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做好真正的自己——《奥义书》现代精神20讲(《奥义书》现代精神解读)/瑜伽文库

做好真正的自己——《奥义书》现代精神20讲(《奥义书》现代精神解读)/瑜伽文库

1星价 ¥28.1 (6.1折)
2星价¥28.1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24167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220124167 ; 978-7-220-12416-7

内容简介

奥义书是印度吠檀多哲学的精华,其中《伊萨奥义书》《蒙查羯奥义书》《蛙氏奥义书》是三部核心奥义书。本书在深入探究这三部奥义书的精神义理的基础上,对其具有的现代精神做了深入的诠释,为当代人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如何摆脱困厄、做好自己,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提供了一条值得实践的路径。《伊萨奥义书》的中道,《蒙查羯奥义书》的圆融,《蛙氏奥义书》对意识领域的深刻,皆以清楚晓畅的语言娓娓道来,有助于当前中国读者理解印度古典哲学。

目录

序 章 001

**讲 人生是短促的,真理是恒久的 008

**部分 伊萨奥义书 017

第二讲 奥义书的中道智慧 019

第三讲 像莲叶一样生活 026

第四讲 不二论哲学的无尽之美 032

第五讲 日常生活神圣化的秘密 038

第六讲 临终之际,需要记住什么 044

第二部分 蒙查羯奥义书 053

第七讲 人世间的两类知识 055

第八讲 创造意味着什么 064

第九讲 导向天堂,也是虚幻 072

第十讲 存在界的秘密源头 081

第十一讲 生命,是自我的亲证 092

第十二讲 唵是弓,小我是箭 099

第十三讲 梵知,是穿越幻觉的桥 107

第十四讲 两鸟栖一树 116

第十五讲 冥想,亲证实相的道路 128

第十六讲 真人之心,如珠在渊 137

第十七讲 知微者,活在本源之中 147

第三部分 蛙氏奥义书 159

第十八讲 人的意识层次 161

第十九讲 声音里面有宇宙的门 172

第二十讲 图利亚与四足原人 181

附录一 坚定而缓慢地做你自己 195

学习的方法与修行的态度 197

天职、本性、行动瑜伽 201

认识与亲证自我的神圣性 205

灵魂挂念看不见的远方 208

结语:活在源头的秘义 210

附录二 鸟栖一树观自在 213

以信心、爱与行动,直面人世无常 215

附录三 三部《奥义书》经文 239

《伊萨奥义书》经文 241

《蒙查羯奥义书》经文 244

《蛙氏奥义书》经文 255

后 记 259


展开全部

节选

**讲人生是短促的,真理是恒久的 这一讲,我们重点谈以下四个问题:(1)课程简单说明;(2)奥义书的地位;(3)奥义书的分类;(4)奥义书的传播。 一、课程简单说明 因为奥义书的精神深不可测,作为基础性的课程,显然得控制难度,但同时,课程又必须照顾到每一部分内容的精华之处,使众人借此而入其精微的经文,有了一种相当的把握,自己读起来就不再目迷五色,耳乱五音。在后面的岁月,究竟能够入到多深,皆看众人的造化与各自精进的程度而定。而讲课的方式,我们每一次都会把相关奥义书的主要经文摘出,以之为讲课的轴心,展开恰当的阐述。会通中印,思接千载,含摄古今。 二、奥义书的地位 奥义书(Upanishad),其意为“坐在导师身边”,是一种师徒一起深入存在界幽深地带探索实相的意味。它又被叫作吠檀多(Vedanta),其意思是“吠陀的终结”,这是印度文化的原点与主流精神之所在,是一个根本性的中心,地位*为崇高;围绕着它,其他的各种宗派皆是回应它而出现,无论是肯定它的正统学派,如印度六派哲学,还是否定它的非正统学派,譬如佛教、耆那教、顺世外道等,而受它影响而来的《梵经》《薄伽梵歌》,它们一起构成了吠檀多的根本典籍(Prasthanatrayi),分属闻、思、修三途。 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了奥义书的根本特质,乃是追问自我真谛的知识(Self-knowledge),要知道,这种追问是究根问底、绝无懈怠的一种追问,从一切无常变动的地方开始此番追问,即从世界回到身体,从身体回到呼吸,从呼吸回到自我。这几乎是一切修行者的共同路径。就这样,一直追问到存在界的唯一绝对的不动点,而得了一种大自在,无畏于世界兴替的生死流。 如何理解这个不动点呢 ?