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与非物的融合(新态势设计创意方法与实现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热点探索系列教材)

包邮物与非物的融合(新态势设计创意方法与实现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热点探索系列教材)

1星价 ¥54.7 (8.0折)
2星价¥54.7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4744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112247448 ; 978-7-112-24744-8

内容简介

新态势:围绕“设计创意”出现的新现象、新行为、新思潮。物态与非物态的融合,是围绕新现象、新行为、新思潮引出的新设计创意主张。通过对物态、非物态以及两种特性兼而有之的“融合化”产品的设计成因、发展趋势、关联分析,理清数字特性明显的创新模式如何顺利融入新生活模式中。并以新概念产品、企业品牌产品、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竞赛很好产品的经典案例解析,获得由“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展开的产品创意本源。培养能清晰划分产品特质、准确定位目标、根据文化场域创意开发的能力。本教材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师生,尤其适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在校师生及从业人员。

目录

第1章 物的设计 1.1 物与生活 1.2 物的发展及存在方式 1.3 物的系统 1.4 物的设计表达 第2章 非物质设计 2.1 非物质化设计的存在条件 2.2 非物质化生活方式 2.3 非物质设计原则 2.4 非物质设计表达 第3章 物与非物的设计融合 3.1 数字时代中国民众行为模式 3.2 中国老龄人群行为模式特征 3.3 中国中青年人群行为模式特征 3.4 信息流与目标用户辩证关系 3.5 物与非物设计融合趋势 3.6 物联网创意应用解析 第4章 发现生活设计 4.1 生活·设计·本源 4.2 数字产品与设计生活 4.3 交通工具的数字化融合 4.4 家居产品的非物质设计 4.5 现在技术指导下的产品设计展示 第5章 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 5.1 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要素 5.2 非物质文化元素提炼 5.3 非物质文化创意理论之“境” 5.4 非物质文化情感体验设计之“境” 5.5 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第6章 设计创意方法 6.1 设计定位分析 6.2 构建叙事性情景 6.3 孕育性顷刻 6.4 系统设计方法 6.5 形态创新设计方法 第7章 创意设计体系 7.1 信息时代设计分类 7.2 基于物化设计之体系 7.3 基于非物质形态设计之体系 7.4 提升设计内涵之“境” 7.5 系统性设计体系 第8章 物与非物的融合——信息时代设计创意与实现 8.1 设计实现 8.2 实题分析 8.3 系统分析方法应用 8.4 设计创意推演 8.5 设计实现定位分析 第9章 生活引导性概念设计 9.1 定位:基于前瞻性时间轴 9.2 信息时代生活特征 9.3 信息时代文化特征 9.4 生活方式的设计语言推演方法 9.5 设计引导 9.6 信息导向与用户行为认知 第10章 可持续化创新设计 10.1 低碳概念下的可持续化设计 10.2 服务设计的可持续化 10.3 引导型设计的可持续化 10.4 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钟蕾,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授课领域:立体造型表达、产品系统设计理论与研究、绿色产品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李杨,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授课领域: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设计方法学、专题设计、非物质产品设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