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裔——黄河流域古代历史研究

包邮龙裔——黄河流域古代历史研究

¥60.3 (7.7折) ?
1星价 ¥60.3
2星价¥60.3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07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390798 ; 978-7-5203-9079-8

本书特色

本书所涉及的黄河流域并非现代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她的下游包括了历史时期多次南北改道形成的黄淮海平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孕育中国文明的温床。她位于北纬32°-42°之间,分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汇集了山岭、高原、峡谷、盆地和平原,多样化的地貌特点为区域社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黄河流域还是连接北方荒漠草原中国和南方河网平原中国的中心,从而在历**形成了政治**地位,为中国保持大一统**的历史政治特质提供了物质支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先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互动日渐频繁,交流日渐加深,视野日渐宽广,共同体意识日渐强化。

内容简介

  《龙裔:黄河流域古代历史研究》收入13篇文章,主要内容涉及自两汉时期至明代中国黄河流域的民族关系、历史地理、边疆治理等领域的专题研究。黄河流域既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传统的政治中心区,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空间之一,在塑造中国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此,《龙裔:黄河流域古代历史研究》从实证角度出发、以重点案例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黄河流域各民族密切互动的历史图景,凸显了中华民族先民们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题。

目录

两汉时期匈奴和羌在今兰州地区的活动述论
宕昌羌源流管窥
5-6世纪柔然与南朝的关系
吐谷浑遣使东魏路线考
吐蕃王朝早期的韦氏家族
“他者”视角中的汉地历史——以元明时期藏文史书的内地记载为中心
明代东蒙古阿鲁台亲族附明研究
明代蒙古世爵吴允诚研究
塔滩新考
元代黄河漕运考
明永乐朝的西北乱局和民族迁徙
明固原土达满氏家系考
明代归附人研究述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龙裔:黄河流域古代历史研究》:  (二)先零羌的活动(公元前2世纪中期一公元1世纪中期)  研种羌内附,代之而起的羌人种落是先零羌。这支羌人从汉武帝时(前140-前86)到东汉光武帝时(25-58),一直活跃在金城、陇西郡内外,时间长达两个世纪。公元前119年河西匈奴政权垮台后,汉武帝“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以“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汉武帝的措施给先零羌造成严重威胁。在匈奴支持下,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羌解仇结盟,于元鼎五年(前112)以十万人反汉,进攻令居、安故、袍罕。先零羌的目的是想打破北起令居,南到安故的西汉边防线,占领原属罕羌侯的袍罕地区。这场战争拖延了五六年,通过此战西汉巩固了北起今永登,南到临洮一线的边境,挫败了以先零羌为代表的西羌与匈奴联合的企图。战后先零羌等归附西汉,入居金城、陇西地区,先零羌酋豪杨玉也被封为归义羌侯。元鼎年间西羌反汉失败,先零羌等放弃与匈奴夹击汉朝的传统策略,开始接受汉朝在河湟东部的统治。西汉政府占领了河湟一带羌人退出的地区,迁民实地,设置护羌校尉,初步形成了以金城地区为基础的对羌防御体系。公元前81年,西汉政府又在原陇西、天水、张掖三郡交界的今兰州一带建立金城郡,下辖六县。随着边境局势日趋缓和,先零羌要求从西海、盐池一带返回湟水以北故地,与汉人共同生活,并且内部再度结盟。先零羌的举动遂引起了西汉当局的注意。朝廷派往羌中的义渠安国滥杀羌人激化了矛盾,终于招致先零羌及内附羌人的反叛。元康三年(前63)羌人在浩亹(今兰州红古区窑街一带)击败汉军,活动遍及金城郡山林间,兵临郡治允吾城下。赵充国指挥数路汉军,软硬兼施终于在公元前60年镇压了先零羌。战争期间,西汉政府采用赵充国的计划,在湟中大兴军屯;战后又在令居置金城属国来安置前后投降的约三万五千名先零及诸种羌人。此后西汉长期任命河西豪族(主要是辛氏家族成员)担任护羌校尉,这样才稳定了护羌校尉制度。  总之,湟中之战结束后,西汉政府在今兰州一带既有普通行政机构(金城郡),又有专门管理西羌事务的各种特殊机构(如护羌校尉、金城属国等)。金城郡的辖区在西汉政府军事胜利之后也向西扩大了,加上在湟中新建的破羌、安夷等县,总共领有十三县。一个机构完整、纵深较广的控制西羌的行政、军事体系全面形成了。从公元前60年到王莽末年的80年中,金城郡再未出现羌汉间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原因就是:  1.西汉对羌人的控制加强了。西汉后期的护羌校尉经常由本地人担任(如辛临众、辛汤、辛通、窦融的从祖父),他们对当地情况较为熟悉,能够镇服西羌;金城郡中常驻有从事军屯的部队;多数先零羌人居金城腹地的属国。  2.先零羌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短期内难以恢复。据赵充国估计先零羌约五万人,死于战争的有一万两三千人,投降后住在金城属国的有三万五千人。先零羌丧失的人口多;降者又被安置在属国,与塞外羌隔离,难以组织较大规模的反抗。  3.羌汉双方矛盾缓和。事实上,先零羌以流血牺牲为代价,达到了返回河湟故地的目的;西汉政府的镇压对部分羌人比较克制,封赏了八名降汉羌豪。于是,先零羌接受了西汉政府的管理,被封为帅众王的若零、弟泽等人和属国匈奴一样,同自己的种人居住在金城属国中。  王莽末年,中原战乱再起,隗嚣趁机割据陇右。王莽时在河湟极度扩张的成果连同西汉建立的对西羌的统治全面崩溃。羌人大量人居塞内,“金城属县多为所有”“羌遂放纵,寇金城、陇西”。隗嚣为巩固自己的割据地位,避免与羌人发生正面冲突,史书上说“更始时,先零羌封何诸种杀金城太守,据其郡,隗嚣使使赂遗封何,与其结盟,欲发其众”,获得了羌人的好感。当光武帝统一国家的战争移上陇右以后,隗嚣更有意利用羌人阻挠统一。他对羌人“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东汉建武年间先零羌与东汉之间的冲突,表明羌人立足于维护自身利益而为隗嚣效力。  ……

作者简介

  周松,男,中国史博士,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中国边疆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史。先后在《中国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共发表专题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