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祖辈“替代父母”隔代养育问题:角色、支持与行动

农村祖辈“替代父母”隔代养育问题:角色、支持与行动

1星价 ¥41.8 (7.2折)
2星价¥41.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865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18086542 ; 978-7-5180-8654-2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我国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专题研讨,进而探索了构建其社会支持系统路径。 本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在于,对研究领域进行的整体把握得当,能够紧扣研究主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层面阐释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实际状况和多样性发展趋向,以及研究了社会支持的基本理念、服务模式以及效益评估等,由此衍生出针对“替代父母”问题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社会工作行动研究,体现了问题-干预-反思的递进式的研究逻辑,三大部分的融汇整合及其一体化模式构建等方面顺畅自如。所选择的多个研究角度的内在联结清晰,言之有据,准确性和可信度高,同时课题组注重宏观的理论探讨、微观实证调研和多角度的实务应用并重,调查样本结构及分析适宜,且能使之与理论观点密切联系并相互印证,保证了其后的全面论述系统而完整。

目录

**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学术观点辨析
**节 隔代养育家庭祖辈“替代父母”及社会支持内涵
一、隔代养育家庭现象与类型
二、农村祖辈“替代父母”界定
三、社会支持资源系统
第二节 国内学术界关于隔代养育及其社会支持的见解
一、农村祖辈隔代养育现象的人口统计学视角
二、隔代养育问题形成的文化传统及家庭观念
三、隔代抚养对祖辈影响的变量及调节
四、社会支持的影响
五、拓展中的学术视野
第三节 国外隔代抚养研究
一、人口学变量与成因
二、隔代抚养对祖父母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三、跨文化及少数族群研究特色
四、多层次公共帮扶系统及综合性干预方法
第四节 当前我国农村隔代养育状况的认知及利弊分析
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的隔代养育普遍化
二、祖辈“替代父母”角色功能及其优劣之势
第二章 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角色及其身心影响实证研究
**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说明
一、数据收集及变量说明
二、借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及变量说明
第二节 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现状基础分析
一、中国农村隔代养育覆盖面
二、隔代养育的原因
三、农村隔代养育的性别、年龄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
四、农村隔代养育的区域分布
五、农村隔代养育承担者的参与深度
六、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的经济状况
第三节 农村隔代养育家庭祖辈“替代父母”角色转换
一、角色体验
二、角色行为
三、角色适应
第四节 农村隔代养育对“替代父母”身心影响
一、隔代养育“替代父母”健康状况
二、隔代养育“替代父母”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隔代养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的影响
第五节 农村隔代养育的新现象
第六节 关于隔代养育现状的讨论与思考
一、角色转换效果不佳
二、身心影响喜忧参半
三、城市化进程、拆分家庭与代际反哺的变化
四、隔代养育与农村养老的变化
第三章 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社会支持实证研究
**节 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社会支持现状
一、手段帮助的供需矛盾
二、情感帮助的亲属维系
三、信息帮助的邻里支撑
第二节 农村隔代养育“替代父母”社会支持系统影响因素
一、个人特质与社会支持系统
二、家庭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
三、个人特质与家庭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
第三节 结论和探讨
一、研究结论
二、探讨
第四章 农村权力变迁视阈下祖父母隔代养育的困境分析
**节 文化权威衰退与老人替代教化的转型
一、研究视角及调查对象的确定
二、村落中老人的权威在孙辈社会化中的作用
三、文化权威的衰落导致祖辈替代教化角色的退出
第二节 储备权威重塑中儿童现代教育的介入
一、学校教育对隔代养育的影响
二、传媒对隔代养育的影响
第三节 权力变迁视阈下农村隔代养育的困境与出路
一、农村人口流动与隔代养育的形成
二、合理纾解隔代养育中祖辈替代父母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 农村隔代养育社会支持的发展——基于凉山彝族地区的调研
**节 当地社会的彝式教育概况
一、凉山彝族农村社会与文化
二、彝族社会隔代养育特点
三、隔代养育关涉的各主体
第二节 当地隔代养育具体问题
一、有限的隔代养育者受教育程度
二、落后的隔代养育者教育观念
三、当地社会整体性的教育心理及养育实践示范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隔代养育问题解决方式
一、社会工作视阈中的社会支持
二、社会支持视角下的应对策略
第六章 农村隔代养育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实践探索
**节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养育领域的意义所在
一、帮助农村儿童实现正常的社会化
二、改善农村家庭关系
三、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
四、解决祖辈“替代父母”的弊端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养育问题的阻碍因素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养育的伦理冲突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养育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隔代养育的优势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优势
第四节 鱼城村案例
一、鱼城村基本情况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条件
二、社会工作行动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行动研究的典型案例及成效
第七章 农村隔代养育家庭祖辈“替代父母”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与对策
**节 农村祖辈“替代父母”社会支持现实针对性剖析
一、政府支持力度偏低
二、学校支持薄弱
三、农村社区支持力范围狭窄
四、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极少
五、家庭、家族成为主要支持力量
六、“邻里互助”支持作用降低
七、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受限,支持效应显现不足
第二节 农村隔代养育家庭祖辈“替代父母”社会支持系统构建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永波,男,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社会工作系系主任,重庆市社会学会理事;近5年来,曾主持完成省部级社科项目2项,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项目8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5项;获省级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近年来从事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理论和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研究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