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女性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左传》女性研究

1星价 ¥16.3 (4.3折)
2星价¥16.0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5条)
271***(三星用户)

左传女性研究

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2024-03-14 20:28:35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以《左传》女性纪年检讨和个案论要为基础,探求《左传》女性的人性诉求与性别角色之间礼法冲撞的必然因由。

2023-06-15 16:58: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2928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10-08-01
  • 条形码:9787811292893 ; 978-7-81129-289-3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左传》笔墨与春秋女性的人生经纬为入口,探查了《三礼》中等的性别印记、《周易》“天尊地卑”体系下的“乾”与“坤”和孔子学说女性态度对《左传》叙事产生的以“礼”为标准的道德判断,并以《左传》女性纪年检讨和个案论要为基础,探求《左传》女性的人性诉求与性别角色之间礼法冲撞的必然因由。

目录

引 言

章《左传》笔墨与春秋女性的人生经纬……1

节《左传》女性:作为一种现实存在

第二节《左传》女性:身在特殊的历史时段

第三节《左传》女性:别样的文本启迪

第二章文化典籍与春秋礼制屏蔽下的女性观照……26

节《三礼》:等的性别印记

第二节《周易》:“天尊地卑”体系下的“乾”与“坤”……30

第三节孔子学说:对《左传》叙事产生影响的女性态度…33

第四节《左传》行文:以“礼”为标准的道德判断……35

第五节先秦诸典:“孝”概念下母亲的“无性别”状态……41

第三章《左传》女性个案论要

节武姜:春秋战的

第二节庄姜:“六礼”婚俗的见证

第三节文姜:《左传》用墨多的女子

第四节息妫:从“息夫人”到“楚夫人”

第五节骊姬:一个做错了事的母亲

第六节怀赢:尊严的个性女子

第七节许穆夫人:永远的女儿,永远的《载驰》

第八节夏姬:“”之名的背后

第九节定姜:享有玉德的母仪者

第十节南子:直面孔子的佳人

第四章人性诉求与性别角色的礼法冲撞

节婚姻:从政治交易到“非礼”抗争

第二节爱情:从礼法防范到情不自禁

第三节性:从“敦伦”到寡居女子的性宣泄

第四节政治:从阴谋与母权到女性政治家

结语

附录

(一)《左传》女性纪年检讨(隐公—文公)

(二)《左传》女性纪年检讨(宣公—哀公)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左传》笔墨与春秋女性的人生经纬

春秋是中国历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是一个大国争霸的时代,是政治制度大变革的时期,是各阶级阶层剧烈斗争和重新组合的时期,是思想文化急剧变化的时期,是风俗礼仪大变迁的时期。①春秋时期战事频仍,新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发生激烈冲突,社会也呈现出转型时期必然的混乱局面。在传统分封制度渐次衰颓的社会背景之下,有人把它看成和古希腊一样的自由开放的思想,也有人说它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政治乱世。在各种新旧思潮风起云涌交替上场之时,传统的礼乐观念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却不再为所有人遵循,故而《左传》只好无奈地用“礼”与“非礼”的字样来判定人们的立身处世。思想的动荡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从来都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特定的前提和背景也成就了社会过渡时期的春秋女性。

节《左传》女性: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人类社会始终由两性共同构成,只是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社会才逐渐从母系氏族社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并使以父权和夫权为代表的男权一直延续了几千年。无论是北方地区的游牧生活还是中原地带的农耕方式,都在人类整步的大前提下使采集社会中的女性强者一变而为的“弱势群体”,但“男耕(牧)女织”的生活模式仍无法排斥女性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女人手中的柴米油盐填饱了男人的肚子,女人手上的千针万线支撑了男人的面子,而家庭的概念是更易于与女性如影随形,不然民间就不是说“没有女人的家就不像个家”。即使如男权理论所讲的那样,性的经济来源和政治依靠,女性和家庭也永远是男性的肉体港湾和精神归宿。

“性角色对两性各自的行为、举止和态度作了繁复的规定。性角色将料理家务、照管婴儿之事划归女性,其他人类的成就、兴趣和抱负则为男性之责。女性的有限作用往往使她停留在生物经历这个层面上。因此,几乎一切可以明确称为人类而不是动物行为(动物也同样会生育,照顾幼仔)的活动都属于男性。”①这一判断在今天虽然未见十分,但在《左传》所述的春秋时代却是一种普遍的事实。

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和人类生命的个体而言,意义的事情决不只是三件五件,但《左传》成公十五年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这一观点被后人的普遍认可也足证了此二者在人们原始观念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祀”者,祭祀也,问。灵、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戎”者,军事也,以铁马征逐沙场成就一番干云豪气。即使只有无声无息的庄严肃穆而没有惊天动地的山呼海啸,这两桩大事也都能风起云涌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阳刚之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