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951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8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17095187 ; 978-7-5170-9518-7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针对水体中影响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价方法的介绍,然后针对此类污染物,总结了水处理新技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给水安全。

目录

前言 **部分 水环境安全评价 第1章 概述 1.1 健康效应评估方法 1.2 水环境安全健康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质标准及参数测定 2.1 常用水质评价指标 2.2 国际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析 2.2.1 WHO《饮用水水质准则》 2.2.2 USEPA《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2.2.3 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 2.3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 2.5 水质参数测定方法 2.5.1 化学分析法 2.5.2 仪器分析法 2.5.3 生物检测技术 2.5.4 测定方法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3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1 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法 3.1.1 水质评价 3.1.2 底质质量评价 3.1.3 水的生物学质量评价 3.2 水环境质量评价 3.2.1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与依据 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3.2.3 地下水质量评价 3.3 评价方法的开发 参考文献 第4章 毒理学评价方法 4.1 基本概念 4.1.1 毒性作用的基本概念 4.1.2 毒性作用的类型 4.1.3 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4.1.4 毒性作用的机理 4.2 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4.2.1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4.2.2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原则 4.2.3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4.2.4 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3 毒理学替代法 4.3.1 替代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 4.3.2 替代法的验证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体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1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1.1 饮用水污染 5.1.2 水环境污染 5.1.3 水污染造成食品污染 5.2 赤潮和水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3 水体沉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水处理新技术 第6章 氧化技术 6.1 臭氧氧化法 6.2 氯氧化法 6.3 高级氧化技术 6.3.1 高级氧化理论 6.3.2 生产游离羟基HO.的技术 6.4 高级氧化工艺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 吸附 7.1 吸附机理 7.2 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 7.2.1 吸附平衡 7.2.2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式——平衡吸附模型 7.3 影响吸附的因素 7.4 吸附剂的选择 7.5 吸附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 离子交换 8.1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 8.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8.3 离子交换操作工艺条件 8.3.1 树脂的选择 8.3.2 树脂的鉴别 8.3.3 树脂的使用 8.4 离子交换反应器及其工艺过程 8.4.1 离子交换过程 8.4.2 离子交换反应器 8.5 离子交换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膜分离技术 9.1 膜分离技术分类 9.2 膜材料研究进展 9.2.1 新型膜材料 9.2.2 膜材料的改性 9.3 微滤 9.3.1 微滤原理 9.3.2 微滤的特点 9.3.3 微滤的操作方式 9.3.4 微滤技术的应用 9.4 超滤 9.4.1 超滤原理 9.4.2 超滤的操作参数 9.4.3 超滤技术的应用 9.5 纳滤 9.5.1 纳滤原理 9.5.2 纳滤膜性能 9.5.3 纳滤的操作参数 9.5.4 纳滤技术的应用 9.6 反渗透 9.6.1 反渗透原理 9.6.2 操作特点 9.6.3 反渗透膜的性能 9.6.4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 9.6.5 反渗透工艺流程 9.6.6 反渗透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9.7 电渗析 9.7.1 电渗析原理与过程 9.7.2 电渗析的操作控制 9.7.3 电渗析膜 9.8 渗透 9.8.1 渗透基本原理 9.8.2 渗透膜 9.8.3 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9.9 膜分离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案例 9.9.1 自来水厂的应用 9.9.2 公共直饮水工程 9.9.3 管道直饮水工程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宇杰,199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工程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水环境治理和修复、水体污染物治理技术和污染物环境安全评价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