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102275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10227511 ; 978-7-01-022751-1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字源学出发,仔细梳理了“无”自身的内在结构,并严格基于《庄子》文本,对其中的“无”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和深入地分析,揭示出《庄子》之“无”既不是空无,也不是虚无,而是蕴含了三大类共六层含义:一是“有”之中或之外的“无”,即与“有”共在的“无”(如“乐出虚”的虚);二是“有”之“无”,即“有”的隐藏或“有”的缺失(如“中道夭”的夭折);三是作为否定的“无”,即对人为之“有”的否定;四是作为“忘”的“无”,即对自然之“有”的超越;前四种“无”因为都与“有”相关,所以拙著统称之为形而下的“物”之“无”,那么第五种“无”则是形而上的“道”之“无”,因为“物”之“无”之所以可能,就在于“道”之“无”,即“道”是以“虚”“静”“恬”“淡”“寂”等虚无性形态存在的;第六种“无”是“无无”,即保证之“无”,它要否定任何将“无”变成“有”的企图,正是在不断的否定和自我否定中,“有”不断地生成和完成,世界得以生生不息。
目录
作者简介
朱松苗,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先后于山西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于武汉大学哲学院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曾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首届“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名、武汉大学学术创新奖二等奖。近5年来,在《学术交流》《理论月刊》《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论儒道禅之情:以为中心》(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获山西省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并由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主持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庄子》之“无”的美学精神研究”(项目批准号: 17YJC720044);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庄子》之“无”的美学精神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7265)。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好的孤独
¥12.5¥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0.7¥33.5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