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国与王安礼

王安石文化丛书:王安国与王安礼

1星价 ¥47.6 (7.0折)
2星价¥47.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01342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5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210134282 ; 978-7-210-13428-2

内容简介

  王安国、王安礼为王安石的同胞弟弟。王安国少时勤奋好学,11岁即能诗,虽有才华却试而不中,熙宁初由大臣韩琦举荐,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他仕进之路也不顺畅,历任京西国子监教授、崇文阁校书、著作郎、秘阁校理等职。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夺其官职,被放归田里。后神宗下诏复其官,他却病逝了,享年四十六岁。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劝阻变法。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兄弟间的感情,他们相互牵挂,以诗文唱和。他娶曾巩三妹为妻。曾巩家族是江南望族,人才辈出,尤以曾巩、曾布、曾肇三兄弟为显。王安国“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虽著文百卷,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仅有《王校理集》1卷传世。王安国与曾氏生育有斻、斿二子,五个女儿分别嫁叶涛、刘天宝、曾纡、刘天保、张竞辰。叶涛以学行知名,神宗称“政事何琬,文章叶涛”,授国子监直讲,也得到了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赏识,坚定支持王安石变法。婿曾纡为曾布之子,他是宋代散文家、诗人,任福建路提典刑狱,直宝文阁等职,能诗善文,为文固守家法,得曾巩文之妙。其裔孙中有诗人曾悖等。曾纡之婿王铚及外甥王明清、王廉清在文化上都是卓有贡献的人。  王安国、王安礼虽然不及其兄王安石在历史上创造了丰功伟绩,但同样在治邑理政等诸多方面可圈可点,绩效突出。在文学上,虽然没有流传下大量作品,但也为文学的宝殿输送了优秀的作品,为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食粮。他们的进取、担当诸方面精神,仍烛照后人。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业绩,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与智慧。他们是抚州王氏家族的佼佼者,也是抚州王氏家族辉煌创造者。

