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隐匿的暴行:细菌战、东京审判和美日交易

隐匿的暴行:细菌战、东京审判和美日交易

1星价 ¥66.0 (7.5折)
2星价¥66.0 定价¥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27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3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43232723 ; 978-7-5432-3272-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珍妮·吉耶曼在搜集大量**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日本通过731部队等对中国战俘和无辜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试验,并多次在浙江、湖南等地对中国军民实施细菌战。在东京审判过程中,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故意向法庭隐瞒有关事实,以免于起诉为条件,从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等日本罪犯手里获取其实施细菌战的数据和技术,在美国德克里特堡进一步发展生物武器。 本书全面揭开了日本细菌战恶行和东京审判中被掩饰的真相,披露了美国在冷战背景下如何阻挠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破坏对受害者的公正待遇,投射出战后亚洲的正义如何遭到操控,说明了在没有透明性保证的情况下,权力政治会损害国际正义,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顽固而持久。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计划通过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1946—1948年),揭露轴心国的罪行。然而,东京审判没能将一些重要的日本甲级战犯绳之以法。他们的罪行和纳粹暴行相匹敌,包括惨无人道的医学实验(如活体解剖、在空气中传播病菌、化学实验等)、投放瘟疫、炭疽、霍乱病毒大规模屠杀数万中国平民。本书生动地描绘、揭示了东京审判中被掩饰的真相,说明了在没有透明性保证的情况下,权力政治会损害靠前正义,其造成的负面影响顽固而持久。

