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6813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796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030681300 ; 978-7-03-068130-0
内容简介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档案、实录、会典、地方志等原始文献史料入手,系统梳理了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灾赈机制的发展过程,深入论述了该机制的具体内容、实施效果及社会效应等方面的问题,对清代防灾救灾机制和社会抗灾能力进行了详细探究。提出了清代荒政制度研究的创新性观点,即入主中原的清王朝不仅通过恢复、重建中国赈灾机制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通过救济灾民的种种措施获取了民心和统治中国的政权合法性。
此外,本书还在对清前期灾赈制度的建设及其程序、灾赈人员、机构等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从赈前预警机制及报灾、勘灾机制的重建开始,对清政府灾赈中的审户、勘不成灾、粥赈、以工代赈、灾赈物资、民间赈济,以及赈后的蠲免、缓征及借贷等进行分析、论证,凸显出清前期救灾机制积极与消极的社会效应,强调清王朝在灾赈中通过底层认可的方式实现天下同治。
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学术史回顾 4
三、目前研究的不足及本书的研究目标 40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 49
**章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56
**节 清前期的自然、社会环境与重大灾害 57
一、地理环境与灾荒 58
二、气候与灾荒 60
三、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与灾荒区域的延伸 65
四、社会政治因素与灾荒 68
第二节 清前期自然灾害划分的标准 71
一、清代灾荒划分标准述论 73
二、清代灾情等级的划分标准及方法 80
三、关于清代灾荒“初期少、中期多”的观点 84
第三节 清前期的重大自然灾害 87
一、清前期的巨型灾害(巨灾) 87
二、清前期的重大灾害(重灾) 101
三、清前期的大型灾害(大灾) 113
第四节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 207
一、时间上的经常性、连续性、共时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208
二、空间上的普遍性、相对集中性、延伸性和复杂性特点 211
三、灾荒类型上的共存性、并发性和群发性特点 216
四、灾害程度上的累积性特点 221
五、灾荒类型及等级的全面性特点 223
六、时间及区域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性特点 224
第二章 清前期官赈制度的建设及发展的基础 227
**节 灾赈制度建设的背景暨自然灾害的后果 228
一、农业或歉收或绝收 228
二、粮价飞涨,饥荒严重 231
三、人口的大量死伤及流迁 232
四、公私建筑及财产的巨大损失 242
五、社会的动荡 248
六、对自然地理及生态环境短暂或**性的破坏 251
七、清前期灾荒对传统社会道德及心理的消极影响 254
八、清前期灾荒对社会客观补偿 259
第二节 清前期官赈制度的建设及程序 266
一、清代以前官赈制度的发展 267
二、清代官赈机制的建设及发展 269
三、清代官赈的主要程序 275
四、清前期官赈盛极而衰的原因 276
第三节 清前期官赈的人员及机构 278
一、清前期官赈的人员调派及其职能 278
二、清前期官方的赈济“机构” 281
第三章 清前期赈前机制——报灾、勘灾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292
**节 清前期报灾机制的建设及完善 292
一、顺治朝报灾制度的初建 293
二、康熙朝报灾制度的建设与调整 300
三、雍正朝报灾制度的初步确定 307
四、乾隆朝对报灾制度的完善 309
五、清前期灾害信息上报制度的启示 325
第二节 清前期勘灾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327
一、顺康雍时期勘灾制度的初建及调整 328
二、乾隆朝勘灾制度的完善及确立 335
三、帝制顶峰期勘灾制度的程序及措施 348
第三节 “勘不成灾”制度与制度外化 385
一、清代灾赈制度外化历程: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制度初建 386
二、灾赈制度的外化:乾隆朝“勘不成灾”赈济的制度化及措施 391
三、灾赈制度外化的成效:乾隆朝“勘不成灾”制度的影响 404
第四章 清前期官方的赈中机制 411
**节 清前期官方的钱粮灾赈机制 411
一、赈济区域的扩展及大小口赈粮标准的确定 412
二、顺康雍时期官方灾赈类型的雏形 417
三、乾隆朝钱粮赈济类型的确立及表现形式 420
第二节 清前期官方的粥赈制度 450
一、清代粥赈制度建立的背景 451
二、清代粥赈制度的恢复与建立 455
三、乾隆朝粥赈制度的完善 459
四、清前期粥赈制度的成效 465
第三节 清前期官方的“以工代赈”制度 476
一、清前期官方“以工代赈”制度的建立 477
二、清前期官方“以工代赈”制度的内容 481
三、清前期官方“以工代赈”的具体措施 488
四、清前期官方“以工代赈”的社会效果 496
第五章 清前期赈后机制——蠲免、缓征与借贷 504
**节 清前期官方的蠲免机制 505
一、顺康雍时期蠲免机制的建立及发展 506
二、乾隆时期蠲免制度的定型及完善 519
三、乾隆朝流抵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524
四、清前期官方蠲免事例 529
第二节 清前期的缓征机制 533
一、顺康雍时期缓征制度的发展 533
二、乾隆时期缓征制度的*后确立 536
三、蠲免与缓征制度的“相辅相成” 542
第三节 清前期官方灾赈中的借贷制度 545
一、清前期借贷制度的起源与初建 547
二、乾隆朝借贷制度的完善与实践 551
三、清前期官方借贷制度的社会效应 569
第六章 清前期官方的灾赈物资 579
**节 清前期官方灾赈物资的形式及运输 579
一、官方赈济物资的形式 579
二、官方赈济物资的筹集 581
三、官方灾赈物资的运输 583
四、交通影响下的赈济物资分配不均 584
第二节 官方灾赈粮食的来源 585
一、仓储 586
二、截漕 589
三、邻省调粟协济 594
第三节 官方灾赈银钱的来源 599
一、发帑 599
二、捐纳 604
三、捐输 610
四、捐监 617
五、其他捐款及闲款 619
第七章 清前期的民间灾赈机制 624
**节 清前期民间灾赈兴起的原因 625
一、官赈缺失区需要民间赈济的补充 626
二、官方对民间赈济的鼓励与支持 627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助弱扶贫、积善行义思想的影响 632
四、地方精英通过灾赈控制地方和展现社会责任感 635
五、地方绅商富户为避免灾民暴乱抢劫而主动赈灾以自保 637
第二节 清前期民间灾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641
一、清前期民间灾赈制度的建立 641
二、清前期民间灾赈的主体 644
三、清前期民间灾赈的主要形式与救灾实践 651
