确、误译等问题
第三节 《复信草稿》的文本溯源
一 《复信草稿》的俄国公社论与车尔尼雪夫斯基
二 毛勒、柯瓦列夫斯基与《复信草稿》的公社研究
第四节 《复信草稿》关于俄国农民现状的认识与丹尼尔逊
一 《复信草稿》与丹尼尔逊来信的比较
二 《复信草稿》与丹尼尔逊来信的相异之处
第四章 《复信草稿》及《复信》理论探赜
**节 《复信草稿》中的理论创作问题
一 “卡夫丁峡谷”不是理论之名
二 马克思新创了“农业公社”的理论
第二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中的俄国资本主义论
一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不同类型
二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与“原始积累”
第三节 《复信草稿》及《复信》中的俄国革命论
一 马克思所预期的俄国农民革命运动
二 补论:《复信草稿》中的未来社会论
第四节 “农业公社”视域下的世界历史观
一 “农业公社”理论的世界性意义
二 “农业公社”与东方专制制度
三 历史规律与历史机遇
第五节 商榷与回应之一:再论《复信草稿》中的“农业公社”问题
一 “农业公社”与“农村公社”绝不可混同
二 “农业公社”不等于“亚细亚公社”
三 马克思放弃了“农业公社”概念
第六节 商榷与回应之二:马克思“农业公社”思想放弃论的再阐释
一 文本与逻辑:“农业公社”概念适用问题的驳议
二 理论与历史:“家庭公社”特别是“农业公社”的普遍性问题
三 理论与现实:“农业公社”不能使俄国社会“返老还童”
第五章 《复信草稿》及《复信》之后的马克思与俄国公社问题
**节 《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一 《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
二 《复信草稿》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三 补论:《复信草稿》及《复信》视域下的马克思人类学笔记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
一 俄文版序言的写作缘起及发表
二 俄文版序言的手稿及中译文献疑
三 《复信草稿》及《复信》的延续——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的俄国公社观
第三节 附论
一 恩格斯晚年在俄国公社问题上的见解
二 普列汉诺夫俄国公社观的嬗变
三 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晚年俄国公社论的意义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
沈斌,历史学博士,副教授。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语种视角下的经典著作翻译比较、历史唯物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参与***、省级项目多项。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好的孤独
¥12.5¥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0.7¥33.5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