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2658244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04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32658244 ; 978-7-5326-5824-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海内外学界**部以上海万国商团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 ★学术名家熊月之、朱英作序推荐 ★史料丰赡,视野宏阔,见解新颖,框架合理,分期妥帖 ★解读长久沉默无声的全球中外文献,勾画体现“上海品格”的近代商团面貌 ★在全球范围内挖掘史料,揭示上海万国商团的历史轨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万国商团研究(1853—1942)”与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全球视野下的上海”*终成果
内容简介
广告语:近代商团史研究的新创获,填补相关学术空白,首部以上海万国商团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学术名家熊月之、朱英作序推荐;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揭示万国商团奥秘;立足优选视野,挖掘中外史料,考察商团变迁,重读上海历史。近代中国的新式商人组织与上海史皆是成果丰硕的学术领域,横跨其间的上海万国商团迄今却尚无专门研究,本书是海内外学界部以其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本书利用从世界各个角落搜集而来的新史料,对存世近一个世纪的万国商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与解读,通过对万国商团演变过程、主要活动、制度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既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冲击反应”范式,亦不景从于“中国中心论”的诠释路径,试图超越“民族-国家”的,采取优选史视野鸟瞰近代上海,重新阐释了上海乃至近代中国历目前诸多重大事件的复杂面向,探究这座城市得以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的更为深层的历史成因。附录设置丰富,关于万国商团许多文献皆为抢先发售刊布,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化提供极大便利。
目录
目 录
序 一 熊月之
序 二 朱 英
绪 论 *陌生的“上海人”(Shanghailander)
一、一条“马路”
二、两条路径
三、三种情形
四、全球视野
**章 忽生忽灭
一、租界·成军
二、“泥城之战”
三、名存实亡
第二章 英式商团
一、工部局接管万国商团
二、枝附叶着:万国商团与英帝国
三、英侨武人
第三章 万国之名
一、化敌为友:华员群体
二、常备武力:白俄军人
三、其他民族属性连队
第四章 繁市隐忧
一、全新的《防御计划》
二、尽显疲态的万国商团
三、“中立”不立
四、两战之间
第五章 孤岛残兵
一、淞沪会战
二、为德不终:孤岛中的孤军
三、风声鹤唳的日子
四、大限已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万国商团历任团长
附录二 万国商团历年规模
附录三 万国商团历年经费
附录四 万国商团统辖作战单位列表(按时间排序)
附录五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Regulations For The Shanghai Volunteer Corps,October 1922(《万国商团章程,1922年10月》)
附录六 《万国商团华队公会章程》
后记
节选
第三章《万国之名》(节选) “万国”之名是笔者认为万国商团*具“上海品格”之变形,其国际化演变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万国商团成军伊始即非一国独有之组织。1853年4月的成军集会,是由寓居沪滨的英侨和美侨分别牵头召开的。一年之后的“泥城之战”,也是由英军、美军联合发起的,万国商团作为参战一方,其组成既有英侨也有美侨。事后,《北华捷报》的战场素描中写道,当美领金能亨提供的小榴弹炮出现在南京路上时,它“给全军将士原本紧张的心理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宽慰”。“泥城之战”中美国人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英国人。此战之后,沪上美侨遽然消失在万国商团的历史叙事中。起死复生的万国商团其后20余年为英式商团。这一“纯洁性”后来被外侨社群中的葡萄牙人和德国人打破。相对于变动不居的葡萄牙人作战单位,1891年6月成军的德籍连队,训练较其他英人队伍更为整齐,各项活动之组织也相当积极。1900年(庚子年,英文称是年为“Boxer Year”)是万国商团国际化形态固定下来的关键一年。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万国商团先后成了海关队(清末中国海关亦由多国人员组成)、日本队和一支美国连队。欧亚混血之葡萄牙人,甚至是中国人都向工部局提交申请,希望在万国商团编制中成立专属自己的民族连队,*终无果。此为**阶段。 传统中国社会,“商”为四民之末,少有商人自发组织,更无商人武装。