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904717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40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69047172 ; 978-7-5690-4717-2
本书特色
当今的公共管理学已是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庞大学科。从其构成来看,公共管理学是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民族学、运筹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思想是突破学科间的壁垒,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以“借力”实现“合力”。人类发展问题具有跨领域、跨部门和跨区域等特征,这种跨学科的特征在公共问题上和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凸显。《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探索与展望)》分别从学科特点、跨学科探索、未来展望三个部分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从新闻传播学、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四个学科门类探索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分别从学科特点、跨学科探索、未来展望三个部分展开,探索与展望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旨在为公共管理领域研究学者们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引导。
目录
1.1 公共管理学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内涵
1.2 公共管理学跨学科研究面临的挑战
1.3 公共管理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1.4 公共管理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路
第2章 公共管理学与地理学
2.1 地理学简介
2.2 公共管理学与地理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2.3 公共管理学对地理学的借鉴
2.4 公共管理学与地理学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设计
第3章 公共管理学与新闻传播学
3.1 新闻传播学简介
3.2 公共管理学与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3.3 新闻传播学对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借鉴
3.4 新闻传播学与公共管理学学科研究的主题
第4章 公共管理学与史学
4.1 史学简介
4.2 公共管理学与史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4.3 公共管理学对史学的借鉴
4.4 公共管理学与史学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设计
第5章 公共管理学与人类学
5.1 人类学简介
5.2 公共管理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5.3 公共管理学对人类学的借鉴
5.4 公共管理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主题设计
参考文献
节选
《公共管理跨学科研究:探索与展望》: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实践性、应用性、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它所关注的主题是人类的公共生活,旨在探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升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对于政府而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其实现良法善治的功能预设。由于公共管理问题的交叉复杂性,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边界的模糊性特征也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这种研究问题的复合型特征也使得一大批非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者正在不断涌入,这类跨学科的研究者正在尝试以自己的学科方法,去解释和解决公共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实践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承认,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而言,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样态,这符合技术加持社会背景下的学科时代使命要求。有学者提出,针对公共管理学学科边界日益模糊,长期存在的身份危机的现象,公共管理学及其研究者应该坚持以公共问题为导向,研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和基本的公共理论问题,而不必拘泥于公共管理问题中的物理、化学技术等纯技术问题。总之,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涉及自然科学诸多层面的知识,无论是基本公共理论的发展还是相应公共政策的出台,均需要借助像地理学学科这样既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又囊括人文地理学内容学科的精华,为加速化和风险化的社会治理提供更多具有启发性的见解和建议。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哲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为公共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视角。当我们将视野放宽,尤其是将公共管理学的视角伸向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就会发现中国社会正在呈现的是一个流动的社会,目前的空间是流动的空间。高铁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对社会生活的重塑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农业中国正在变为城市中国,大量的人口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还将不断涌入城镇,人来人往使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将不断增加,这种空间流动就涉及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而空间流动性特征所附带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其对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就必然涉及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从地理学视角切人公共管理问题:一方面,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公共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二者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是高度重合的,只不过两种学科所关注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地理学侧重物的要素,公共管理学更侧重于由物的变化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及其管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地理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构成了公共管理实践者实践的信息来源,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基础性素材。故从这个角度讲,地理学在实然上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础学科;从另一方面来看,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则为解决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问题扩宽了途径与视野。长期以来,公共管理学学科的发展一直倚重于政治学、工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这样的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很少有人注意到地理学对当代公共管理学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当用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去看待一些公共管理问题时,便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观点,一些之前看似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可能随着新视野的切人,不再是复杂无解的公共问题。 首先,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将空间与资本、产业、人的流动、自然环境等结合起来,去看待自然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公共管理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或者说是在正统行政学的初创时期,公共行政学的先驱者们致力于寻求实现公共效率的工具,他们寻求一般性的管理原则,这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所批评。批评者的理由是,只追求行政组织的优化、行政管理原则的方式,忽略了行政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而不同的外部环境对于组织的使命、组织结构、具体的运作机制要求可能是并不相同的,这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权变理论学派的产生。关注公共管理组织的外部环境,行政生态学派走得更远。当我们将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途径与行政生态学派的主要观点对比之后,就会发现以行政生态学为代表的众多组织外部环境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完全可从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研究途径“借力”,*简单*直接的借力乃是直接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甚至是研究成果,这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的方式。笔者在此建议,在初期我们可以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形式,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在拿来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一套新的基于地理学方法的公共管理学研究视角与途径。 其次,借鉴政治地理学对选举地理学、空间生产的研究成果,重新去认识公共管理研究所关涉的民主问题、行政区划调整问题;借鉴经济地理学中集群经济、经济全球化、资本的流动、制度文化因素在塑造地理空间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新去认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治理面对的问题,关注社区发展治理中对产业功能区的定位,对产业、工业园社区的治理;借鉴城市地理学的城市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更新、郊区化等议题,重新去认识开放街区的打造等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力主推进的公共管理实践问题;借鉴社会地理学对种族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饥饿、贫困问题的研究,以为公共管理研究深化对此类问题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借鉴行为地理学对行动空间、感知空间、符号表征、互动空间等诸多内容的研究成果,将行为科学的视角放置于空间视角之下,重新认识社会互动的空间形态与空间意义,以为公共管理的管理心理学知识的生产提供有益镜鉴;借鉴区域地理学对区域发展问题,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为绿色发展与社会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借鉴人口地理学对人口普查、区域性饥荒、疾病的传播与扩散、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等问题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成果,为公共管理研究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破解制约社会发展的困境问题提供思路。 *后,公共管理学可以借鉴地理学服务需求的研究导向,这与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发展的历程密切相关。中国的人文地理学在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的双重趋势下形成,从一开始就重视乡土问题和面向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主导指向①。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公认的实践应用色彩浓厚的学科,但是这样一种应用性学科,*近在受到学科外相关研究的空间挤压,一直处在身份危机当中。与地理学坚持服务需求的研究导向思路一致,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也应该以公共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应用价值为取向,它应该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要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国家、地方社会的发展。与地理学具有聚焦于“地理”这个要素所不同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问题似乎纷繁复杂,难以完全穷尽,但是当我们换个视角就会发现,公共管理学以公共问题为导向,也是有自己的学科研究边界的。因此,我们的公共管理研究应该坚持服务需求的研究导向,为美好生活的需求贡献管理学的研究智慧。 ……
作者简介
薛喆,男,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走向海洋(八品)
¥18.5¥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21.2¥7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8¥3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8.9¥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9¥5.5 -
论中国
¥68.8¥8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中卷
¥16.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