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60229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76022964 ; 978-7-5760-2296-4
本书特色
写给正在努力上进的教师!剖析优秀教师的成长秘诀,描绘专业发展的成长地图! ☆特级教师莫国夫基于自身30余年的教育经历,给予一线教师专业、靠谱的成长建议。 ☆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的常识、课堂的逻辑、思维的力量、读写的习惯、成长的自觉等五个方面,剖析了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和秘诀,描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地图。 ☆教师、教研员、培训专家的三重身份,让作者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切中一线教师的真实需求。 ☆基于作者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观察剖析教师发展,不空谈,成长建议带着实践的温度,可复制、能迁移。 编辑推荐篇章: 序言 写给正在努力前行的老师 P16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P61 课堂“安全感”为什么如此重要 P162 一线教师成长的四大战略 P189 给新入职教师的六条成长建议
内容简介
特级教师莫国夫基于自身的成长历程和从事教师培训的经验与教育观察,从坚守教育的常识、研究课堂的逻辑、相信思维的力量、养成读写的习惯、拥有成长的自觉五个方面,剖析了一线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发展素养,厘清了优秀教师的成长逻辑。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不甘于平凡、正在努力上进的老师的书,有助于一线教师坚定教育勇气,明晰专业发展的路径,重建自身的精神宇宙,规避误区少走弯路,激活成长自觉快速成长。
目录
**章 坚守教育的常识
成为教育常识的捍卫者 003
为什么说教育似农业 008
没有一段生命应该为未来牺牲 011
以可能性看待儿童成长 014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016
网络时代的教育重塑 020
教育需要真实的守望 022
教育细节也需要真实 024
微笑是成人世界对学生*好的示范 026
相信阅读的力量 029
我们为更美好的教育而来 037
第二章 研究课堂的逻辑
一线课堂的困境及生成逻辑 041
重建课堂的教育哲学 044
如何让“学习逻辑”引领“学科逻辑” 047
课堂深度学习的底部逻辑及完整意义 050
课堂深度学习的发生可能 053
真实完整的学习历程及意义 056
课堂的关键是激活,而不是控制 058
课堂“安全感”为什么如此重要 061
课堂深度学习中的倾听关系改进 064
课堂深度学习中的社群文化建设 068
教师倾听的课堂意义 071
课堂深度学习中“被动的能动性”理解 073
让教学朝向精准 075
课堂教学的“静默”之道 081
从“盐的故事”到一线课堂的理解 088
重建课堂的研究范式 090
第三章 相信思维的力量
教师真实成长的行动思维 095
教师发展中的思考力 098
教育需要理性思维的砥砺 102
教师学习中的理性思维运用 104
专业学习要有还原思维 106
以跨界思维拆除“学科本位”的藩篱 108
学科研究现状的批判性思维观照 111
学科教学要有底限思维 113
课堂理解中的“黑匣子思维” 116
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思维 118
“学生研究”的思维逻辑 122
第四章 养成读写的习惯
教师学习应以阅读为基础 129
拯救教师的专业阅读 132
作为成熟读者的使命 139
专业学习的“**性原理” 144
文学照亮我们庸常的生活 146
为什么要坚持写作 148
写作是思想冻土上的春耕 153
第五章 拥有成长的自觉
什么是教师的真实成长 159
一线教师成长的四大战略 162
做更有专业素养的教师 165
成为坚定的自我学习者 168
坚持专业学习的现场主义 170
坚持成为专业生活中的反思者 172
坚持成为长期主义者 174
如何面对一次专业生活的挑战 177
基于问题取向的教师知识学习 180
教师持续研究的价值及其他 183
从“优秀学子”到“优秀教师”有多远 186
给新入职教师的六条成长建议 189
为微小的改进努力 194
做时间的主动管理者 197
未来教师的U盘化生存 200
理解未来课程与教学的趋势 203
朝向未来的名师形象 206
节选
成为教育常识的捍卫者 常识是本质的,也是简洁的。生活世界的复杂往往让我们忘却了常识的存在,以至于黑格尔认为:所谓常识,往往不过是时代的偏见。 一位有更高专业追求的老师,需要有一定的哲学思维。这能帮助拨开教育现实的迷雾和幻象,不断抵达教育的本质去思考“教育何为”。 在教育的本质之源,我们能见到教育常识的汇聚,比如“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基础”这样的常识。完整的教育才能塑造完整的人。 在我们行动的时候,需要经常想起这些朴素的道理与知识。它们不只是用来思考的形而上的概念,更应是行动的路标和边界。譬如分数很重要,但是只追求分数的教育就是残缺的教育。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我想在此套用一下:未经常识审视的教育生活,是缺乏专业尊严和体面的。 在一个众生喧哗、熙熙攘攘的教育的时代大超市里,拥抱教育常识,能让你良知清明,尽力远离躁郁迷茫和肆意多动的陷阱。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教育者都需要迈越常识、技术和艺术这三级层阶。我们渴盼“教育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并以此来满足我们对于教育工作所有美好的想象。但请不要忘记,教育常识是其无处不在的背景,技术是教育骨骼般的支撑。认识不到这一点,所谓的教育艺术只是一场缺钙的虚无,是在冰冷教育现实面前自我满足的乌托邦。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教育常识都是需要时时提醒,不断温习和咬牙坚持的。 30余年的教育工作经历,让我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对于教育常识的五个认知,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首先是科学,其次是艺术 这个观念源于被称为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吕型伟先生,吕先生是出生于我们绍兴市新昌县的教育家,曾任上海教育学会的会长。他有三句广为传播的教育名言: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在教育领域,遵守科学和规律,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保证。 我之所以要把这个问题放在**个讲,是因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课堂领域,我们往往对“课堂教学艺术”趋之若鹜,而对其中的学理追问、科学实证则选择屏蔽和无视。特别是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已经如此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更要秉持教育的科学,不断寻找它的规律。 陈静静博士领衔的上海学习共同体研究院倡导的“焦点学生完整学习历程观察和关键事件分析”的课堂观察范式,就是教育的科学性思维的成功运用。