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

建安十三年:后汉三国的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

1星价 ¥58.8 (6.0折)
2星价¥58.8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9660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1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122396600 ; 978-7-122-39660-0

本书特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这一年曹操在黄河边确立了对北方的统治,这一年曹操因赤壁之败而失去了南方,由此中国的历史发生了不经意的转折,开启了被后世称为的“三国时代”。本书抓住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年份,立意独特,独辟蹊径,剥茧抽丝,以这一年为轴心,通过十三个不同地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横向且纵向展开了整个这段历史细节的精彩呈现。 《万历十五年》以人物为章节,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的言行举止来揭示僵化的体制和停滞的时代。本书以《万历十五年》为参照系,通过邺城、江夏、许都、关中、襄阳、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建业等十三个地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回看一个激荡时代中的偶然与必然。

内容简介

建安,作为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 这一年,曹操在黄河边确立了对北方的统治,这一年;曹操因长江边的一场失败而失去了南方,赤壁的那把火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一年之前,中国历史主要表现为东西对抗,这一年之后,则变成了南北较量;这一年之前,中国是四百年的治世太平,这一年之后,则是四百年的乱世纷纭;这一年之前,曹操一统在望,这一年之后,曹、刘、孙割据一方,三国鼎分的局面隐然成形。 为什么会这样?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什么? 本书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俯视三国时代中的这个转折之年,凝视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重新审视历史之流的波澜壮阔与百转千回。

目录

楔子:改变历史的两粒种子 //001

**章?? 邺城

曹魏可能是袁魏,北战原本是南征。

快手缓步 //007

地利人和 //012

鸠占鹊巢 //017

燕赵之士 //023

南辕北辙 //033

诗和远方 //039

第二章?? 江夏

一直旗开得胜,又为何总难搞定?

前尘往事 //047

国策家仇 //050

临门一脚 //056

第三章?? 襄阳

表面风轻云淡,内里为何风卷云涌?

荆襄大族 //065

观天下变 //071

隐遁远离 //076

髀里肉生 //082

隆中三分 //085

自比管乐 //089

如鱼得水 //095

第四章?? 许都

事业昌基于此,却又为何汗流浃背?

天下粮仓 //101

天子驾临 //106

天下归心 //112

天下智库 //123

天下英雄 //133

汗流浃背 //140

五德终始 //147

覆巢之下 //155

天下鼠辈 //165

仁爱识达 //167

第五章?? 关中

一直在帮忙,为何总被认为在添乱?

一关山河 //171

西顾无忧 //174

拒马河西 //180

牵马过河 //189

第六章?? 长坂

至暗的低谷,为何成了光辉的起点?

于心不忍 //197

以人为本 //203

天降鲁肃 //207

隆中悖论 //210

第七章?? 柴桑

你不齿的苟且,实是我负责的坚守。

同盟者说 //220

迎降者说 //228

抗曹者说 //232

两套剧本 //241

第八章?? 赤壁

你认为的偶遇,实是我刻意的等待。

置酒汉滨 //249

会猎于吴 //255

内外有别 //261

灰飞烟灭 //264

大江东去 //266

英雄之逆 //273

第九章?? 江陵

辛辛苦苦争来,为何又随随便便借走?

江陵夷陵 //279

江陵公安 //284

江陵江夏 //292

第十章?? 合肥

曾经默默无闻,却为何忽然举足轻重?

江淮重地 //299

谯县归零 //303

贼至乃发 //308

第十一章?? 建业

虎踞龙盘阻江流,建功立业起仲谋。

石头城 //315

濡须坞 //317

春水生 //321

第十二章?? 益州

一个小小的轻慢,如何铸成大大的错误?

相反相成 //327

放虎自卫 //332

单刀赴会 //340

刮目相看 //343

意中迷烦 //348

定军山下 //352

第十三章?? 邺都

一次远方的苟且,如何成就眼前的诗意?

