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成语星球:围观古人读书

成语星球:围观古人读书

1星价 ¥27.2 (4.0折)
2星价¥27.2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247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00-03-01
  • 条形码:9787220124754 ; 978-7-220-12475-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5至10岁学生及家长成语类的图书很多,但将与读书有关的成语按学习的逻辑汇于一册,在追根溯源和精彩的故事背后,将读书智慧进行总结,并由名师来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成语书还是凤毛麟角。“双减”之下,教培机构清零,是时候让孩子们从小练就过强的读书本领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正是编辑《成语星球:围观古人读书》的初心。

内容简介

  嗨,欢迎来到成语星球!这里会集了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明清年间的上百名先贤达人,以及与学习相关的67条经典成语。无论是选书的眼光、方法,学习的目的、动力、态度、过程、手段、效果等,还是师生关系,教育规律,考试之道,书中都以成语的外衣、故事的内核、风趣的语言和幽默的漫画,将古人的学习智慧倾囊相授,让孩子的学习困惑一扫而光。

目录

001篇

中华典籍数千年

003 汗牛充栋

005 坐拥百城

009 三坟五典

013 六韬三略

018 半部论语

021 断烂朝报

025第二篇

平生读书为谁事

027 小题大做

032 玉不琢不成器

036 断织劝学

041 青出于蓝

045第三篇

投认师生法不轻

047 教学相长

050 能者为师

053 不耻下问

058 耳提面命

061 抗颜为师

064 车在马前

069第四篇

乐在其中浑不觉

071 囊萤映雪

075 焚膏继晷

079 牛角挂书

083 韦编三绝

089第五篇

恶习起时能自讼

091 困而不学

095 群起效尤

099 汉人煮箦

103 一曝十寒

107 恃才傲物

113第六篇

好遵孟母三迁教

115 孟母三迁

119 一傅众咻

123 染丝之变

130 蓬赖麻直

137第七篇

处己谦虚终受益

137 登高自卑

142 多文为富

147 博物洽闻

153 滥竽充数

047第八篇

师道之尊有如此

159 师道尊严

164 白首北面

169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74 程门立雪

179第九篇

世人读书要知道

18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87 穷原竟委

191 举一反三

195 师心而不蹈迹

201第十篇

读书精得圣人言

204 开卷有益

208 学富五车

215 画虎类狗

219 食古不化

223第十一篇

待到金榜题名时

225 金榜题名

232 蟾宫折桂

237 独占鳌头

242 白蜡明经

247第十二篇

施教夙闻因材异

251 因材施教

267第十三篇

诗书养志勤三省

271 三省吾身

277 日省月试

285第十四篇

梅花香自苦寒来

287 磨穿铁砚

291 一丝不苟

296 含英咀华

300 欲速不达

309第十五篇

心有灵犀一点通

308 触类旁通

313 融会贯通

319 一通百通

324 下学上达

327第十六篇

天才英发贵勤思

330 一目十行

336 半面之交

340 过目不忘

346 博闻强识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九篇 世人读书要知道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他请教为人处 世的方法,大师给他讲了三个故事。 个故事: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 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地上各自挖井找水,很快两 人都挖了两米深,但丝毫没有水的迹象。拙者继续 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做新的尝试。终 于拙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找到了汩汩的源泉,而巧者 虽然不断地更换地方,终究还是一无所获。第二个 故事:还是这两个人,巧者在经过数次的尝试后, 终于在一个地方发现有水的迹象,于是深挖,终 找到水源。而拙者始终在原地,一如既往,埋头苦 干,越挖越深,结果虽然付出了很多却始终没有找 到水源。第三个故事:两个人虽然都竭尽全力,但 无论拙者挖多深,也无论巧者换多少地方,两个人 都没能找到水源。 