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72273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4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307227378 ; 978-7-307-22737-8
内容简介
“桑”之于古人具有通天的神圣性,当桑林这一特殊空间场域以图像形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且作为已知专享男女同在的画像母题时, 超越图像本身的主题意蕴值得进一步探究。图像中男女角色互动频繁、动作亲密,多被释为仲春社祭时“会男女”或高禖祭祀等情爱主题。然而,若比较青铜器空间形体制约下各阴、阳模件的异同便可发现:那些貌似“牵手”、“拉扯”、“赠送枝柯”、“举弓”等图像细节,实为男女以农具为媒介分工合作的各式采桑动作。采桑图像再现的也非共时性的集体劳作,而是历时性的“角色动图”:采桑男女借助桑林空间依次完成“爬树-采桑-伐桑-递桑-共携桑筐”等仪式搬演。此外,躬桑仪式画面在方圆之壶钫、曲直之器壁上的位置、图式、风格等所蕴含的哲学意涵也值得深入挖掘。
目录
**章 问题、理论与方法
**节 引言
第二节 问题与分歧:青铜器采桑画像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青铜器采桑画像的发现
**节 出土青铜器上的采桑画像
一、战国早期
二、战国中期
第二节 传世青铜器上的采桑画像
一、铜壶上的采桑画像
二、铜豆上的采桑画像
三、铜钫上的采桑画像
四、高柄铜钫上的采桑画像
五、精栝上的采桑画像
第三章 画像青铜器的性质与功能
**节 画像铜器的礼器性质
一、青铜材质的不朽性:永恒的媒介
二、“文”饰之于青铜器:是表而非本
三、从随葬品组合来看:画像铜器为必不可少的彝器
第二节 画像铜器的功能
一、人与鬼神、人与人沟通的礼器功能
二、文化传承的媒介功能
三、“政教合一”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采桑画像的主题初探:与情爱有关否?
**节 模件体系是解读采桑画像的可靠出发点
一、图像解构:模件原型与流变
二、图像建构:模件重组以适应器物空间
第二节 物之解读:农具而非信物
一、采桑农具钩:非枝柯或彤管
二、伐桑农具刀锯:似弓非弓,与“高禖”无关
第三节 男女动作分析:分工合作而非授受
一、h模件:男子递桑叶而非赠送“花卉香草”
二、d模件:男子帮女子拎筐而非“牵手”或“拉扯”
三、o模件:桑林乐舞而非“谈情说爱”
第四节 “会男女”等文本解读:非桑间幽会
一、“会男女”与采桑的时间差异
二、“会男女”和“奔者不禁”非男女幽会
三、《桑中》与“桑间濮上”
第五章 采桑画像的主题再探——躬桑仪式搬演
**节 躬桑仪式中的性别角色
一、男子在场的原因
二、男子身份推测:国君与诸公子
三、女子的身份推测:君夫人、世妇
第二节 另一种假说:采桑“角色动图”
一、镶嵌采桑画像:自左向右的“角色动图”
二、阳纹铜钫采桑画像:自右向左的“角色动图”
三、阳纹壶盖采桑画像:顺时针方向的“角色动图”
第三节 采桑“角色动图”的可行性分析
一、仪式搬演的表演性、历时性和程式化
二、采桑画像中的n模件:顺应时间秩序“拆分一重组”而成的新模件
三、同器之上其他母题画像也存在“动图”叙事
四、战国漆画中有随着器型旋转展开的连续性画面
五、汉代画像中也有蕴含时间秩序的画面
第六章 采桑画像的图式与意涵
**节 方圆器型上的动静之势:天地之道
一、圆器:圜转错落,充满动感
二、方器:整齐划一,静谧自安
三、方静圆动:天地、阴阳之道
第二节 采桑母题的经营位置:桑树之象
一、圆壶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颈部和盖部
二、方壶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下腹部
三、有柄器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柄部
四、桑树之象与“天人合一”
第三节 男女同在之阴阳和合:共承宗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采桑画像粉本汇总表
**节 引言
第二节 问题与分歧:青铜器采桑画像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青铜器采桑画像的发现
**节 出土青铜器上的采桑画像
一、战国早期
二、战国中期
第二节 传世青铜器上的采桑画像
一、铜壶上的采桑画像
二、铜豆上的采桑画像
三、铜钫上的采桑画像
四、高柄铜钫上的采桑画像
五、精栝上的采桑画像
第三章 画像青铜器的性质与功能
**节 画像铜器的礼器性质
一、青铜材质的不朽性:永恒的媒介
二、“文”饰之于青铜器:是表而非本
三、从随葬品组合来看:画像铜器为必不可少的彝器
第二节 画像铜器的功能
一、人与鬼神、人与人沟通的礼器功能
二、文化传承的媒介功能
三、“政教合一”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 采桑画像的主题初探:与情爱有关否?
**节 模件体系是解读采桑画像的可靠出发点
一、图像解构:模件原型与流变
二、图像建构:模件重组以适应器物空间
第二节 物之解读:农具而非信物
一、采桑农具钩:非枝柯或彤管
二、伐桑农具刀锯:似弓非弓,与“高禖”无关
第三节 男女动作分析:分工合作而非授受
一、h模件:男子递桑叶而非赠送“花卉香草”
二、d模件:男子帮女子拎筐而非“牵手”或“拉扯”
三、o模件:桑林乐舞而非“谈情说爱”
第四节 “会男女”等文本解读:非桑间幽会
一、“会男女”与采桑的时间差异
二、“会男女”和“奔者不禁”非男女幽会
三、《桑中》与“桑间濮上”
第五章 采桑画像的主题再探——躬桑仪式搬演
**节 躬桑仪式中的性别角色
一、男子在场的原因
二、男子身份推测:国君与诸公子
三、女子的身份推测:君夫人、世妇
第二节 另一种假说:采桑“角色动图”
一、镶嵌采桑画像:自左向右的“角色动图”
二、阳纹铜钫采桑画像:自右向左的“角色动图”
三、阳纹壶盖采桑画像:顺时针方向的“角色动图”
第三节 采桑“角色动图”的可行性分析
一、仪式搬演的表演性、历时性和程式化
二、采桑画像中的n模件:顺应时间秩序“拆分一重组”而成的新模件
三、同器之上其他母题画像也存在“动图”叙事
四、战国漆画中有随着器型旋转展开的连续性画面
五、汉代画像中也有蕴含时间秩序的画面
第六章 采桑画像的图式与意涵
**节 方圆器型上的动静之势:天地之道
一、圆器:圜转错落,充满动感
二、方器:整齐划一,静谧自安
三、方静圆动:天地、阴阳之道
第二节 采桑母题的经营位置:桑树之象
一、圆壶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颈部和盖部
二、方壶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下腹部
三、有柄器上采桑画像的经营位置:柄部
四、桑树之象与“天人合一”
第三节 男女同在之阴阳和合:共承宗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采桑画像粉本汇总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卢忠敏,女,1988年12月生,山东枣庄人,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美学、美术考古、艺术学等方向的研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中国近代史
¥14.3¥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8.8¥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资治通鉴
¥12.2¥35.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4.7¥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15.7¥42.0 -
帝国的终结
¥21.4¥68.0 -
不忍细看南宋
¥15.7¥49.0 -
史趣(书里书外的历史)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