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96719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39671994 ; 978-7-5396-7199-4
内容简介
本书稿系一部黄梅戏表演艺术的研究专著。书稿以新时期以来整个黄梅戏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为基础,以黄新德的表演艺术研究为案例,总结新时期以来黄梅戏的发展规律,黄新德表演艺术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就,揭示黄梅戏的发展和剧种代表性演员的相互关系,以此探讨戏曲演员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以及戏曲发展的某些规律。本书稿点面结合,视野开阔,论述全面,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可咨借鉴的历史经验,对当代戏曲的发展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目录
**章 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黄梅戏艺术
**节 大众传媒成为黄梅戏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黄梅戏的电视时代
第三节 不断更新的大众传媒为黄梅戏的形态拓展提供契机
第四节 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形态特征
第五节 媒体化形态拓展的意义
第六节 赛事——黄梅戏保持活力的特殊方式
第二章 黄梅戏音乐主导下的形态拓展
**节 中西音乐语汇交互影响下的戏剧形态
第二节 戏与歌的互动为黄梅戏新的综合准备了条件
第三节 黄梅戏音乐主导下的形态拓展的启示
第三章 黄新德表演艺术探析
**节 承师法道铸我梅根
第二节 黄梅戏是程式的艺术
第三节 “细”中出戏
第四节 深入角色的灵魂深处,寻找情感的“支点”
第五节 挖掘人物的潜台词
第六节 千金白 四两唱
第七节 趣味盎然
第八节 舞台是杆秤
第四章 梅之韵:黄新德的唱腔探析
**节 韵归于腔腔归于润
第二节 情自境生化出层次
第三节 如切如磋造化新声
第四节 “黄派”唱腔呼之欲出
第五章 黄新德表演艺术形成的时代因子
**节 舞台在变化
第二节 中西方戏剧实践
第三节 “镜头”与舞台的双向互动
第六章 后戏剧时代黄梅戏的发展
**节 回归观众
第二节 回归程式健全行当
第三节 发挥核心演员作用,形成梯度演员序列
第四节 好风凭借力
第五节 长路漫漫
附:黄新德黄梅戏演剧年表
后记
作者简介
吴海肖,男,1984年生,安徽省艺术研究院三级编剧,专事戏剧理论研究、戏剧评论、戏剧创作等工作。曾参与撰写《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花鼓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安徽卷)》等国家、省级重大科研课题,在《戏曲研究》《中华戏曲》《中国戏剧》《四川戏剧》《新戏剧》等学术刊物发表戏曲理论文章数十篇,独立承担完成2016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黄新德与新时期以来黄梅戏表演艺术研究》(16DBl8)。 创作黄梅戏歌《望神州万里江山烽烟起》《琵琶声断思蔡郎》,庐剧戏歌《不灭日寇不还乡》《永恒的记忆》《独山恋歌》,淮北花鼓戏《瞬间永恒》,栏目剧《二胎时代》《老有所学》,黄梅戏《家和万事兴》《心愿》,广播剧《葡萄书记》、《红旗颂歌》(合作),等等。 创作作品曾获第二届“安徽戏剧理论评论双年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安徽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光辉道路——庆祝中国**********长三角地区小戏小品创作征集活动”三等奖。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6¥30.0 -
数码摄影用光和色彩从入门到精通
¥23.5¥69.0 -
艺术教育
¥8.8¥26.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0.7¥58.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10.7¥29.8 -
中国书画题跋字典
¥23.1¥68.0 -
北宋 徽宗真书墨迹-人美书谱--天卷
¥17.7¥49.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1.7¥30.0 -
硬笔卷-楷书名家临帖入门
¥4.8¥13.0 -
虚静声希-音乐品鉴的乐趣
¥14.4¥35.0 -
赵孟頫书《胆巴碑》临写与创作
¥11.5¥35.0 -
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
¥18.4¥58.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13.0¥25.0 -
钢笔行书通用汉字7000
¥6.1¥13.0 -
花卉图案-经典图案资料汇编
¥7.5¥22.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9¥49.8 -
水彩私绘堂:爱的魔法汤
¥39.2¥49.0 -
艺用造型解剖学
¥11.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