前两个故事是要告诉年轻人,方法是有的,但 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持之以恒是方法,有时候 灵动多变是方法。第三个故事说的是在没有水的地 方找水,前提有问题,有时候事物的前提就是方 法。这一篇要说说关于学习方法的成语,学习方法 很多,但每一个都不是僵化的。 什么叫学习?《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学习是 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 里面“阅读、听讲、研究、实践”都是学习的方 法,而阅读就是基本的方法,怎么阅读呢? 一 熟读是王道 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这个成语指的是反复 地读书,里面的意思就逐渐明白了。这是三国时董遇说的话, 出自《三国志·魏书》裴(péi)松之注引《魏略》: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 “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这个原文的出处比较复杂,转了一个弯,因为西晋史学家陈 寿所写的《三国志》有的人和事没写进去,裴松之做了注引,注 引用的很重要的文献是鱼豢(huàn)的《魏略》。《魏略》是一 本讲魏国历史的有名无实的书,它已经成为佚文,我们知道它是 从《后汉书》《三国志》等对它的引用中了解的,“读书百遍,其 义自见”的故事就是在注引里面保留的,说的是董遇的故事。 董遇是个不善言谈却很爱学习的人,年轻时他和哥哥时常 需要采来野生稻谷背到集市上去卖。董遇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 候也总是带着经书,抓空习读,哥哥笑他迂,但他并没有改 变。到了建安初年,董遇被考察推举为孝廉,相当于举人,任 黄门侍郎,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早晚为君王曹操讲授文史经 书,名为侍讲。他功底深厚讲得好,曹操很喜欢也很信任他。 曹丕称帝后,董遇从朝廷被派到地方当郡守,曹叡(ruì)称帝 后,又进入朝廷,先后当侍中、大司农,大司农也就是掌管钱 谷之事的财政部长。董遇一边在朝廷做官,一边勤奋学习,历 注经书,很有名气,与贾洪、邯郸淳、薛夏、隗(wěi)禧、 苏林、乐祥等七人被称为“儒宗”。 魏国当时的教育政策比较 开放,教育不再仅是皇室专属,中下层官吏以及家族子弟也能 更多地受到教育。但官办学校数量少,不能满足人们的入学需 求,此情况下,私学空前繁盛。魏国私学的创办者大致有两 类:一是一些士子为逃避战乱,或隐居山林,或迁往外地,他 们在居住地开门授学,促进了私学的繁盛;二是一些官吏在仕 途之余收徒讲学。这个被称为“儒宗”的董遇,属于在仕途之 余拓徒讲学派,但他对待学生却不像孔子那样诲人不倦。 谁要拜他为师,他不愿意直接就开课教学生,会让学生先 去读书百遍再说,也就是反复地读经书,因为反复读过了经 书,经书里面的意思会自然而然地明白。想跟他学习的人说: “您说的是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啊。”董遇说:“应当用 三余时间啊。”有学生问“三余”时间是什么,董遇说:“三 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 闲时间;晚上,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 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时间里面的一种空闲时间。” 这个故事说的是董遇教学生的方法,差不多等于先给下马 威,提高了门槛,他这么要求学生,能做到的很少,所以跟他的 学生也很少。其实他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要求学生的,他自己 就是一个把“三余”时间都挤出来读书,然后读通了经书的人。 这个故事凝结为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三点是 值得我们思考的。 ,原始的方法是非常可靠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 条件关系,一本不懂的书,读多了就会慢慢地弄懂,甚至弄透。 大家都认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学习原始、见功夫的方法。 我们现在的阅读有精读、泛读之分,读书百遍就是一种精读 价值的方式。读书百遍当然不会是具体的数字,强调的是反复地 读。反复读一本书需要时间成本,这就带来第二个问题。 第二,读书百遍的时间从哪儿来?董遇提出“三余时间 说”,三余时间不在于那个“三”,而在于提醒我们时间是挤出 来的,要挤时间读书。俗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 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聊斋》里的禇(chǔ)生,之所以学 业优于他人,同窗也把他当老师,就是因为“能惜寸阴,加以 夜半,则我二日可当人三日”。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 余时间。