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日记书信考释

晚清日记书信考释

1星价 ¥60.8 (6.2折)
2星价¥60.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3437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2页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50634374 ; 978-7-5506-3437-4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档案馆所藏的丰富稿本文献为基础,通过仔细研究,以所藏日记、书信为核心史料撰写的14篇论文的集结,如《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陆宝忠未刊日记的史料价值》《李鸿章致李瀚章家书二通释读》《王国维致缪荃孙、劳乃宣未刊书札笺释》《叶德辉致易培基十六封未刊书信释读》,等等,所选都是极其珍贵(多数未刊)且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史料,给出全新的关照,作出科学的论断。作者精研近代史多年,成果卓著,本书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助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档案馆所藏的丰富稿本文献为基础, 通过仔细研究, 以所藏日记、书信为核心史料撰写的14篇论文的集结, 如《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陆宝忠未刊日记的史料价值》《李鸿章致李瀚章家书二通释读》《王国维致缪荃孙、劳乃宣未刊书札笺释》《叶德辉致易培基十六封未刊书信释读》, 等等, 所选都是极其珍贵 (多数未刊) 且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史料, 给出全新的关照, 作出科学的论断。

目录

前言1







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





慈禧训政后之朝局侧影

——读廖寿恒《抑抑斋日记》札记





陆宝忠未刊日记的史料价值





从顾肇新家书看戊戌前后的朝局与政情









戊戌政变后至庚子事变前袁世凯的政治境遇





丁未政潮后梁鼎芬参劾奕劻、袁世凯史实考订





黄元蔚家书所见康、梁活动史迹





清季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的家世、宦迹与交游





民初遗老郭则沄在天津的活动

——读《龙顾山人年谱》札记



同光之际的地方社会与政治

——张荫桓致赵新、刘传桢书札释读





李鸿章致李瀚章家书二通释读





王国维致缪荃孙、劳乃宣未刊书札笺释





叶德辉致易培基十六封未刊书信释读





江瀚致易培基十九封未刊信札释读



附录一王贵忱先生与张荫桓研究





附录二阅读日记是培养“历史感”的□好途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一、 张荫桓、李鸿章争夺借款权的较量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至深至巨。不仅割让台湾、澎湖给日本,巨额赔偿更使清政府财政濒于崩溃边缘。而三国干涉还辽以及俄、法、德、英等国借机勒索,□终演化为争夺借款权、租借港湾为目标的瓜分狂潮。概言之,从甲午到戊戌,清政府始终处于无以自拔的外交梦魇中,英德续借款谈判既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也是在这种氛围中结束。



根据《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的□万万两库平银,须分作8次交完,其中□□次5000万两应在条约批准互换后6个月内交清;第二次5000万两,应在条约批准互换后1□个月内交清;所剩赔款1万万两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年份均以条约批准互换之日算起。除□□次外,其余未偿之款“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在赔款偿清前,日本军队暂住威海卫,每年驻军费50万两亦由清政府承担。同时,双方又约定:如果清政府在换约三周年之前能够全部偿清赔款,日本除将已付两年半利息,于应付本银扣付还外,余仍全数免息《马关新约》(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14—619页。。按照这一协议,中方如果能在1898年5月8日前偿清赔款,总计可省息银1000多万两,及驻威海卫的军费150万两。这对财政极度紧张的清政府来说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简介

马忠文,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史学博士,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馆长,现为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出版有《晚清人物与史事》《荣禄与晚清政局》等专著,整理有《张荫桓日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