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

中国传统色(青少版)

1星价 ¥68.6 (7.0折)
2星价¥68.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37516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1737516 ; 978-7-5217-3751-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8岁+1、北京**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北京市第四中学副校长陈年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苑洪琪、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志军、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工作部设计室主任赵镭联合推荐。 2、靠谱!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高希专业审读。 3、直观!为每种颜色绘制了精美的场景式插图,色彩更直观,更让人有实感。 4、清晰!将100种颜色一字儿排开, 每2~3页介绍一种颜色,体例简单、直给,阅读体验更好。 5、接地气!对色彩的阐释明了、接地气、容易理解,让对色彩不了解的人也能轻松了解色彩的前世今生!例如讲解“松花”一色,从松花的形态出发,为孩子科普薛涛的薛涛笺轶事、松花的食用价值,还引申到白居易、刘禹锡跟松花的渊源 6、把每种颜色掰开了、 揉碎了进行讲解,从文学、历史、传说、服饰、扎染、轶事等角度科普颜色,是给孩子们的色彩博物学。 7、实用!让孩子们用100种中国传统色轻松快乐学习大语文、轻松应对美育考试。 8、给老师、家长提供传统美学讲解素材,是老师、家长的教学、讲解好帮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给孩子的中国传统美学启蒙书!中国古代汉语中色彩词很好丰富, 而色彩词的丰富也代表了文化、 文明的进化高度。 本书从古代典籍、 诗歌、 绘画等方面提取具有中国颜色意象的词汇, 加以考据、 引证, 并回到当代语境为广大少年儿童解读背后的故事。 本书从100种中国传统色出发, 每种传统色搭配一张对应的解释性插图和相关文章, 全书共彩色手绘插图100张, 涉及织染、 天象、 地理、 矿物、 植物、 科学、 历史等多方面知识, 给孩子以传统美学启蒙, 丰富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目录

序 6

一、黄白游 12

二、松花 15

三、天缥 18

四、沧浪 20

五、缃叶 22

六、流黄 25

七、海天霞 28

八、纁黄 31

九、玄天 34

十、黄河琉璃 36

十一、库金 38

十二、欧碧 40

十三、牙绯 42

十四、黄鹂留 44

十五、栀子 47

十六、黄不老 49

十七、柘黄 51

十八、菘蓝 53

十九、青黛 55

二十、绀蝶 58

二十一、赭罗 60

二十二、黄丹 62

二十三、青雘 64

二十四、齐紫 66

二十五、魏红 68

二十六、螺子黛 70

二十七、朱颜酡 72

二十八、檎丹 74

二十九、官绿 76

三十、嫩鹅黄 78

三十一、鞠衣 80

三十二、郁金裙 82

三十三、瓷秘 84

三十四、芸黄 86

三十五、雌黄 88

三十六、曾青 90

三十七、青金石 92

三十八、石榴裙 94

三十九、赪霞 96

四十、朱柿 98

四十一、木兰 100

四十二、柔蓝 102

四十三、帝释青 104

四十四、葱青 106

四十五、吉金 108

四十六、窃蓝 110

四十七、群青 112

四十八、太师青 114

四十九、云母 116

五十、麹尘 118

五十一、绿沉 120

五十二、退红 122

五十三、樱花 125

五十四、木槿 127

五十五、西子 129

五十六、天水碧 131

五十七、秋香 133

五十八、凝脂 135

五十九、玉色 138

六十、绿云 140

六十一、蒸栗 142

六十二、蜜褐 144

六十三、浅云 146

六十四、翠涛 148

六十五、东方既白 150

六十六、花青 152

六十七、弗肯红 154

六十八、茧色 156

六十九、密陀僧 159

七十、银朱 161

七十一、胭脂虫 163

七十二、鸦雏 166

七十三、十样锦 168

七十四、蜜合 170

七十五、紫花布 172

七十六、半见 175

七十七、姜黄 177

七十八、铜青 179

七十九、石绿 181

八十、苏方 184

八十一、福色 186

八十二、胭脂水 188

八十三、月白 191

八十四、品月 193

八十五、驼褐 195

八十六、鞓红 197

八十七、米汤娇 200

八十八、暮山紫 202

八十九、紫苑 204

九十、银红 206

九十一、紫矿 208

九十二、霁红 210

九十三、蛾黄 212

九十四、枣褐 214

九十五、育阳染 217

九十六、松石 219

九十七、祖母绿 221

九十八、菡萏 223

九十九、杏黄 226

一百、明黄 228


展开全部

节选

说起松树,它总是给人一种坚强、质朴的印象。当你站在松树旁仔细观察它,就会发现它的可爱。比如排列得整齐有序,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的松针,被松针簇拥着挂在枝头的精巧的松果,一颗颗藏在松果里的我们人类和小松鼠都爱吃的松子…… 停!差点儿忘了,在我们吃到酥香的松子之前,在松果还在酝酿的时候,春天挂在松树枝头的是长得像微型玉米的松花。松花是松树雄枝抽新芽时长出的嫩黄色花骨朵,春天赏花踏青的时候,你注意过松树也在开花吗?松花质感蓬松,看起来粉茸茸的,就像柔嫩的婴儿一样惹人喜爱。 古人早就发现了这种细腻的、充满生机的颜色,唐代女诗人薛涛就是其中一位。她偏爱彩色笺纸的雅致,喜欢在上面写诗,但大尺幅的笺纸写短诗不方便,于是让工匠把它裁短,这就是著名的薛涛笺,其中就有松花的颜色。 松花抖落的粉末,嫩嫩黄黄,细细腻腻,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于是,我们有美食探险家基因的祖辈又忍不住想尝尝了。白居易用它酿酒:“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刘禹锡用它泡茶:“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传说中有种吃法很有想象力:松花粉、蒲黄粉再加上槐花、杏花,用白蜜调匀吃。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但松花色真是越看越好吃了!

作者简介

郭浩,文化学者、文创投资人。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长影集团北京影视中心主任,引领故宫大婚和吉服嘉礼、中秋午门数字秀、故宫御猫和故宫十二美猫图等项目。代表作《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