第三节 清前期民间灾赈的奖惩与成效 659
一、清前期民间赈济的特点 659
二、清前期民间灾赈的作用及影响 662
三、清前期民间灾赈的社会效应 667
第八章 清前期灾赈机制的社会效应 669
**节 清前期赈济机制的社会影响 670
一、清前期赈济机制的积极影响 670
二、清前期赈灾机制的消极影响 683
第二节 清前期灾赈机制的弊端 686
一、清前期官赈机制导致的弊端 686
二、清前期灾赈弊端对灾民及社会的冲击 704
第三节 底层认可与天下同治:清代流民收容与管理 708
一、清代流民问题的解决:栖流所的起源及制度建设 710
二、流民赈济的效应:栖流所制度建设的社会影响 719
三、清代流民赈济的天下同治:栖流所的边疆共行 729
四、栖流所的社会历史影响 735
结语 737
一、清前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灾害史上的普遍性及代表性 737
二、清前期灾赈机制的承前启后特点 740
三、灾赈机制是清王朝获取统治合法性的政治智慧的体现 746
四、号称*完善的灾赈制度的局限 748
五、清前期灾赈机制凸显的细致化及刻板性、人性化特点 754
六、清前期灾赈机制臧否并存的社会效应 755
七、制度不是万能的,但制度保障是必需的 760
八、清前期灾赈机制的启示 763
参考文献 765
索引 773
后记 776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1. Background 1
2. Literature Review 4
3. Research Deficiencies and the Research Goals of the Book 40
4. Reseach Route and Innovation 4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56
1.1 Natural,Social Environment and Major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57
1.1.1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58
1.1.2 Climate and Disaster 60
1.1.3 Changes in th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xtension of Disaster Areas 65
1.1.4 Famine Caused by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68
1.2 Division Standard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Early Qing Dynasty 71
1.2.1 Standard of Disaster Division in Qing Dynasty 73
1.2.2 The Standard and Method of Disaster Classification in Qing Dynasty 80
1.2.3 Disscussion on the Viewpoint of“Less in the Early Stage and More in the Middle Stage”of Disaster in Qing Dynasty 84
1.3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87
1.3.1 Huge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Catastrophes) 87
1.3.2 Devastaing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Devastaing) 101
1.3.3 Large-scale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Large-scale) 113
1.4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207
1.4.1 The Regularity,Continuity,Synchronicity,Seasonality and Dynastyicity of Time 208
1.4.2 Spatial Universality,Relative Concentration,Extension and Complexity 211
1.4.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existence,Concurrency and Mass Occurrence of Disaster Types 216
1.4.4 Cumu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isaster Degree 221
1.4.5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ypes and Grades of Disaster 223
1.4.6 T
节选
绪论 一、选题缘起 灾荒是自人类诞生以来无法回避和克服的、永恒而又无奈的话题,对不同时代的社会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悬在官府及民众头上的一把剑,救灾及其成效检验成为传统社会治理*为重要的标志。在应对不同灾害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随着人类与自然接触层面的日益扩大,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的灾荒,其类型、程度、分布空间、发生次数及暴发频率各有不同,并在灾害记录及灾情表现上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灾荒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日益深广。防灾、抗灾及救灾经验也在此过程中日渐丰富,但在很多强大的、迥异于往常的重大灾荒面前,前代积累的经验及有效措施,往往只能在某个层面或某些区域发挥作用,不能全方位地应对灾荒的袭击。 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防灾救灾机制,增强社会的抗灾能力,就成为历代王朝和当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历史时期灾荒及其救济机制、具体措施,尤其是物资及人员调拨、成败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就成为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任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较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史学家一直重视对灾荒及其赈济的记载,一些典制文献对荒政制度及措施的记载更为集中,使中国灾荒史学成为起步较早的史学分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遭遇的内忧外患及严重的天灾人祸,促使很多忧患意识较强的学者对中国灾荒制度及其措施进行研究,中国近代灾荒史学开始崭露头角。1927年,竺可桢发表了**篇论述清代灾荒史的论文《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开启了中国灾荒史研究之滥觞。