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早期电影布景研究——空间结构与视觉隐喻

中国早期电影布景研究——空间结构与视觉隐喻

1星价 ¥25.3 (5.5折)
2星价¥25.3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0460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19046040 ; 978-7-5190-4604-0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1905--1949 年中国早期电影的布局。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其发展过程便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相伴而生,早期的电影布景也是中国电影民族美学的一部分,对传统空间美学形态的探索、不同形态的生成与发展、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再现是其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中国电影历史的巨变时期,展现出特有的中国形象与经验,促使这一阶段的电影也成为中国现代性进程重要的文化表征。

目录

**章 早期的布景空间 **节 布景概念的萌芽一意向的还原(1905-1921) 第二节 布景意识的确立一社会的人文反思(1921-1931) 第三节 空间美学范式的形成一战争年代的人文关怀(1931-1949) 第二章 传统空间美学对电影“造景”的影响 **节 “意象论”之于中国早期电影:《劳工之爱情》(1922) 第二节 早期电影布景的美学特质 第三节 中国传统空间概念及其与电影空间的联系 第三章 电影叙事空间的隐喻理论 **节 电影视觉隐喻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电影隐喻 第三节 多变的空间形象与意蕴 第四章 空间隐喻与民族化叙事 **节 早期电影叙事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早期电影观众的诉求与审美 第三节 早期电影的国家与城市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早期有电影布景记录的影片 附录2:中国早期电影美术相关重要纪事 附录3:中国早期知名电影美术师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裴丽,198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2008年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美术学院博士学位。2017年人才引进至广州,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馆及艺术机构的群展中(包括中国美术馆、美国布罗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伯里艺术博物馆及雕塑中心、挪威卡布索美术馆等)并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艺术展。2019年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为文化部对外交流协会“艺术专业与管理人才靠前交流项目“选派南美艺术空间的交流人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