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中国艺术小史
收录郑振铎先生三篇艺术史论,涵盖绘画、石刻、青铜器、玉器等多个艺术门类,简述了中华文明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 ISBN:978753000492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05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30004920 ; 978-7-5300-0492-0
内容简介
《中国艺术小史》共收录郑振铎先生三篇艺术史论:《伟大的艺术传统》《中国古代绘画概述》《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内容涵盖绘画、石刻、青铜器、玉器等多个艺术门类,简述了中华文明不同时代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伟大的艺术传统》是郑振铎先生1951年应《文艺报》编者之约而写的,并连载于该报。原计划篇幅甚大,可惜未能完成。
目录
伟大的艺术传统
中国古代绘画概述
近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
节选
殷代的艺术大理石的使用在殷代似是很普遍的,至少在王家建筑与用具方面是用得很多的。安阳出土的鸮鸟、蛙、怪兽和龟似乎都是建筑的装饰物或附属物,或仅仅作为玩赏之用的也说不定。鸮、蛙和怪兽身上的花纹和铜器图案是同一类型的。*近的发掘,得到一具大石磬,饰以虎纹,是很值得注意的东西。那样一具大的石磬,作为乐器,其奏乐的场面可想象得出是很壮观的。象牙的制品也有发现,像上饰蝉纹的筒形象牙器是实用的东西吧。“纣为象箸”的传说,并不是虚无缥缈之谈。骨或牙雕的笄或其他装饰物是极为工致的,其先,几乎完全是鸡形,后来便渐渐地简化了。在鹿角上,在牛骨上,殷代的工匠们也随形地雕镂了许多精巧的花纹。特别重要的是,丝织品在那时候已是很进步的。今日在铜器上尚常常见到绢的遗迹,绢的织纹是有各种形式的,当时把铜器作为殉葬物,恐怕其外面常是包有绢帛之类的。就那织纹来看,殷代的织工已达到高度发达的境地。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3.5¥69.0 -
艺术教育
¥8.8¥26.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7¥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17.7¥49.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7¥30.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4.4¥3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3.0¥25.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14.4¥35.0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3.6¥9.0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9.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