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南海县志研究

包邮明清南海县志研究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1531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1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218153179 ; 978-7-218-15317-9

本书特色

《明清南海县志研究/佛山历史文化丛书》有深度地分析了南海地方志如何塑造地方历史文化形象。在揭示地方志编修者通过多种途径展现南海地方特色之后,作者进一步集中研究了南海地方志如何塑造地方历史文化形象,这是本书*为值得关注的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明清时期南海7部县志的体例结构、资料来源、编纂方式等,对明清南海县志编修过程中南海士人、地方豪强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总结了南海地方志编修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在方志文类制约下的南海地方志如何展现南海地方特点,并有深度地分析了南海地方志如何塑造地方历史文化形象。

目录

**章 明清南海县志编修及研究意义
**节 南海县隶属关系及明清地域范围变迁
第二节 明清修志潮流中的南海县志编修
一、广东历代地方综合志书编修概况
二、明清南海县乡土志等志书编修
三、明清南海县的7部县志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对地方志文本的研究
二、社会文化史视角下的方志文本研究
三、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相关研究
第二章 明清南海县志编修发展变化
**节 明末清初到清中期分工趋向专业化
一、署名人员逐渐增多
二、分工日益严密、职权趋于规范
第二节 从无修志组织到清中期志局出现
一、明代之前无组织机构的修志协作
二、明末清初松散的修志组织
三、道光乙未志开始出现成熟的修志组织——志局
第三节 修志经费从官员筹措到地方集纳
一、自愿捐助
二、与大型公共工程一起筹集
三、摊派
第四节 资料来源和取材方式从单一到多样
一、资料来源
二、资料主要处理方式
第五节 从明至清编修模式的变化
一、明代及清初的官员主导模式
二、清中期以后的士绅呈请模式
第三章 明清南海县志将地方故事转化为官方历史
**节 国家正统思想的表达
一、体例、内容基本遵循官修志书要求
二、编修思想向正:统靠拢——以明清南海县志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为例
第二节 地方历史的书写
一、增加特色内容展现地方历史
二、既有类目下的地方故事书写
第三节 明清南海县志的地方视角
一、志序中的地方呼声
二、避讳中的直笔与曲笔:明清易代史的记述
第四章 明清南海县志将地方文化融入中华文明大传统
**节 明清南海县志美化地方文化面貌
一、从“遐外”之地到“被服圣教”之区——明人修县学记对南海儒学教育的描绘
二、从劗发文身到衣冠簪缨——明清县志对南海士风的记述
第二节 南海县志对地方文化景观的塑造——以羊城八景为例
一、明清收录羊城八景(广州八景)的志书
二、明清各志对羊城八景记述的变化及通行羊城八景的确定
三、志书所载羊城八景变迁与明清南海士大夫的推动
第三节 塑造地方“忠义”的正统文化形象
一、明末清初县志忽略黄萧养之乱
二、道光.乙未志的详细记载
第五章 明清南海县志展现地方现实利益
**节 县志对地方经济利益诉求的表达——以“定弓虚税”为例
一、定弓虚税的缘起
二、明代县志记述下的南海士绅对定弓虚税的指斥
三、清代县志记述中免除定弓虚税的呼声及结果
四、南海官员对抽定弓虚税的态度
第二节 县志对家族利益的展现——以清中后期百浯堡黎村乡潘氏为例
一、潘氏家族经济上的崛起及科举方面的成绩
二、潘氏家族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参与
三、潘氏宗族内部建设
四、由家族记忆到公共历史——潘氏家族与南海县志编修
第六章 明清南海县志的特点及价值
**节 明清南海县志编修的样本意义
一、明清南海县志编修经历的困境
二、明清南海县志的成书特点
第二节 明清南海县志的文献价值
附录一 修志凡例(明永乐十年颁降)
附录二 纂修志书凡例(明永乐十六年颁降)
附录三 明清志书所记历代羊城八景景名一览表
征引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