观察者通过观察个体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收集与学习相关的完整证据,分析具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形成学习行为解释的证据链,发现个体学生的困境与需求,以实证分析促进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构。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与以往课堂讨论以观察者的经验为主导截然不同,因为讲究实证,讲究完整证据链解释,学生学习的“黑匣子”被进一步打开了。 二、学校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习为中心 学习有两种:一是“有教之学”,我们可称之为“教学”;另一种是“无教之学”,我们可称之为“自学”。无论是“有教之学”还是“无教之学”,其归结点都在于学生的学习。今天我们在课堂中的所有努力,其实*终都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强大的自我学习、自我迭代的能力。今天的课堂,我们的终极追求是培养未来自我驱动的、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者。 事实上我们在一线的老师很清楚,这些常识常常遭遇蒙蔽。我想特别说明:课堂教学只有一个命题——那就是“学生如何学会更好”。再没有其他。 今天的各种课堂研究,其实都是在寻找“学生如何学会更好”的路径。 这样的追求应当更加激烈、更加纯粹! 三、教育的目的不是课程,而是儿童 我的职业身份是小学语文的教研员。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学科教研员或是我们一线老师眼中的学科专家,往往有一种天然的冲动,认为自己的学科是**重要的。对学科的忠诚非常可贵。这是我们做好学科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但这样的思维惯性也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过多地关注本学科知识本身,而忘记学科教学的本质是“用学科育人”。我们还经常有意无意地高估本学科在育人系统中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语文学科专家把“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样的鸡血口号奉为圭臬;科学学科专家认为科学*重要,因为“科学推动人类进步”;数学学科专家说数学*重要,因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 在基础教育的课堂领域,这种对学科的过度忠诚,恰恰是对儿童的不负责任。学科专家和学科教师一定要有教育思维,看到教育的底部是儿童的全人发展。 我是语文教研员和语文特级教师,但我还是要说:语文学科再重要,也只是儿童认知和精神世界中的一块拼图而已。 一场好的课堂学习,我个人觉得从学理上看,无外乎三个维度。一是合适的教学内容,二是合适的教学路径,三是好的课堂文化。PCK(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专家的专长,但包括我在内,我们太多的学科专家还远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专家”。尤其是在课堂文化和学习生态的重塑上,我们的认知系统需要迭代升级。 我还想表达的是学科专家和教育学专家需要更多地对话,更多地以“儿童学习研究专家”的名义为一线的课堂改良把脉出方。 四、教师是依靠完整的人的形象工作的 教师作为专业人士,需要教学技艺的日益精进,需要“工匠精神”的坚持,但好的教学要依靠技术,又不能只凭技术。 美国教育家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写道:“*好的教学不能降格到技术层面,而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这大概就是东方哲学中“术”与“道”的关系。好的教学,源于教师的内心景观。 若只把教学作为谋食生存的职业,教师的教学行为会严重地扭曲和偏离。我们更须警惕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经具有教学勇气的老师激情消退、心灵失落。 教师是依靠一个人的完整形象工作的。这是区别于其他职业*大的不同。教师的精神气象会无一例外地投射到学生身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的教育必然来自好人。 五、教师优秀的专业水平是一种高尚的师德 当我们讨论高尚师德的时候,一定要把教师优秀的专业水平凸显出来。不要人为地把高尚的师德与优秀专业水平放在平行的两个维度。教育现场中,不乏老黄牛般勤勤恳恳“毁人不倦”的事件和场景。 优秀专业水平的核心标志就是不断追问和寻找“学生如何学会更好”。30余年的职业生涯,让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教师只有因学生学得更好才会有专业的尊严和体面。努力让学生接受公平而又高质量的教育,尤其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得更好,这就是我们一种高尚的师德。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迫切的了。 以上五点是个人对于教育常识的认知。之所以写出来,是为了和关心教育的同仁一起探讨: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问题重重的一线教育变得更好?
作者简介
莫国夫,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师干训科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长三角学科专家,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课堂深度学习倡导者。获聘人教社统编教科书培训专家、多地高校及师训机构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浙教版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快乐读书吧”丛书总主编。在各类专业杂志发表文章近200篇,在全国各地讲学数百场。
-
三国演义-(全二册)
¥10.5¥30.0 -
想念地坛
¥12.6¥36.0 -
海底两万里-无障碍阅读.全译本-素质版2.0
¥11.2¥32.8 -
妙品汉字-典藏版
¥4.5¥18.0 -
谈文学
¥9.0¥20.0 -
新书--经典名著大家名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装全译本 名家名译)
¥11.2¥32.8 -
艺术卷[先秦-唐]-图解中国文化
¥9.1¥19.8 -
在人间
¥6.7¥24.8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1.5¥31.0 -
小妇人
¥12.2¥35.8 -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9.3¥15.0 -
道德经
¥15.4¥48.0 -
老人与海
¥9.2¥28.0 -
再见吧,一读就错的字
¥10.4¥39.8 -
四大名著红楼梦
¥13.0¥35.0 -
朝花夕拾
¥4.2¥16.8 -
毛姆短篇小说集
¥14.1¥38.0 -
秦朝其实很有趣
¥10.9¥35.0 -
趣谈楹联-典藏版
¥5.0¥19.8 -
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
¥17.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