目录

**章 王氏簪缨世家
一、抚州是个好地方
二、今为抚州临川人
三、父亲王益生平与诗文
四、王安国与王安礼的兄弟
五、王安国与王安礼的姐妹

第二章 王安国
一、王安国的生平
二、王安国的交谊
三、诗词创作
四、散文创作

第三章 王安礼
一、王安礼的生平
二、王安礼的交谊
三、《王魏公集》与《灵台秘苑》
四、诗词创作
五、散文创作

第四章 兄弟情深
一、王安国与王安礼
二、王安国与王安石
三、王安礼与王安石

第五章 姻亲关系
一、王安国妻子、岳父母、妻兄弟姐妹
二、王安礼妻子、岳父母、妻兄弟姐妹

第六章 王安国、王安礼的子裔
一、王安国的子裔
二、王安礼的子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雪释沙轻马蹄疾,北城可游今暇日。溅溅溪谷水乱流,漠漠郊原草争出。娇梅过雨吹烂熳,幽鸟迎阳语啾唧。分香欲满锦树园,剪彩休开宝刀室。胡为我辈坐自苦,不念兹时去如失。饱闻高径动车轮,甘卧空堂守经帙。淮蝗蔽天农久饿,越卒围城盗少逸。至尊深拱罢箫韶,元老相看进刀笔。春风生物尚有意,壮士忧民岂无术。不成欢醉但悲歌,回首功名古难必。  王安国兄弟有一位善良的祖母,祖母寿高九十而逝。祖母姓谢,王安石的好友曾巩也时常去拜望她,总是“见其色和,其容谨,闻其言俭而勤;退而闻其为妇顺,为母慈。”在曾巩眼中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她总是和颜悦色,慎重小心,从她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节俭与勤劳,在外人眼中,她守妇道,孝顺,慈祥。自然这样一位长者对于后辈的言传身教也是影响很大的,特别是他的慈善、节俭与勤劳对王安石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影响了他一生。  他们不仅有一位善良的祖母,还有一位善良的外祖母。她是今天的金溪县陈坊积乡大族吴氏家的儿媳,也就是吴畋的妻子黄氏。这里生活着从南丰迁过来的吴姓大家族,始迁者为吴谦。吴谦生二子:吴德筠与吴英。吴德筠在宋建国时有战功,官居屯田员外郎。吴谦的孙女,也就是德筠的女儿嫁给了进士曾易占,后来生下了曾巩。曾易占的妹妹又嫁给德筠的大儿子吴敏。吴德筠生了三个儿子:吴敏、吴畋和吴孜。儿子吴敏在淳化三年(992)考取了进士,是金溪历史上**位进士,吴敏生四子,分别为吴芮、吴黄、吴蕃、吴蒙,其中前二子为吴敏前妻谢氏所出,后二子为吴敏继室曾氏即曾巩的姑姑所出。当曾氏去世后,王安石为她撰写了墓志铭《河东县太君曾氏墓志铭》:“尚书都官员外郎临川吴君讳某之夫人、河东太君南丰曾氏,尚书吏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讳某之子。谏议君伉直以摈死,而都官君尤孝友忠信,乡里称为长者。夫人于财无所蓄,于物无所玩,自司马氏以下,史所记世治乱、人贤不肖,无所不读。盖其明辨智识,当世游谈学问知名之士有不能如也。虽内外族亲之悍强顽鄙者,犹知严惮其为贤。而夫人拊循应接,亲疏小大,皆有礼焉。嘉祐三年某月某甲子,年七十四,终于寝。有子四人:芮,秘书丞;黄,亳州录事参军;其次蕃、蒙,曾出也,皆进士,而蒙为濠州司户参军。于是黄、蕃皆已卒。芮、蒙以某年某甲子葬夫人某县某乡某所之原。”王安石在墓志铭里对于曾氏及其儿子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介绍。吴敏的长子吴芮和四子吴蒙也考取了进士。吴芮,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秘书丞。吴蒙宝元元年(1038)进士,濠州司户参军。吴畋娶了黄氏,生了一女儿,也就是德筠的孙女,嫁给了王益,王益又与曾巩同辈,属表亲;同时王益又应随妻子叫曾巩的姑姑为大娘。吴芮的女儿,也就是德筠的曾孙女,曾巩姑姑的非血缘孙女,嫁给了王安石。吴黄以荫人仕,官至江宁录事参军。从父亲的角度看,王安石又应叫吴黄为堂舅,从妻子角度看,又应叫叔岳父。王安石撰《吴录事墓志》,其中云:“君讳黄,字成之,世为抚州金溪人。曾祖某,不仕。祖德筠,尚书屯田员外郎。父敏,尚书都官员外郎。君以阴人官,任吉州太和、袁州萍乡县主簿,尉蕲州石桥茶场,庐州司理,毫、寿州、江宁府录事参军。”他生有二子二女,其中小女嫁与王令。这门婚事是王安石力促的,王令比王安石小11岁,王安石十分爱惜其才。王令5岁丧父母,生活十分艰苦,由叔父养大,十六七岁时另立门户,接回寡居的姐姐及外甥,艰难度日,王安石在《吴录事墓志》里说:“二女子,归晏修睦、王令。季有特操如令,豪养寡姊妹孤甥,夫妇孳孳,乡人又以为难。”王令妻吴氏去世后,王云撰写了墓碣铭《节妇夫人吴氏墓碣铭》,铭里也说:“夫人,尚书屯田员外郎德筠之曾孙,尚书都官员外郎敏之孙,江宁府司录参军贲之子。婉慧夙成,父异之,嫁不轻诺。广陵先生妙年英特,声震江淮,荆公一见以为友,劝其舅以夫人归焉。居无何而寡,遗腹举一女,长有淑德。荆公高选诸生,以嫁钱塘吴师礼,历博士、谏官、右司员外郎,为时名臣。”①这样,金溪的吴家、南丰的曾家和临川的王家三大家族组成姻亲关系,联系在一起了。三家相互促进,向前发展,人才辈出,均成为江南名门望族。王令虽穷困而寿又不济,但其婿吴师礼使家族走向辉煌。而以曾巩、王安石成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两位,文学地位显赫。王安石还在政治上有颇有建树,位至宰相,在全国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在中外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安石与曾巩是一对很好的朋友,王安国又娶了曾巩的妹妹为妻。王安石的妻子吴氏也是一位值得称道的人物。他不仅人品好,还好读诗书,能诗会文。如她的一首词《约诸亲游西池》里就有妙句:“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

作者简介

  包伟民,男,浙江宁波市人。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宋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及东南区域史等方面。代表作有《宋代城市研究》《陆游的乡村世界》等专著十余部;主持编纂《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五辑96册(2012-2018)等珍贵文献;主编《唐宋历史评论》系列专刊;近十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    罗伽禄,男,江西南城人,研究员职称。现供职江西省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后公开出版有个人专著《曾巩家族》等6部、合著《明代南城益藩王》等多部,公开出版有《临川文化大观》等多部著作(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参与校点整理《罗汝芳集》。著作多项获奖。在《南昌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罗汝芳研究》等省级课题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