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903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0390385 ; 978-7-5203-9038-5
本书特色
《论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历史上研究《论语》的人甚多,20世纪以来,学界开始重视对《论语》注本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蔚为大观,但总的来说,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广泛研究。魏晋南北朝《论语》思想属于整个《论语》思想史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同样有待深入。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儒释道大融合时期,这个时期的《论语》注也是儒释道大融合的产物,涉及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玄学众多思想。魏晋南北朝《论语》学和玄学的关系是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论语》注疏文本完整存世的只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和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学界的研究热点也集中在此。但从魏晋玄学发展过程来看,《论语集解》处于玄学刚刚开始的阶段,《论语义疏》则处于玄学接近尾声的阶段,真正具有更多玄学思想的恰恰是居于这两者中间的《论语》注残篇。本书选取了魏晋玄学影响下的十二家《论语》注残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玄学内容,揭示其发展规律,充分挖掘这些残篇在魏晋玄学乃至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目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上篇 十二家《论语》注残篇玄学思想研究
**章 王弼玄学对缪播、缪协《论语》注的影响
**节 王弼《论语》学
一《论语释疑》分析
二 王弼其他著作的《论语》引用情况
第二节 缪播《论语》注
一 《论语》注中的本末之说
二 《论语》注中关于“性分”“理”“极”的思想
三 《论语》注中关于情真、万物平等的思想
四 《论语》注中《周易》相关内容分析
第三节 缪协《论语》注
一 《论语》注中的崇本息末、有无之论
二 《论语》注中关于“圣人体无哀乐”“遗知任事”的思想
三 《论语》注中的名实之论、“讳”和“所以讳”
四 引用《庄子》、《周易》、中正内容分析
五《论语》新解
第二章 郭象玄学对李充、孙绰、江熙等《论语》注的影响
**节 郭象《论语体略》
一 《论语》注中以“性”“情”注“德”“政”“礼”的思想
二 如何治天下——“因循”
三 《论语》注中与众玄同的思想
第二节 李充《论语》注
一 引用《论语》《孟子》《孝经》《诗经》内容分析
二 引用《老子》《庄子》《周易》内容分析
三 “独化”等玄学内容分析
四 从引文看其儒道兼通
第三节 孙绰《论语》注
一 《论语》注中的《周易》相关内容分析
二 《论语》注中的“理”“玄”
三 《论语》注中的“本”“末”“有”“无”
四 《论语》注中的“性分”“无心”
第四节 江熙《论语》注
一 从引文看其礼玄双修
二 玄学相关内容分析
第五节 殷仲堪《论语》注
一《论语》注中的“性分”“自然”
二 《论语》注中的“迹”和“所以迹”
三 《论语》注中的“中虚”
四 《论语》注中的“诚”
第六节 张凭《论语》注
一《论语》注中的性分说
二《论语》注中的“诚”
三 《论语》注中的《论语》相关内容分析
四 《论语》注中的《庄子》相关内容分析
五 《论语》注中的《周易》相关内容分析
第七节 沈居士《论语》注
一 《论语》新解
二 《论语》注中的性分说
三 《论语》注中对于山林和庙堂关系的看法
四 《论语》注中的本末、名实之论
第八节 顾欢《论语》注
一 《论语》注中关于“有”“无”“空”的思想
二 《论语》注中的无为“自得”思想
三 《论语》注中的《周易》相关内容以及“性”“诚”
四 对儒家思想的维护
第九节 太史叔明《论语》注
下篇 十二家《论语》注残篇具体问题研究
第三章 由缪播《论语》注性分说看《庄子注》之向秀和郭象
第四章 论郭象儒家立场
**节 郭象《庄子注》中的《论语》相关内容分析
一 论“仁”
二 论“礼”
三 论“中庸”
四 引用《论语》和孔子之言
五 因伪而求真——对儒家批判中求发展
第二节 从郭象对《庄子》的态度论其儒家立场
一 从魏晋玄学发展史看《庄子》兴起的过程
二 郭象《庄子注》兴盛的社会背景——隐逸兴盛
三 论郭象反庄
四 儒道划分之我见
第五章 《论语》“子在齐闻《韶》”赞美说和伤心说
**节 汉代“子在齐闻《韶》”注研究
一 东汉郑玄注研究
二 《史记》《汉书》相关记载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子在齐闻《韶》”伤心说盛行
一 王肃、周生烈、郭象、范宁、江熙、皇侃“子在齐闻《韶》”注
二 《论语》注释史之外——孙绰“时珍岂不甘,忘味在闻韶”为代表
第三节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子在齐闻《韶》”注
第四节 宋代“子在齐闻《韶》”注内容分析
一 邢昺《论语注疏》“子在齐闻《韶》”注
二 孔子何以可能固滞的三月不知肉味?——程颐、朱熹
三 朱熹“学之”说的反对者:陈祥道
四 持伤心说者:郑汝谐、蔡节
五 总结者:金履祥
第五节 元代“子在齐闻《韶》”注释特点
一 批评程颐和朱熹
二 论齐何以有《韶》
三 夫子之心与舜之心分明为一
四 其他
第六节 明代“子在齐闻《韶》”注释特点
一 伤心说
二 孔子之心与舜之心为一
三 其他
第七节 清代“子在齐闻《韶》”伤心说盛行的又一个小高潮
一 对汉代相关文献的关注
二 对魏晋南北朝“子在齐闻《韶》”注释的重视
三 再论宋代热点问题:孔子何以可能“三月”不知肉味
四 刘宝楠《论语正义》“子在齐闻《韶》”注
结语
附录 魏晋南北朝十二家《揄语》注残篇辑绿
参考书目
后记
