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984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20398404 ; 978-7-5203-9840-4
本书特色
本书从蒸馏原理及其本质出发,对商代妇好汽柱甑和汉代“鏖甗”和“雍甗”属性进行辨析;对张家堡墓和海昏侯墓出土的套合器进行仿制和模拟实验,并结合发酵、酿造技术等,对两件蒸馏器的蒸馏属性、蒸馏效率和蒸馏对象初步探讨;对几件不同时代出土的蒸馏器进行比对分析,将汉代出现的蒸馏器与西方早期蒸馏器进行比较,了解中国古代蒸馏技术的发展和特点;对部分考古出土的筒形器进行辨析和区分,从而给器物的考古定名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蒸馏器和蒸馏技术起源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热点问题。从海昏侯套装器发现后,对其属性的热议一直未退。文物珍贵稀有性使得不能对其进行直接验证。而考古发掘报告对器物结构的描述,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为更好区别蒸馏和蒸煮的差异,我们对业界存有争议的妇好汽柱甑、青铜甗的属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张家堡东汉墓和海昏侯西汉墓出土的套合器为代表,进行仿制和模拟试验,从而对其属性和功用进行确认和推测。对汉代蒸馏器进行分类,对不同时代蒸馏器进行比对,总结出中国古代早期蒸馏器结构特点和类型,并从青铜甗的结构借鉴、发酵酿造经验累积、抽砂炼汞实践、社会阶层需求等角度,探讨汉代蒸馏器和蒸馏技术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汉代不同类型筒形器的定名问题、筒形器对蒸馏器的启示以及汉代的造物观念,丰富我们对汉代物质生活资料的认识和了解。
目录
**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和实物中的古代蒸馏器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五节 主要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商代汽柱甑和青铜甗的属性再探
**节 妇好汽柱甑属性的再认识
第二节 分体铜甑的演变
第三节 汉代“鏖甗”和“雍甗”功用辨析
第三章 汉代两件出土套合器的模拟实验
**节 背景材料与实验设计
第二节 张家堡出土套合器的模拟实验
第三节 海昏侯墓出土套合器的模拟实验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汉代蒸馏器结构、原理、用途探析
**节 张家堡蒸馏器的结构与原理
第二节 海昏侯蒸馏器的结构与原理
第三节 结合酿造、炮制技术等再探蒸馏器用途
第五章 中国古代蒸馏器与蒸馏技术的发轫
**节 不同时代蒸馏器考古实物的比较
第二节 上分体带流的套合器即*初的蒸馏器
第三节 汉代蒸馏器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独立起源的中国古代蒸馏器与蒸馏技术
第六章 器物的功用辨析与汉代造物观
**节 流甗和甗形盉的辨析
第二节 从结构与属性看流甗演变
第三节 部分筒形器的辨析与再认识
第四节 蒸馏器对筒形器的借鉴
第五节 蒸馏器的取象与汉代造物观
第七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姚智辉,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8月至2006年任职郑州大学化学系,2006年12月至今任职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科技考古。出版个人专著《晚期巴蜀青铜器技术研究及兵器斑纹工艺探讨》参与《宝丰廖旗营墓地》《忠县邓家沱遗址与渔洞墓群》《南阳镇平程庄墓地》等多部著作撰写与编辑。在《文物》《Heritage Science》《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华夏考古》《中原文物》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完成国家文物局课题一项,纵向项目二项,横向项目五项。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5.7¥4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2.5¥3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7.9¥49.8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9.0¥25.0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8.4¥49.8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7¥39.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21.1¥59.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10.3¥25.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万历十五年
¥1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