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26739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1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42673930 ; 978-7-5426-7393-0
本书特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权:制度生成与功能演进》一书很好地回应了实践的关切与学界的一些困惑,为人们提供了中国话语下的研究中国人大制度之新视角。《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权:制度生成与功能演进》以清晰而立体的语言风格,拓展了宪法学的研究领域,构建了一种具有实证性和说服力的解释方法。在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严谨的学术立场、开放的学术视野与多元的分析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权为研究对象,力图从其30多年制度成长及实践中立体呈现监督权落地生根的图景、探寻人大制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及创新的规律。借助制度史以及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深描”执法检查权。一方面,从制度史的角度对该权力的生成过程予以揭示;另一方面,从行为主义的视角系统展现其法定功能发挥的情况以及功能演进的动态过程及其治堵效果。在此基础上,将提出完善执法检查制度的政策建议。
目录
**章 执法检查权的确立过程
一、引言
二、现行宪法的设计-一对守法的自信憧憬,将执法视为地方事务
(一)未明确赋予*高权力机关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
(二)监督法律实施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的职责
三、执法不严作为问题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注(1982-1985年)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专注于本职工作
(二)执法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三)要求干预的呼声出现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初步回应
四、制度性尝试的初期(1986-1992年)
(一)政治压力持续升温
(二)执法检查成为主要的制度回应
(三)正名行动、强化组织、制度化规划与早期实践
(四)早期实践
五、制度化的初步尝试和执法检查实践的深入开展(1993-1998年)
(一)制度化的初步尝试
(二)执法检查实践的深入开展
(三)弊端初显,争鸣声起
六、及时纠偏、稳健实践,正式成为法定监督形式(1999-2006年)
七、结语
第二章 执法检查如何确保依法行政
一、引言
二、执法检查的法定功能
三、法定功能的发挥与派生功能的嵌入
(一)行为规训:确保具体执法义务的履行
(二)政策引导:影响对执法优先次序的裁量
(三)组织配置:督促建立更有效的执法体制
(四)预算供给:督促提供经费及执法条件的保障
四、小结
第三章 执法检查对审判权运行的影响
一、法定功能及其边界
二、涉及法院的执法检查主题及*高人民法院对执法检查的态度
三、执法检查对审判权运作的具体影响
(一)影响司法政策的制定
(二)倡导建立办案协调机制
(三)推广审判经验
(四)关注审判权的运行条件
(五)监督个案的处理
四、小结
……
第四章 执法检查对央地关系的形塑
第五章 执法检查作为完善法律的制度途径
第六章 执法检查的政策功能
第七章 余论:柔性监督、监督理念及制度前瞻
前期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制度规范
附表
作者简介
林彦,威斯康辛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凯原青年学者、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获得者。兼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成果奖、美国比较法学会“英特玛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宪法学、立法学、人大制度等。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