节选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三家,佛教暂且不论,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儒道的区分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金科玉律,但是实际上,儒道的区分是人为划分的结果,历史是人为的历史。 儒家自成一派自始已有。孔子周游列国并试图推行自己的一套政治理想,但*终未找到施展之地。于是,孔子像西方的柏拉图一样,回归故乡,办起了学堂,招收学徒。所以,孔子是*早的大教育家,他的学徒众多,在当时即被称为儒家,儒家自成一派早已有之。当时,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另有墨家自成一派,而老子根本就未自称道家,很久之后的庄子亦复如是。 将《老子》和《庄子》划分为道家始自司马谈《论六家旨要》,刘歆继承了这种说法,后人一直沿用。司马谈是尝试对百家进行分类的**人,在《论六家旨要》中,司马谈把百家学术分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后人将道德家简称道家。刘歆继司马谈之后,在其著作《七略》中将司马谈六家的划分扩展至十家,另外增添的四家为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并且追溯了各家的起源。关于道家,在《七略》基础上完善而成的《汉书·艺文志》记载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①《汉书·艺文志》对道家的论述偏重于《老子》,而忽略《庄子》。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儒家人世,重心和立场在庙堂之上,道家出世,重心和立场在山林之中。但其实《老子》是人世的,整部《老子》不过是弱者如何战胜强者的智慧之书,*终目标还是庙堂之上如何取胜。这和《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完全不同,《庄子》的重心和立场在山林之中(虽然庄子并没有主张离人群)。所以,以人世和出世作为儒道划分的标准,并且将《老子》和《庄子》视为一个阵营似有欠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儒家维护仁义礼智信等,并以维护名教为己任,《老子》主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①。老子反对儒家仁义忠孝等思想,《庄子》更毋庸置疑。但是,表面上《老子》和《庄子》都是反对态度,但是《老子》和《庄子》*终目的却不一样。《老子》和孔子有着共同的目的——六亲和、国家治,只是孔子认为孝和忠有利于达成此目标,《老子》却认为孝之出源于六亲不和、忠臣现源于国家昏乱,故无忠无孝才是理想状态。因此,以是否维护儒家一些基本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来区分儒道,并将《老子》和《庄子》划分在一个阵营也有欠妥。 由于儒道之分说法的巨大影响,郭象《庄子注》的儒道属性,就成为进行郭象《庄子注》研究时绕也绕不过去的问题。学术界基本的看法是郭象《庄子注》调和儒道。进一步,由于郭象注《庄子》,便把郭象看作庄学史上的重要人物,把郭象和庄子视为形影不离捆绑在一起的战友,郭象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却得不到重视。 尽管儒道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中国历史上以儒道贴标签从未停止过,由此产生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一方面,我们应明白,儒道的划分是司马谈的一个重大贡献,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儒道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把其看作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更不能把中国哲学史简单的仅仅划归为除了佛教之外的儒道两条线,把所有的哲学家都往这两条线上非此即彼的安置。本书在此主要并不是要给郭象非儒即道的定性,而是为了引起大家对郭象理论中儒家成分的重视以及郭象理论对《论语》学史重要意义的重视。 ……
作者简介
王云飞,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硕士、博士毕业,河北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思想和艺术。已出版专著《书圣之玄:王羲之玄学思想和背景》,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
彩图注音读物--铁杵成针
¥8.3¥15.0 -
(简装)少儿无障碍全彩阅读:吹牛大王历险记(四色注音)
¥19.1¥58.0 -
高等学校科技文献检索丛书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本科)/邓要武等
¥17.1¥46.0 -
图文精解芽球菊苣种植技术
¥5.5¥7.0 -
中篇小说精选(上下册)
¥13.4¥47.8 -
自主阅读写字本-4阶-(2)-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
¥7.1¥10.0 -
我国新型地勘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研究
¥21.9¥38.0 -
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萨克斯管考级教程:业余1-9级
¥39.0¥60.0 -
人力资源测评
¥11.8¥22.7 -
金鹏王朝-陆小凤传奇-古龙文集014-1
¥12.2¥32.0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好的孤独
¥12.5¥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0.7¥33.5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道教史
¥9.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