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装经典:传习录
读者评分
5分

线装经典:传习录

1星价 ¥13.1 (4.9折)
2星价¥13.1 定价¥26.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4条)
ztw***(二星用户)

性价比非常高

性价比非常高,书质量好,纸张印刷都很不错

2023-09-28 16:23:12
0 0
清晨与***(三星用户)

第一眼看到这款线装外观,有点担心品相,等拿到书的时候才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外壳只是颜色仿古,纸质还挺厚实应该是牛皮纸。书页不是黄色是白色厚实纸张,印刷字体清晰,大小适中,字不透纸,不是轻质书,每篇内容按原文注释译文排列。装帧是胶装加线装,阅读感极好。又下单挑选了这系列的几本书,挺适合收藏阅读。

2023-06-28 21:55:16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214375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9
  • 出版时间:2017-01-01
  • 条形码:9787222143753 ; 978-7-222-14375-3

本书特色

王阳明著的《传习录/线装经典》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等观点,经由王阳明亲自审阅;中卷搜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了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的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以及宗旨,另外,此卷还附有两篇阐释王阳明教育观点的短文;下卷主要是说致良知,虽未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说了其晚年的思想。《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

内容简介

  《传习录/线装经典》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

目录

卷上
徐爱录
徐爱跋
陆澄录
薛侃录

卷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_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一)
答陆原静书(二)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附记
黄以方录
辗转刊行钱德洪跋
展开全部

节选

  《传习录/线装经典》: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日:“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天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天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天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  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注释】 “止至善”句:达到*高的境界。语出《礼记·大学》。朱子“格物”之训:语出朱熹《大学章句》。博约:语出《论语·雍也》。子夏:姓卜,名商,孔子的学生。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语出《孟子·尽心上》。“唯天下”句:语出《中庸》。【译文】 徐爱问:“昨天听先生讲‘止至善’,觉得有了用功的方向,但细想起来总觉得和朱熹‘格物’的观点有不一样的地方。” 先生说:“‘格物’是为‘止至善’所下的功夫,既然明白了‘至善’,那也就明白了‘格物’。” 徐爱说:“昨天用先生的学说来推究朱熹的‘格物’学说,大致上理解了。但是朱熹的观点有许多依据,例如《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因而对您的学说我才不能坦然接受。” 先生说:“子夏十分相信圣人的言论,相反曾子则选择相信自己。相信圣人固然不错,但远不如自己反省探求来得深入。在心里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你怎么可以选择因循守旧,而不自己想办法去探究正确的答案呢?朱熹同样尊崇和相信程颢,但是当他心里不明白的时候,又何曾盲目信从?‘精一’‘博约’‘尽心’,这些与我的学说本来是相互吻合的,只是你还没有想明白罢了。至于朱熹‘格物’的观点,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并不是真正‘格物’的宗旨。求精是达到根本的功夫,博览多学是达到简洁的功夫。既然你已经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一句话就可以把它说清楚了。‘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天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能够做的事。朱熹会错误地解释‘格物’,是因为他颠倒了前后的因果关系,认为‘尽心知性’就是‘格物知至’,要求初学者去做‘生知安行’的事,怎么可能会做得来呢?”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会是‘生知安行’者才能够做的事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是人的本性,天理是人性的本源,因而把人的本心尽力发扬就是把人性彻底地发挥。《中庸》说过:‘只有天下*真诚的人才能把人性发挥彻底,领悟到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所谓‘存心’,反过来是说还没有做到‘尽心’。‘知天’中的‘知’就像知州、知府中的‘知’,知州、知府‘知’,意即治理州、县是他们分内的事,两者合而为一体。所以‘知天’也就是说人知晓天理,与天合为一体。‘事天’,就好像儿子对待父亲、大臣侍奉君王,需要毕恭毕敬地小心奉承,不要有所闪失,‘事天’也就是仍然还没有与天合二为一。圣人区别于贤人就在这里。至于‘天寿不贰’其心,是指教育学生一心向善,不管处境好坏、寿命长短,绝不动摇行善的心,而只去修养身体,听天由命。当看到穷困通达、寿命长短都是由上天注定的,自己也不必因此而动摇了行善的心。‘事天’,虽然心与天没有合而为一,是两回事,但是自己已经看清楚天命就在面前了;‘俟命’就是还不曾与天命相近,只在此等候它的到来。这就是初学者开始确立志向的时候,有困而知之、努力自勉的意思。而今朱熹却把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颠倒了,让初学的人感到无从下手。”【原文】 爱日:“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