江湖未静 //361

以自藩卫 //369

唯才是举 //372

心不能平 //378

铜雀台赋 //381

终始之变 //388

殆不可忍 //395

畏天知命 //400

后记:天下势与英雄气 //407

参考文献 //409


展开全部

节选

翻看中国历史,挖水池、练水军这件事,曹操不是**人,也不是*后一人。 比曹操更早的是汉武帝。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为了攻打南越国和昆明国,在长安城西的沣水、潏水之间,模拟西南地区的滇池开凿了一个“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二十顷”的人工湖“以习水战”,并取名昆明池。 与此类似,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公元 957 年至公元 982 年),当时的后周政权以及后来取代后周的北宋政权,也在都城开封的西面接力开凿出了一个叫“金明池”的人工湖,其目的同样是“内习水战”,以征伐长江边的南唐。 当然,说到这里还不能落下位于北京城西的昆明湖。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 年),因景仰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事迹,乾隆皇帝下令将颐和园内的西湖赐名为昆明湖,用以操练水军。一百多年后,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还专门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学堂,甚至还动用了数万两海军军费来建设它。 既然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了头,并且后世追慕者络绎不绝,看来曹操在城西挖池子这件事,十有八九也是在效仿汉武帝了。 然而,无论是“昆明”还是“金明”,不管是“池”还是“湖”,这些人工水面除了军事训练之外,剩下的后续功能就是休闲娱乐了。后来昆明池变成了汉武帝泛舟游玩的好去处,金明池变成了“中有台榭以阅水嬉”的皇家娱乐场所,而昆明湖及其所在的颐和园更是成了帝后的后花园。那么,修凿了玄武池的曹操是否也会在训练水军之余悠然地荡起双桨呢? 另外,汉武帝是帝王,长安是帝都,而此时的曹操还只是大汉朝廷的司空兼冀州牧,此时的邺城也只是冀州首府,此时去对标汉武帝,曹操又怀了何种心思呢? 如果说挖池子练水军已经有些怪异了,那么更让人疑惑的事情还在后面:远征乌桓(亦作乌丸)回来后,停不下来的曹操竟然打破近三十年来一年数征的惯例,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没有展开任何军事行动!这又是怎么回事,莫非“驴友”变“宅男”了? 快手缓步 回顾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曹操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就是:快!即以令对手措手不及的速度,实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战役效果。 以官渡之战为例。战前,曹操北面有强敌袁绍的重压,南面有荆州刘表和张绣的威胁,西面有关中马腾和韩遂的虎视,东面有徐州刘备的复叛,可谓四面受敌,顾此失彼。为此,曹操先是亲自进军黎阳,同时命令臧霸等人进入青州,让于禁屯驻于黄河上游,又分兵把守官渡,早早地为与袁绍的决战设下了黄河与官渡这一前一后两道防线。 随后,曹操迅速回到许都,眼睛紧盯着关中、荆州和徐州。在收降了张绣、孤立了刘表、稳住了关中之后,曹操看准袁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刘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的弱点,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挥师向东,令刘备望风而逃。整个战役,开始于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正月,结束于建安五年正月,前后一二十天的工夫,轻松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风险,时间的算盘打得相当精准。 建安五年二月,击溃徐州刘备的曹操,迅速奔向黄河岸边,通过白马之战斩杀了袁军大将颜良、延津之战斩杀了袁军大将文丑,进而将袁军带入了预设的决战地点官渡。随后,在双方僵持了两个多月之后,曹操不仅通过奇袭乌巢一把火烧了袁军的粮草辎重,而且迅速回防大本营,彻底击碎了袁绍翻盘的迷梦。所有这一切,都在于“快”。 官渡之战如此,北征乌桓同样如此。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针对雨水连绵、行军迟缓的情况,曹操接受郭嘉“兵贵神速”的建议,留下粮草辎重,率领轻兵星夜兼程,出卢龙塞奇袭乌桓老巢柳城,不但斩杀了乌桓首领蹋顿,而且收降了其二十余万人众。 不仅曹操,他手下的众将也是一个比一个快,就拿心腹大将夏侯渊来说,打仗时“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甚至能够以“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速度进行长途奔袭、连续作战。 在那个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时代,曹操享受着战争带来的“快感”,也用速度解决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战场主动权问题,通过“说曹操,曹操到”的速度,使敌人猝不及防,实现闪击;其二是人力成本问题,通过快速机动,人马就像货币一样流动起来,一分钱不能掰成两半花,但一个兵却可以当成两个兵用,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了*大限度的发挥。 因为快,奔波在外似乎成了一种常态。从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开始,除了彷徨等待、寻找方向的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春夏,“半年一征”几乎是曹操的铁律。 讨董卓、击黑山、打匈奴、破黄巾、败袁术、侵陶谦、伐张绣、攻刘表、擒吕布、征刘备、御袁绍、杀袁谭、灭高干、袭乌桓,长期以来,曹操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可是,当时光之轮走到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征伐的脚步却一下子停了下来。从正月到六月,曹操没有任何军事动作,见诸史书勉强算是军事行为的唯一记载就是那句“作玄武池以肄舟师”了。对此,史学家可以解释为曹操在为南征做准备。可是,如果真要做准备,真是在认真做准备,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挖池子呢?如果真要挖池凿渠的话,难道不应该到南方前线去挖凿吗? 实际上,曹操之前为了军事目的的确挖凿了不少沟渠。建安九年(公元204 年),曹操北渡黄河、征伐袁尚时,曾经“遏淇水入白沟”,目的是疏通向北的运粮水道。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曹操为了征讨乌桓,专门开凿了两条渠,一条“自呼沲入泒水”,取名“平虏渠”;另一条“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取名“泉州渠”。可是,玄武池却不一样,它并不具备运送军粮的功能和价值,用它来操练水军又显得华而不实。那么,曹操开凿玄武池到底意欲何为?

作者简介

锋云(青年历史学者) 生于孔孟之乡, 学于清华北大, 行于庙堂江湖, 醉于经史子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