不但读书需要有挤时间的精神,其他事情也都需要挤 时间的精神。现代很多人有拖延症,所谓拖延,就是让时间与 事情脱节了,这可能会误大事。 第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了还要老师做什么?有的人认 为,老师就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求学拜师,就是要老 师给学生以指点、提示,教学生以方法、道理,解答学生的疑 难问题。读书百遍那叫自学成才,可以不需要老师了。生活中 很多的道理都是充分条件里面的表现之一,学习除了自学当然 还要善假于物,也就是要有老师和朋友等的帮助,但是,如果 只看到老师的作用,只依赖老师,就会变成老师说什么就是什 么,老师没说什么就什么也不知道的片面学习。即使有老师, 也不能抛弃读书百遍的方法和精神。 “其义自见”这个义可以见到什么程度呢?下面的成语可 以回答这个问题。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例句:老师时常对我们说“~”,以勉励 我们好好学习。 二 求本是关键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治学要弄清源流,里面有很多文化信 息。原文出自《礼记·学记》: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 之谓务本。 这里说的是什么叫“务本”。本就是根本,是重要的东 西。学习需要致力于掌握根本,掌握根本的方式是弄清源流。 这几句话里面包含的文化信息有三个层面:一是先帝文化。 原文的句,“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三朝的位帝王 穷原竟委 大禹、商汤王、周武王,由于周朝的建立与周文王增强国力密 不可分,三王也指大禹、商汤王、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合称。中 国的历史不止有夏商周,夏商周的帝王也不止三个四个,“三 王”已经与“三皇五帝”合起来成为一种奠定文明起源良好基 础的标志人物。二是祭祀文化。夏商周都有祭祀水流的仪式,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人们相信,想要天地和谐共生,应该要 感谢并祈祷上苍和大地山川,用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就能起到 作用。作为华夏文明早的领头人,他们在祭祀江河的时候都 是先祭河神,后祭海神。三是黄河文化。古代的“河”不同于 现在,古代特指黄河,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被称为 母亲河。这条形似巨龙的中国第二长河被赋予很多文化和精神 上的象征含义,这条河传说是龙的化身,我们是龙的传人; 庄子笔下秋水时的河伯,是快乐、骄傲又能接受教训的黄河之 神;“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既是诗人对它的赞 美,也蕴含着黄河咆哮不羁的性格特征,自古以来我们就在学 习如何跟它相处,大禹治水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我们在 治理黄河之外,还要祭拜它,将人类希望它能和谐共处的心愿 凝结在仪式里。河水会泛滥,海水也会泛滥,先帝先祭河神而 后祭海神,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是水的 下游,也就是委。这叫作抓住了根本。 这几句话,不但产生了一个成语,也产生了两个词,一个 是“原委”,表示事情的始末经过;一个是“先河”,表示倡导 穷原竟委 本指查探河川的源流,后指深入探求 事物的前因后果。 例句:研究问题,总要~,才能把握 它的本质。 在先的事物。 如果从出处原文中来理解穷原竟委,有三点是值得了 解的。 ,这几句话在《礼记·学记》篇里是后几句话, 文章的后一段一般是点题的焦点段落,《学记》说的是教育 与学习的事情,前面所有的陈述论证归结到后,就是核心 要义。 第二,这个核心要义是:教也好,学也好,都要穷原竟 委,这样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 第三,抓住了关键,是活用其他环节的基础。比如,若要 学习道德修行就该关注所有的道德原委,道德修行的人会 不限于一种官职,不限于一定的用处;若要学习讲诚信,就要 关注诚信的所有内核,做一个讲诚信的人,讲诚信的人不 必靠条文来约束。 穷原竟委是要看到事物的因果规律,因果规律在学习中不 止要用到一件事情上,还要旁及其他。

作者简介

彭兰玉,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库专家, 湖南大学语言学教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外语合中心“汉教英雄会”优秀指导教师,湖南经视“你是湖南人不咯”特邀专家,各类大型演讲赛、辩论赛、朗诵赛重量级评委。学生心中的不老女神,畅游于中华语言文字的浩瀚宇宙,具备国际视野,著述颇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