譬如,真是一个世界,假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靠什么来连接?靠自我!善是一个世界,恶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靠什么来连接?靠自我!梦是一个世界,醒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靠什么来连接?靠自我!生是一个世界,死是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靠什么来连接?对,还是靠自我,正如在黑塞那部著名的小说中,悉达多对他的朋友乔文达所说的那样:“是的,乔文达,这些都只是我头脑中生起复又灭去的观念。”一切都是自我,都是自我的存在,而且,是自我的永恒性存在,才使这一切呈现、生长、消亡,再呈现、再生长、再消亡,令它们运行在成住坏空的现象界的轨道之上。 所以,奥义书所代表的是一条知识之路,即Jnana marga,与吠陀文献里面的梵书、森林书为代表的行动之路Karma marga形成了一种对应。如果不做严格的要求,把吠陀精神符号化,并与佛教文化加以对应的话,大概前者对应了文殊菩萨的智慧精神,后者对应了普贤菩萨的行动精神。当然,这只是就大体而论,事实上要比这复杂很多。 就人类的知识而言,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世界的,一类是关于自我的。这两类知识都有自身的价值。关于前者,我们并不陌生。但自我的知识更为本真、更为恳切,尤其是奥义书所提供出来的自我知识,人一生当中的所有的痛苦与烦恼,其源头皆出自对自我的一种误认或错认,真正的自我从来不落在这个变化的世相里面,这也是《薄伽梵歌》里面克里希那对阿周那的教育。如果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解释的话,大意是,譬如我们乘船时,船在水中移动,岸上的树看上去好像也是在移动,实际上,树是不动的。同样道理,对人们来说,误以为不朽的自我在跟着身体一起经受苦难,由此而生出了所有的恐惧、悲伤。而奥义书的知识,就是为纠正这种错误的信念。以此种知识为基础,人们再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世界上的一切发生,便得了*高的平安,这甚至是对整个存在界的平安*高的祝福,所以,在每一部奥义书的结尾,都是Santi Santi Santi三声祝福,指向了天地神人的整体平安! 三、奥义书的分类 奥义书种类甚多,有200种、120种、108种等不同说法,但其中*为关键的乃是*古老的13部奥义书,此13部极其重要。我们若是根据文体来分类的话,则可分散文体与诗歌体。 1. 散文体 《大林间奥义书》《歌者奥义书》《泰帝力耶奥义书》《爱多雷耶奥义书》《乔尸多基奥义书》《疑问奥义书》《唵声奥义书》《弥勒奥义书》共8种。 2. 诗歌体 《由谁奥义书》《羯陀奥义书》《伊萨奥义书》《白骡氏奥义书》《蒙查羯奥义书》共5种。 如今,根据考古的勘断大致认定,这些古典的奥义书,又可以按时间先后分类为: **组产生年代在公元前七八世纪至公元前五六世纪之间,也就是在佛陀之前: 《大林间奥义书》《歌者奥义书》《泰帝力耶奥义书》《爱多雷耶奥义书》《乔尸多基奥义书》。 第二组产生年代在公元前五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比佛陀稍迟: 《由谁奥义书》《羯陀奥义书》《伊萨奥义书》《白骡氏奥义书》《蒙查羯奥义书》。 第三组产生年代约在公元初: 《疑问奥义书》《唵声奥义书》《弥勒奥义书》。 这里的每一部奥义书都是重要的,其中有10部经过商羯罗大师的阐释,成为印度文明*核心的精神文献。我们限于时间,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还有目前涉入奥义书的深浅考虑,就选择了四部较小的奥义书,展开对奥义书精神的介绍。 四、奥义书的传播 *初,奥义书的传播只局限在印度某些极特殊的高种姓阶层内部,大体是一种较隐秘的学问,多数还属于一种家学,故有不少奥义书是以家族姓氏命名。由于只在极少数人群中传播与流通,所以在古时候,它对印度之外的世界之影响颇为有限,后来,因各种机缘所致,莫卧儿王朝的王子陀罗·西孔(Dara Shikoh,国王沙贾汗的儿子)对奥义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他是在1640年漫游于克什米尔时,**次听闻奥义书之名就大为激动,这位杰出的穆斯林王子很快就组织了一个吠檀多集会,邀请贝拿勒斯的著名梵学者一起参与译事,圣典的翻译完成于1657年,得了50种,此是阿克巴皇帝之后的第二个波斯文译本,也是唯一一个流传开来的译本。