此后,灾荒史研究成果便络绎不绝。如徐钟渭《中国历代之荒政制度》对中国古代荒政进行了总体论述,认为荒政乃“一国兴亡之所系”,并从赈贷、平粜、蠲减、鬻爵、移民等方面简要概括了历代荒政制度的发展状况。1937年,邓拓(邓云特)出版了《中国救荒史》,首次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对灾荒史进行了深入研究。此书所确立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思路,引领和影响了之后七八十年间中国灾荒史研究的方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灾荒史研究进展缓慢;解放战争期间,大部分学者投入到反内战、反饥饿的群众运动中,灾荒史研究成果寥寥无几。20世纪50—80年代,自然科学工作者成为灾荒史研究的主力,他们从气候、河流、地理、生物等视角入手,对历史灾荒的成因、类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灾荒史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重视,李文海先生对中国近代灾荒史,从理论、方法和意义上进行了系统阐述,奠定了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基础,在中国灾荒史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史料整理及其研究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他历史时段的灾荒史研究随后也受到许多学者关注,渐渐呈现繁荣景象。此后,对历代灾荒及历史时段赈济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灾荒史研究成为历史学领域与现实联系*为密切的分支学科之一。 清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后一个王朝,也是离我们*近的一个王朝,很多灾赈史料完好地保存至今,尤其是荒政档案文献的开放,为灾赈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荒政是历代荒政制度及经验总结、集萃的结果,其灾赈机制堪称中国古代荒政*完备者,历代荒政的成败得失,均可在清代找到相关线索。因此,系统探究清代荒政机制,可以更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荒政的核心和实质,不仅对中国荒政史研究的拓展及深入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现实救灾、防灾、抗灾、减灾等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更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学术研究中,清代荒政的成果*为丰富,在区域灾赈、灾荒类型、荒政思想、灾赈个案及其弊端等领域的研究较为突出。其中,李文海先生开创的近代灾荒史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李向军、魏丕信等学者对清代荒政制度的研究,成为清代荒政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但清代灾荒史依然还有很多可以填补的空白和亟待创新的领域等待来者,如相对于清晚期暨近代灾荒史研究的丰富成果而言,清前、中期灾荒史的研究就相对薄弱,对清代各朝灾赈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对虽非赈济主流,却发挥过一定作用的民间赈济的研究尚待深入;即便是对重大灾荒及官方赈济、重大赈案等,亦缺乏详细而深入的学术成果。 清代的救灾机制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现当代救灾机制的制定及完善起到积极资鉴作用的内容,但清代救灾机制的原则及基础,是清前期(顺康雍乾四朝)确立及奠定的,学界对此尚无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虽然目前清代荒政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清代荒政的确立历程、重要制度的实施及其社会影响,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把不同时期灾赈制度的建立及变迁放到灾荒发生的时空范畴下进行研究,那清代灾赈机制的形成、建立及重要内容、社会影响,将有更客观、细致、精准的呈现。因此,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灾赈机制与社会效应,值得再进行深入、系统地思考及探究。 2006年9月,我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跟随李文海先生从事灾荒史研究,一开始在选题方向上有些彷徨。清代灾荒史料极为丰富,灾荒呈现的内容及场景也多种多样,在左冲右突中不得要领,多次向李先生请教。鉴于进站后参与了李先生主持的“清史?灾赈志”项目子项目“官赈”研究的工作。李先生希望我的出站报告*好能与“清史?灾赈志”项目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既能推动项目的工作,又能顺利完成在站研究的任务。在李先生指导性,“乾隆朝官赈研究”这个充满挑战及魅力的选题,就成为我博士后出站报告的研究方向。 面对丰富的档案史料,我由衷地觉得,研究清代由乱到治再到盛世时期赈济制度的产生及运转、具体措施及其社会成效,由此探究康乾盛世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其相关历史面向,是一件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意义的事,它能够让我看到不一样的历史阐释方式及解读路径。十余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和项目组的几个博士生一起,在清史研究所夏明方老师的办公室里进行灾赈史料的搜集与梳理的情景,在录入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自己的灾荒史基础和认识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虽然出站报告疏漏很多,思考也有不尽完善和成熟之处,但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报告的结果,无疑是鼓励我继续从事灾荒史研究的动力之一。 此后,基于“灾赈志?官赈”项目组工作的感悟及思考,在李文海先生和夏明方教授的指导、建议之下,我开始对清前期赈济机制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二、学术史回顾 中国古代灾荒及荒政的研究状况,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撰写了研究综述,既反映了灾荒史研究成果辈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反映了学界及社会各界者对灾荒史研究和防灾减灾经验的重视,以及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的研究态势,为后来者快速了解前人研究、把握研究动态提供了方便。