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家庭案件疑难问题裁判精要

包邮婚姻家庭案件疑难问题裁判精要

1星价 ¥43.1 (5.0折)
2星价¥43.1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496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19749613 ; 978-7-5197-4961-3

本书特色

◎精选司法实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和疑难问题◎结合《民法典》,明事实、讲法理、说事理◎掌握案例裁判思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司法实务

内容简介

“民商事审判疑难问题裁判精要系列”精选司法实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和疑难问题,结合《民法典》,明事实讲法理说事理,使读者在掌握案例裁判思路的同时,为读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司法实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本书共6章,章就婚姻感情破裂类纠纷进行分析,第二章介绍夫妻忠诚义务类纠纷,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了夫妻法定财产类纠纷和夫妻约定财产类纠纷,第五章阐述了夫妻债务类纠纷,第六章对涉及到子女权益的纠纷进行剖析,力图通过案例分析婚姻家庭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的裁判观点。

目录

目 录**章婚姻感情破裂类纠纷 一、有配偶者与他人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构成同居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夫妻感情破裂判断标准的认定三、因生理障碍引发的离婚案不应一概判决离婚四、“不签协议就不离婚”并不构成对意思表示自由的限制第二章夫妻忠诚义务类纠纷 一、对违反夫妻忠诚义务的非过错方利益在分配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予以倾向性的保护 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过错方并不因此丧失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三、欺诈性抚养关系中过错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四、婚姻案件中“婚外情”证据的把控 五、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与婚外异性生育子女,对方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第三章夫妻法定财产制纠纷一、夫妻一方隐匿转移财产行为的认定二、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卖夫妻共同房产的法律效力认定三、非法同居期间以结婚为目的购房不构成夫妻共同财产四、享受已死亡配偶生前工龄优惠所购公房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五、婚后混合出资所购房屋应根据出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割 六、一方自行购买婚前承租公房时使用对方工龄,离婚时应向对方支付经济补偿款 七、两限房由一方在婚前申请,婚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首付款由另一方用个人财产支付的,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八、父母参与子女出资买房在离婚分割房产时须结合不同出资情形确定受赠主体九、人寿保险中财产权益的认定与分割十、离婚诉讼中婚前按揭房屋的归属与分割第四章夫妻财产约定类纠纷一、夫妻间赠与可以行使法定撤销权二、男女签订分手协议的效力应根据内容区分认定三、夫妻忠实协议应区分不同性质进行效力认定四、以结婚为目的的婚前大额赠与可以撤销五、夫妻约定共有房产归一方所有当事人不享有撤销赠与权六、离婚协议中约定的财产给付行为不应认定为赠与行为七、再婚后与前妻签署离婚变更协议的效力认定应审查是否侵害现任妻子的财产权益八、夫妻离婚后再次签订离婚协议之效力认定九、主张返还恋爱中所赠财物,须举证证明给付系基于婚约关系所为的彩礼之给付十、审理离婚案件时,有必要建立离婚财产登记制度十一、传统习俗中婚庆喜钱、节日喜钱的受赠主体需要结合习俗指向的对象确定十二、身份性契约中以财产内容约束身份关系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第五章夫妻债务类纠纷一、债权人有权要求借款人之配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二、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判断标准三、一方举债损害配偶权益,在配偶认可的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四、离婚时,一方主张与父母形成借贷关系的应举证证明借贷合意五、出借人有权要求已死亡的借款人之配偶承担还款责任第六章涉子女权益类纠纷一、无法做亲子关系鉴定情况下亲子关系的认定二、民事诉讼中的亲子鉴定程序启动须慎重三、损害人工授精遗腹子权益部分的公证遗嘱无效四、确定探望权主体范围应以子女利益*大化为核心五、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子女所有的协议的性质认定六、离婚纠纷中赠与子女农村房产能否撤销的判定七、处理双胞胎子女的抚养问题应以“未成年子女*佳利益”为原则八、涉家暴离婚案,不宜判决施暴方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安凤德,男,汉族,吉林省松原市人,二级高级法官,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9年)、悉尼科技大学法学硕士(200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201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历任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国家赔偿法学、司法制度与司法体制改革、法院管理学、司法新闻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等。主编《知识产权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经济犯罪疑难案例精析》等著作,在《中国审判》、《法律适用》、《学术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