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82390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26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48239062 ; 978-7-5482-3906-2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简要概述抗战前云南的主要交通方式,以马帮为主,铁路、公路、航空等发挥的作用很好有限;第二部分详细叙述抗战期间云南交通业蓬勃发展状况。抗战需要,是抗战时期云南交通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前提,并为云南交通建设提供了条件;云南原有的交通基础和抗战时期的交通建设,为云南坚持抗日,全中国坚持抗日,并很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奠定了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目录
抗战前夕的云南
近代云南的光芒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红军长征过云南对龙云的影响
抗战初期的云南
中共对云南地方实力派的争取
台儿庄战役,滇军大显身手
抢修滇缅公路,加紧支援前线
汪精卫途经昆明出逃
滇南战场的形成
日军进攻越南,滇南危急
云南紧急部署,滇南战场初现
军委会参谋团的入滇助战
滇南抗战,拒敌于国门之外
滇西战场的惨烈争夺(一)
日军进攻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
日军由缅入滇,滇西战场形成
日军对云南的狂轰滥炸.
日军在滇西沦陷区的暴行
日军在滇西发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滇西战场的惨烈争夺(二)
大反攻的策划与缅北之战
强渡怒江,吹响了滇西反攻战的号角
腾冲之战,典型的焦土抗战
松山战役,滇西反攻战的关键
三攻龙陵,艰难取胜
滇西是*先把日寇驱赶出中国的地区
云南军民对滇西抗战的巨大贡献
李根源急赴滇西,督促抗敌
张问德领导的腾冲抗战政府积极开辟敌后战场
人民群众奋力支援抗战
民主运动保障了抗战的胜利
云南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抗战时期的云南交通》
山间铃响马帮来
——抗日战争前的云南交通
一日上一丈,云南在天上
铁路的两个“**”与公路的起步
红河上的帆船与汽轮
并不落后的航空
山间铃响马帮来
通省大道与对外交通线
国际交通应当预作准备
——抗战时期云南公路的修筑与公路运输
抢修滇缅公路——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
开辟中印公路
云南近代公路网在抗战中形成
战时交通“大动脉”
——抗战时期云南铁路的修筑与铁路运输
滇缅铁路的抢筑
叙昆铁路的勘测与修筑
战时的滇越铁路
铁路与云南抗日战争
筑起空中生命线
——抗战时期的云南航空与航空运输
航线的增加
空前的机场建设
中国**架直升机
“驼峰航线”的开辟
一滴汽油一滴血
——抗战时期中印输油管道的铺设
一波三折,中缅油管铺设半途夭折
“驼峰”空运燃油不敷所用
丛林会战,铺就世界*长输油管
胜利之油
“油管桥”没有油管的踪影
开辟舟楫之利
——抗战时期开发云南水运的尝试
开辟中越红河水陆联运线的努力
金沙江水陆联运线的查勘与试航
开辟中缅直航水道的设想
再现辉煌
——抗战时期的云南马帮驿运
以补机械之不足
整修驿路
叙昆道上
滇缅路上
运盐驿路的开辟
活跃在滇藏印商路上的云南马帮
滇西战场上的马帮运输
辉煌再现
后方与前沿
——抗战时期的云南交通与云南的抗战地位
云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抗战与云南的交通建设
抗战时期的云南交通与云南抗战地位的形成
《抗日战争中的云南民族工业》
《抗战时期的云南教育》
《抗战时期的云南文学艺术》
《抗日名将传略》
《龙云与云南抗日战争》
节选
经过苦战,到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中国段959.4公里全线通车。在9个月内共完成土方1123万立方米,石方110万立方米,共修筑石拱和石台木面小桥169座,石镶涵洞1443道,木便桥涵洞413道,大中型钢索吊桥2座,石台木面桥2座,木桥3座,共铺泥结碎石路面900多公里。 时任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考察这条线路后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报告说:“这条公路选线适当,工程艰巨浩大,没有机械施工而全凭人力修成,实属不易,可同巴拿马运河工程媲美。”滇缅公路通车后,立即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1938年12月初**批军用物资即通过这条公路运进畹町,再转运到昆明。据统计,仅1941年,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就达13万余吨,其中汽油占1/3。从1938年到1942年及1945年恢复通车后,通过滇缅公路运输的物资约达50万吨。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外交通大部分断绝,滇缅公路几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陆上交通线,成了抗战的输血管、生命线。 后来龙云还为开辟驼峰航线,修筑史迪威公路,建设中印油管等做出了贡献。除了交通建设外,云南地方政府还从各方面加紧支援前线。 艰苦的抗战时期,军需、民用物资紧缺,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发展战时经济,全力支援抗战,成为以龙云为首的云南省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 早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富有远见卓识的龙云,就已经注意到要为即将来临的艰苦抗战做相当的物资准备。建设云南,支援抗战,是刻不容缓的。为此,在1934年12月,即成立了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持全省的经济建设工作。经济委员会的任务很多,发展农业,解决粮食自给自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云南原本是一个粮食不能自足的省份,粮食历来依靠从越南进口,若遇歉收,缺粮情况将更加严重。以龙云为首的云南省政府,决心发展农业,不仅要解决不能自足的问题,还要实现有所节余,以办理积谷(储备粮食)。从1931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为止,全省1市、112县、2对汛区、14设治局,共234万户口,积谷数量达2866737万石之多。这对云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1938年以来,各式各样涌入云南的外来人口,超过100万人,这些人口的粮食供应主要靠云南提前准备的粮食储备,没有出现严重的粮食匮乏。而且,全面抗战开始后,省政府号召云南人民加紧生产、节衣缩食,保证了军需、民用的粮食供应。在大后方各省中.云南向全国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这一时期,由于沿海厂矿企业大批迁滇,以及省政府的支持,云南工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仅昆明就形成了海口、马街、茨坝、安宁四大工业区,并制造了中国**架望远镜、**根电线、**辆组装汽车、**炉电炉钢等许多“中国**”。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战时工业在西南八大工业区中名列第三。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云南省政府合作,共同在云南开办厂矿企业,由资源委员会出资、管理和提供技术人员,并承担工程技术方面的职责,其余问题由云南省政府负责。仅1937-1938年间,资源委员会即在云南开办了厂矿企业7家:中央机器厂、中国电工器材厂、个旧锡矿、云南钢铁厂、昆湖电厂、宜良煤矿、东川铜矿。其后还陆续创办了昆明炼钢厂、昆明化工厂等一批企业。国民政府中央部门也陆续向云南内迁或兴建中国电力制钢厂、二十二兵工厂、五十一兵工厂、空军**飞机制造厂,以及中美合办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等。同时云南还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矿企业,如云南钢铁厂、云南水泥厂、明良煤矿等。这些企业不仅加快了云南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为支援抗战提供了大量物资。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5.4¥49.8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1.0¥76.0 -
资治通鉴
¥12.2¥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4.2¥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23.3¥48.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1.2¥32.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10.8¥28.0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6.4¥39.9 -
世界简史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