近代以来,以华商体操会成立为嚆矢,商人此后能够拥有独立武装力量,借以保护切身利益,并代表商界参与一些重大的政治运动,这对于上海,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商人而言不啻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变化。万国商团一直号称“万国”,然自创立以来长期以中国为假想敌,不曾有华人参与。1905年12月,“黎黄氏案”(又称“大闹会审公廨案”)激发外国租界动荡,万国商团出防,华商利益却不在保护之内,界内华人损失惨重。1906年5月,时任道胜洋行买办虞洽卿、华比银行买办胡寄梅和花旗银行买办袁恒之为主要发起者,“仿西国商家团练兵之意,纠集沪上青年商人”,以“维护华商利益、保护租界华人”为口号,组织华商体操会。华商体操会“为全国之筹办商团者创”,被公认为近代中国各地华人商团组织的鼻祖。是年底,华商体操会主动提出与公共租界内的万国商团“联合”。翌年3月,经工部局批准,正式签约加入万国商团,为中华队。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各国军队驻防上海租界,中外防务合作沟通亟需成为各方共识,是年10月万国商团又有翻译队,独立编制。化敌为友,万国商团华人连队相继成军是为第二阶段。 万国商团的发展动因既有内源性的一面,亦有外源性的一面。万国商团国际化的外源性表现为其命运起落与世界时局息息相关。类似事例在万国商团历史上比比皆是,一战爆发*终导致万国商团德国队的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排犹运动直接促成万国商团犹太队的成军。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造成全球范围散落不少白俄难民。1927年1月27日,北伐军逼近上海,引起租界当局的极大恐慌,工部局决定收编困居吴淞口多时的俄国军舰上的远东哥萨克军人,组建俄国连队。万国商团白俄分队*初下设2个连和1个机枪排,由俄国海军上校福明(N.Y.Fomin)节制。1932年2月16日,沪上俄国义勇队与2支白俄分队共同组成万国商团白俄团,受季梅少校(H.H.Thieme)统率,“此举可作为上海俄国人武装力量成熟之标志,是彼此双方互为认可的巨大荣誉”。同年3月1日,作为常备军之一支,白俄团又成立第四队。白俄团(又称“丙”大队)是万国商团中唯一一支常备武装,成员大都参加过反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国内战争,富有战斗经验。他们集中住在工部局为其建造的营房中,配备制服与武器,军官和士兵按月领薪,并享受免费膳宿和带薪休假。早期白俄连队仍采用旧俄军队的教练法,并遵循旧俄军队的条例,工部局还特许俄国队使用旧俄军队的军旗作为队旗。日常任务主要作为工部局警力的补充,卫守公共租界的重要基础设施、万国商团靶子场、华德路监狱(今提篮桥监狱)等。白俄武装的加入,使万国商团的“业余性质”大为褪色,工部局真正拥有一支常备武力,此为第三阶段。包括中国人在内,近代寓沪之人的利益需求,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万国商团的建置当中。除英格兰人外,侨民较多、沪上实力较强的民族,努力尝试以民族为单元在万国商团中建立专属连队,包括德国队、葡萄牙队、奥匈队、日本队、美国队、中华队、菲律宾队、意大利队、上海苏格兰队、白俄团、犹太队;而侨民较少、实力不济的沪上外侨,或几国联合组成一队,更多的人选择加入由英人主导的万国商团连队中,有捷克斯洛伐克人、丹麦人、瑞士人、荷兰人、挪威人、瑞典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叙利亚人、伊朗人、埃及人、智利人、澳大利亚人等。万国商团先后成立50余支作战单位,很多是民族属性的连队,入团服役之各地移民则更为浩繁,不可胜数,犹如一支联合国军队在近代上海的集结,“万国”冠之,名副其实。
作者简介
徐涛,祖籍山东五莲,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上海市“晨光计划”“曙光计划”学者。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着眼于上海城市的历史嬗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项,国际科研项目2项;已出版专著《孙中山与上海》《自行车与近代中国》等4本,主编英文论文集1本,参与编著10余本,发表论文70余篇。荣获“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术奖”一等奖、张仲礼学术奖等。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资治通鉴
¥12.2¥35.0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5¥3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7.0¥76.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3.9¥49.8 -
安史之乱
¥24.1¥68.0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58.5¥65.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10.1¥35.0 -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20.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