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方法(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丛书)

包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与方法(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丛书)

1星价 ¥59.8 (6.1折)
2星价¥59.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357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6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010235738 ; 978-7-01-023573-8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方法论问题。而对于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方法论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就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书中对很多问题的探讨也许只是初步的,同时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有的基本思路,也是未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方向。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理论含量的问题,它本身有着诸多的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历史进程的一个环节和方面,它创造和不断发展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和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作为中国哲学的现代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对中国哲学传统的重大变革。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重建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案从根本上区别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方案和自由主义的方案,真正融会了马中西三种哲学资源和成功重建了现代中国哲学。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对中国道路的哲学探索。近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对“中国向何处去”亦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求解和探索,而作为其理论成果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成为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研究范式。它是在与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丰富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二、理论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践层面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和根据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本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真意蕴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的性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规定性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和学科定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思想的源流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思想之源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思想的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 一、中国哲学传统的演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缺位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重新确立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根本要求 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 第六章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发生 二、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现代中国哲学建构中的作用的形成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学东渐的根本分野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含蕴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基础作用 第八章 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教条主义的实质与危害 二、反对教条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三、反对各种新式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一、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道路的初步哲学表达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三、4.0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性 一、西方学者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谬见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国特性的合法性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性之源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有的致思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应有的自觉意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汪信砚,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第七届和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副秘书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杂志社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以上科研项目十多项,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