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精装)

包邮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精装)

1星价 ¥74.7 (8.3折)
2星价¥74.7 定价¥9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73510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72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107351044 ; 978-7-107-35104-4

内容简介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基于作者多年来在基础教育行政管理相关岗位上的亲身体验和观察研究,对中国特色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内容包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义务教育研究、高中教育研究、立德树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品质提升与文化建设、推进教育治理、教育交流互鉴、奋进新时代等主题。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全面论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飞速发展背后的基本逻辑,重点阐发了基础教育创新设计的布局与考量,系统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政策变迁和改革发展的层次和脉络,为今后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作者从亲历者和决策者的视角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近年来高质量的发展进行了全景扫描和记录,既呈现了鲜活生动的教育演进史料,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描绘了一幅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将翔实的一手数据与作者深邃的洞察探究紧密结合,深入拓展了基础教育研究的门类和边界,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经验和思路,适合广大基础教育管理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科学研究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绪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方略

**编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
认真厘清基础教育的时代使命
努力完成基础教育的四项战略任务
力争实现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若干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观察与研究
努力开创我国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新局面

第二编 义务教育研究
以改革精神统领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以法治精神统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以新理念指导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中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进展
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个案调研及启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及其破解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审视
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再审视
关于义务教育年限问题的观察与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切实办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
如何开展“全面改薄”工作
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分析与政策走势

第三编 高中教育研究
高中教育的重塑与提升
高中教育要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变化

第四编 立德树人研究
面向新时代的学校德育
精心培育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再调查与再思考
抓住时代机遇做好班主任工作
校外教育与校外场地建设
试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蕴与方略
……

第五编 心理健康教育
第六编 学校品质提升
第七编 推进教育治理
第八编 教育交流互鉴
第九编 奋进新时代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  (二)教育部所做主要工作  1.加强部署,倡导建立政府主导、有关部门沟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2013年1月,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团中央和关工委等部门印发了《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教育部门、妇联组织、综治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关工委组织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广典型经验,整改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水平。  2013年教育部召开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义务教育试点推进会,与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共同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总结推进会。2014年,教育部召开了留守儿童专题座谈会,在中西部八省份集中开展了留守儿童问题专项调研。通过这些工作,积极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2.保障留守儿童就近入学和寄宿需要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各地研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方便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学生就近入学。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更好的义务教育,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变,有寄宿需要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在寄宿制学校完成学业,享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013年年底,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启动了“全面改薄”工作,计划利用3-5年时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学、生活、管理条件,夯实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全面改薄”资金达492.4亿元。  (三)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些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亲情缺失、行为习惯易出现偏差、教育管理存在盲区、安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等问题。教育部于2015年1月组织对安徽、四川等8个省的1068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学生在体重、学习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留守儿童生病频率要高,留守儿童会遇到更多的交通、触电、烫伤等安全问题,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孤独感要更强、更加不自信等。调研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是关爱体系尚不健全。目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主要由教育、妇联、共青团组织开展,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明确,急需建立长效工作推进机制和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是缺乏过硬制度保障。从全国来看,很多地方没有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没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寄宿制学校和社区缺乏专职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无法保障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长效运转。  三是各地工作很不平衡。由于各地留守儿童数量有别、财力不同及认识上的差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我们看到,一些试点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但是由于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留守儿童工作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例如,江西省于都县,一方面筹措专门工作经费,保障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当地大力发展产业,吸引本地劳动力就业,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使留守儿童工作面临新的局面。据了解,近几年来,于都县减少了3。4万名农村留守儿童。  ……

作者简介

王定华,河南上蔡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曾在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和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学习。先后担任河南大学教育系教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副处长、高中教育处副处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办公室主任、综合处处长、副巡视员、副司长。2012年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全国少工委常务副主任,2016年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国家督学。2018年任现职。长期参加国家教育政策制订,不懈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倡学校品质提升,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美教育比较、一流大学建设。系列专著有《中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中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基础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高等教育:观察与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观察与研究》等,主编《新时代高品质学校建设方略》《英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校长之观察与研究》等近20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