后来被一位叫作德配隆的法国人译成法语,但未出版,后再译成拉丁文,于1801年,印行二卷本,共50种奥义书,于序中称之为“古代秘宝……在印度本土亦至为罕见”。 从此,奥义书遂为全欧学术人士所知,圣典亦渐渐彰明于世,结果就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哲学发展,以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为代表。其实,它的影响远不止此,譬如欧洲的谢林、多伊森、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等人,无不激动而对它赞赏不已。甚至,奥义书还影响了美国立国之后的精神发展,譬如,被称为美国文艺复兴事件的超验主义运动(Transcendentalism)的领袖,如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等人的思想,就充满了奥义书影影绰绰的身影。 早年的取经路上,中印两国的佛教高僧、雄杰辈出而莫穷,唯关注佛门的典籍,而忽略了对非佛教经典的介绍与翻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我们在当今以及末后之岁月里面,需加以相当程度的弥补。 对印度文化的了解,如果缺少对吠檀多精神这一维的考察,那么我们对于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判断,就容易出差错。譬如,我们会忽略印度文化里面极关键的重智慧解脱的精神,通常我们以为,印度乃是一个宗教型的国家,重信仰、重彼岸精神,这当然没有错,只是远不够全面,也不够究竟。从奥义书作为这个文明体运思的起点来看,他们的文化里面,对智慧的强调很可能会是**位的,也许,正是如此去把握印度,我们才有可能理解佛陀的诞生,以及佛陀教诲的核心,这一与奥义书看似对立、实则一致的智慧之教。像《金刚经》中,佛陀是如此告诉须菩提的:“一切诸佛,乃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他又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合此精神为一句,即一切觉悟之根本,皆是从至高的智慧而得。 如今,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已经有了重新缔结的可能,这就是瑜伽,因为瑜伽就是联结,它不但联结身心、联结你我,也可以是联结国与国、文化与文化的时代因缘,可以破除一切地方主义的思想狭隘与独断,从而构建一个更大的和平盛世。所以,我们不妨借瑜伽这种因缘,以之为桥,把印度的文化介绍给中国,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印度,这才是真正的瑜伽精神,其中的关键经典,必须是能够代表彼此两个文明体几千年以降的主流精神,而其中,奥义书无疑是印度文明的经典。 就奥义书的研究而论,国内也有不少学人筚路蓝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重要的学者当以徐梵澄、黄宝生两位先生为代表。而我们苏磨学院的王志成教授也有一部重要的译作《九部奥义书》,我个人也曾不揣冒昧与谫陋,凭着一股愚勇,译了一部《印度生死书——四部奥义书义疏》,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建议诸位以王志成教授的《九部奥义书》为重要教材。 *后,我们用深受奥义书影响的叔本华在他《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的一句话为结束语,他说:“人生是短促的,而真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生命是悠久的。让我们谈真理吧。” 而奥义书告诉我们说,万物皆可朽坏,唯此自我之光、真理之光却当得永驻。而奥义书是为追求真理的人、爱智慧的人准备的。

作者简介

闻中,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哲学博士,浙江省老子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图书馆“文澜讲坛”主讲人。主要著作有:《梵学与道学》《印度生死书》《行动瑜伽》《吉檀迦利》《从大吉岭到克什米尔》《印度近代瑜伽之光》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