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32009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73200921 ; 978-7-5732-0092-1
本书特色
《唐律》是中国古代 早、 完整的一部法典,对东亚 的法律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些训练有素的唐代司法官员,他们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法典?他们拥有的司法知识和司法 形象如何体现?他们积累了哪些司法经验从而来准确判案?晓宜的大著对此作了精彩的研究,相信读后会对唐代司法官员这一群体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将看起来铁面无私的法律官员写活成一个个具体的人,是本书令我感触至深的地方。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张剑光教授 本书让我们看到法典编纂、实施与司法实践的动态历程,其中有“司法官员”的诠释与行动,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历史学所需要的动态的法制史。 —— 大学历史系 甘怀真教授 本书是晓宜学术万里旅程的跬步,是积累知识千仞殿堂的培塿;对法制史研究而言,因为她的勤奋努力,再一次创造别开生面的研究取向,使得法制史研究有 多元、 丰富的可能性。我个人也在本书中获益甚多, 乐意向读者推荐。 —— 师范大学历史系 陈登武教授
内容简介
书稿主题为唐代司法官员的法律秩序观,以“法典行用”与“断案场域”为分析视角,结合各类司法案例为研究素材,详细分析、探讨每个案例中面临的多元情境,讨论唐代法典体系下的理想秩序、断案场域与“法”的运用,以及司法官员的法律见解与变通性。
目录
作者简介
杨晓宜,1985年生。 大学历史学系博士。以“唐代司法官员的法律秩序观”为题,获选 “中研院”2014年奖助博士生计划与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候选人培育计划。2019年起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中国法制史、历史文献学。解读数十篇研究报告,研究课题包含唐律、天圣令、墓志、碑刻文献、唐判等。出版《唐代的捕亡制度》专书,以及期刊发表论文、书评等十多篇。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
¥24.9¥42.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民法典
¥20.7¥42.0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