其中,朱浒、阎永增和池子华、邵永忠、苏全有和王宏英、武艳敏、余新忠、张丽芬、曾桂林、吴滔、卜风贤、赵艳萍、包庆德、奚丽芳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20世纪中国灾荒、赈济史研究的状况进行了综合论述,对现有成绩及不足、未来研究方向、方法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是灾赈史研究之入门、必读成果。鉴于主要灾赈史研究成果在各综述里已有论及,此处仅列与本书研究直接相关的成果及新近出版的研究论文与论著,余不赘述。 (一)研究清代荒政的主要著作 邓拓(邓云特)《中国救荒史》是**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救荒经验、救灾措施的专著,是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灾荒史研究集大成的成果,“为后世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中国救荒史研究铸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首次系统地对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及其影响、历代救荒思想和赈济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其确立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成为灾荒史研究的范例,尤其是将救荒政策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的划分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成为此后四十余年内无人超越的代表性作品,“以其翔实的史料、缜密的分析、科学的历史观和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成为其中的‘扛鼎之作’,并将中国救荒史的研究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李向军对清代荒政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清代荒政研究》一书是对清代荒政史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代表性专著,随后他在专著基础上推出的系列论文,促进了清代荒政制度史的研究。作者在对清代灾荒进行总体梳理和统计的基础上,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从救荒基本程序及救荒备荒措施、荒政与财政、荒政与吏治等方面,论述了清代荒政的状况。他认为清代是传统荒政发展的鼎盛阶段、集历代荒政之大成,但乾隆后诸弊丛生,道光后收效甚微;清初灾蠲多而灾赈少,康熙中期后灾赈次数逐渐增多,救荒政策得到了全面实施,乾隆时达到高峰,吏治是影响救荒成效的重要因素。此外,他还认为清代形成了严密的救灾组织体系,朝廷派官员督办监察,将荒政成效与官员陟黜相联系来考察,对贪官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荒政在惠济灾民、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缓和阶级矛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另一部在清代荒政研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是法国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汉学家魏丕信的《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他在赈灾手册、行政法规汇编、地方志、文集等资料的基础上,对乾隆八年(1743年)至乾隆九年(1744年)直隶尤其是河间、天津两府旱灾期间官府大规模、成效较好的赈灾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认为集权体制下的清王朝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官僚制度,国家组织的救灾活动周密详尽且已制度化,在赈灾资源的调动与赈灾动员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清代鼎盛时期,官僚制度在防灾救灾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地方精英(特别是士绅)在救灾中起了重要作用,国家机构与社会群体紧密联系,国家在赈
作者简介
周琼,女,彝族,1968年生,云南楚雄人。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首批“东陆学者”、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彝学会副会长、东亚环境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史、灾荒史、西南地方文献整理校勘记、区域历史人物研究。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项(结项3项)、省部级项目8项、靠前合作项目3项。出版《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等著作6部,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目前担任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和云南大学服务云南行动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2019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云岭学者。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1.9¥39.8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五口通商变局
¥10.5¥30.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5¥36.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4.7¥46.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19.7¥58.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5
¥16.0¥49.9 -
万国来朝-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24.5¥35.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史学与红学
¥9.4¥26.0 -
三国史话
¥12.6¥42.0 -
日本历史
¥14.4¥48.0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晋史
¥14.4¥48.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帝国的智囊团.大唐名相
¥15.4¥48.0 -
中国问题-1894-1905年的大国角逐与英国的孤立政策
¥32.6¥58.0 -
古典学评论(第4辑)
¥15.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