目录

推荐序

序 石井四郎与细菌战

引言 持久和平与保护平民

**章 麦克阿瑟在日本:“严惩战犯”

第二章 战利品:日本的绝密生物科技

第三章 国际检察局:“速战速决”的审判

第四章 取证中国

第五章 *有力的人证

第六章 东京:仓促备审

第七章 开庭

第八章 战争罪行

第九章 苏联情报部门与美军情报部队的博弈

第十章 国家安全与医学伦理

第十一章 公开审判与不公开审判

尾声 东京审判的余波

致谢

原始资料来源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引言 持久和平与保护平民 1945年抗战结束,对重启1942年被盟军搁置的日本鼠疫细菌战的起诉,中国志在必得。不过为此,任何一位法理学家都必须穷尽历史,去搜寻适用于从未在工业时代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的刑事法律。这项调查必须首先界定对“有毒物质”的恶意使用,它意味着对人体的暗中伤害;还得了解19世纪的条约制定者对化学毒剂武器的警觉,及其对生物武器的预见。 1899年5月,来自3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荷兰海牙会面,旨在对抗新的无国界战争时代,在这样的战争中,技术迅速地超越了道德和法律。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国家军队的兴起依靠的是武器的技术进步:机关枪、机动重炮和改良步枪代替了拿破仑时代的枪炮。从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内战,再到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敌对双方的大批军队不断在战场上竞相杀戮、破坏环境、损害经济,并且给平民带来了惨痛的伤害。为了阻断这种趋势,与会代表们把强化“交战方使用伤敌手段的权利并非没有限制”的观点作为此次会议的目标。1874年《布鲁塞尔宣言》关于战争法规的第12条几乎逐字逐句地提到了这句话。这一宣言呼应了1868年《圣彼得堡宣言》的口号,即参战国家的唯一合法目的是尽量多地使敌军解除武装,而不是“毫无意义地加重无力抵抗的人员的痛苦,或者导致他们不可避免的死亡”。战争还会继续,但文明国家有责任减轻他们的“灾难”。 在法律模式上,海牙会议的代表们参照了美国总统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用来指导联邦军队陆战规则的《利伯守则》(Lieber Code)。该守则要求给予战俘、伤员和手无寸铁的平民以人道待遇,并规定违反守则者将受到审判和包括死刑在内的惩罚。由此产生的1899年的《海牙公约》延续了相同的战争中的人道主义规则,通过禁止对不设防国家的军事侵略和建立国际仲裁法庭来解决争端,更进一步地促进了和平。理想化的期望是,鉴于战争造成的破坏,主权国家将使自己服从于人道和公共良知这样不证自明的法律,团结为一个“国际大家庭”。 《海牙公约》的制定者还试图谨慎地对战争技术进行道德评判,为各国提供一些选择,拒绝某些战争技术,因为这些战争技术违背道德,剥夺了敌人的防御手段,并使战争成为毫无荣誉可言的不公平竞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气球炸弹攻击平民,这是《海牙第四公约》**条所禁止的。 虽然尚未被研发,毒气也属于这一法律责任类别。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有人想要利用化学科学将氯仿、盐酸、氰化氢、砷和促呕的烟雾转化为战场武器。其他可用于军事用途的有毒物质还有氯、氯化氰、光气和芥子气剂,都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现或合成的。毒气武器倡导者中的一部分是科学家,他们声称这种有毒的云雾能够为陆地战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海牙会议的条约制定者们希望阻止未来主义的、为科学所驱动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会对毫无还手之力的军队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还可能脱离计划杀伤平民。因此,《海牙第四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同意禁绝使用以散布窒息性、毒性气体为唯一目标的投射物。”除美国外,主要西方国家以及中国和日本均签署了该公约。 1907年的《海牙公约》延长了1899年规定的五年期限,并对某些限制进行了细化。例如,《海牙第四公约》被修改为《禁止使用毒性物质或毒性武器》,而不仅仅限于扩散毒剂的投射物。此外,1907年《海牙第三公约》取消了“突袭罪”,即一国无端袭击另一国的行为,转而提出了战争宣言的明确五点模式。这一次,美国与西方其他主要国家同中国和日本一起,承诺致力于达成协议。 1914年**次世界大战爆发,条约形同虚设,国际冲突与无限制开发武器技术的新阶段开始了。这一次,远程迫击炮、坦克、带有鱼雷的潜艇和战斗机模糊了交火前线和后方平民目标之间的区别,扩大了战争的尺度。 尽管禁止使用毒气,但**次世界大战广泛地使用了化学武器,发明这些武器是为了打破堑壕战的僵局。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伊普尔的第二次战役中,德军安置的5700个压力缸释放了167吨氯气。有毒物质随风而来,在几分钟内就接触到了法国殖民军,造成窒息和失明,惊恐万状的法军士兵有的在战壕中坚守阵地,有的试图逃生。这场惊心动魄的袭击和两天后的另一次袭击标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军备竞赛开始了。所有交战国家——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奥匈帝国和后来加入的美国——的实验室对强大的化学毒剂的研制唯恐落于人后,分析了成千上万的候选制剂制成毒剂的可能性。所谓的骚扰剂——催泪瓦斯(即催泪剂)和引起喷嚏的药剂(即喷嚏剂)——被添加到武器装备中。光气和氯气一样,是一种肺部刺激物,但毒性是氯气的六倍,成为了协约国的首选毒剂,而德国则依赖于挥发性较弱的双光气剂。*重要的化学试剂是芥子气(一种发疱剂),它可以穿透布料并在环境中停留,在伊普尔战役之后被德国人大量引入和生产。协约国迅速建造了自己的芥子气工厂,但这给意外暴露于芥子气的工人带来了危险后果。虽然战斗人员(和战马)的防毒面具和防护服也被开发,但化学毒剂及其“死亡之云”成为了一战*恐怖的象征。 **次世界大战在人类生命、环境破坏以及政治和经济动荡方面的代价超过了之前的所有战乱。整个欧洲地区和西方列强统治的世界许多地区都受到了影响。由于遭受如此规模的破坏和痛苦,社会秩序如何恢复,战争受害者的伤害如何补偿,如何公正地对战争罪行要求惩处,都是值得怀疑的。

作者简介

珍妮·吉耶曼(Jeanne Guillemin),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曾任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