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82241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308224185 ; 978-7-308-22418-5
本书特色
碳中和是shi无前例的一场自我革命 立足于全球低碳化转型背景 了解“双碳”目标的实现方式 把握“双碳”带来的新机遇
内容简介
碳中和是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标,事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既是一场系统性的革命,也是一次长达几十年的机会。本书立足于优选低碳化转型背景,在介绍了优选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情况和减排路径的基础上,不仅就中国的情况提出了中国特色减排之路的策略建议,还从行业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了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排放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各领域的绿色转型升级之路,旨在帮助政府机关人员、企业管理者、行业从业者、投资者以及泛财经大众读者等群体了解中国未来40年的新约束与新机遇。
目录
**章 缘起篇:
双碳革命
能源革命 002
黑金诅咒 007
小变化,大影响 011
气候账单 014
碳排放的夹缝 017
人类命运共同体 022
第二章 全球篇:
气候治理
全球碳排放格局 030
国际气候谈判进程 037
全球气候治理基本格局 047
第三章 国际篇:
气候竞赛
欧盟:不做“大哥”好多年 057
美国:向左还是向右,这是个问题 067
印度:赶鸭子上架 077
俄罗斯:门外汉的小心思 085
日本:野心勃勃 093
德国:深谋远虑还是匹夫之勇? 099
英国:没落贵族的责任与骄傲 107
第四章 中国篇: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
大国雄心 116
时间维度 128
区域维度 135
碳中和“棋局” 143
第五章 产业篇: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关键先生:能源 168
低碳时代钥匙:零碳电力 172
优化的基石:重工业 176
碳搬运工:交通 185
绿色建筑:神经系统 189
农业:春风又绿江南岸 195
信息数字行业:白云深处 203
第六章 未来篇:
碳中和时代
碳中和着陆 212
碳中和新格局 219
第七章 建议篇:
碳中和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的机遇 228
地区的对策 241
企业的挑战 244
个人的选择 251
后记 255
节选
《能源革命》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一场生生不息的伟大征程。在这一征程中,能源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明之初,人类偶然发现了火,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重大突破。距今约 180 万~ 20 万年的南非直立人、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50 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迹。人类对火的使用,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力量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次伟大实践。火的使用,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形成了进食熟食的生活方式,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火还能御寒、照明,可以有效地突破气候和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同时,火也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原始人以用火驱赶、围歼野兽的方式进行狩猎,焚草为肥,刀耕火种。火作为**种被人类掌控的能源操控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迅速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终把人类与动物区分开。 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是广种薄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发明人工取火以后,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并催生了金属工具的发明运用,人类开始告别石器时代。春秋战国之交,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农具与牛耕技术开始被广泛使用。商鞅变法时期,针对秦国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商鞅果断引入了畜力,广泛推广牛耕技术。畜力远比人力强劲,随着农业新动力的加入,耒耜作业被铁犁牛耕所取代,刀耕火种的农业经济开始发生质变。凭借着新式农业动力和运输动力上的优势,秦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举获得了碾压东方六国的经济优势,奠定了统一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告别奴隶社会,走进了封建社会,中国历史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草木能源是人类文明发源的**个伟大的动力,人类诞生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都靠草木能源赖以生存,并以此达到了农耕文明的巅峰。而从柴薪到煤炭的转型,则花了数千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是*早使用煤炭的国家。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约公元前 5 世纪)的《山海经·五藏山经》,已有关于煤的记载,书中称煤为石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西方的古罗马和希腊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古罗马大约在 2000 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公元前约 300 年,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写作的《石史》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 真正叩开化石能源大门的国家是英国。大约在 13 世纪,英国在诺丁汉、德比等地已经开始小规模采煤。煤在当时主要是用作家庭燃料,其燃烧时释放的黑烟和怪味让它并不受欢迎。14 世纪,对煤炭黑烟深恶痛绝的英国政府甚至下令禁止在伦敦附近燃烧煤。也是在这一时期,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城市的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渗透,英国封建经济发展到极盛,伦敦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运动,人口在 1500 年至 1600 年之间翻了两番,从 5 万人增加到 20 万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英国对木材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木材变得珍贵起来,价格日益走高,柴薪成本在 1500 年至 1592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由于伦敦城的扩张和人口的迅猛增长,柴薪已经很难满足伦敦的用能需求了。在当时的英国,一个普通的炼铁厂一年就需要消耗 400 英亩的林地,巨大的消耗带来了无止境的砍伐。英国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木材甚至变成了稀有的战略性物资。这给刚萌芽的**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在这时,煤炭作为一种易开采、热值高的新型燃料闪亮登场。但是,从柴薪到煤炭的转变并不是“换一种燃料放在火堆上燃烧”那样简单的事情。因为烧煤会产生烟雾和难闻的怪味,要是在没有烟囱的房屋中使用,时常会出现生命安全问题。为了烧煤但又不至于窒息,人们不得不用烟囱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这又涉及更为复杂的问题——房屋构造的改变。高高的烟囱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选择,煤炭的日益渗透使得烟囱成为英式建筑的一大特色,流传至今。 英国的能源转型始于 1550 年,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开始超过 5%。至 1619 年,历时 70 年左右,煤炭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超过原先居主导地位的柴薪,这标志着英国完成了从柴薪能源向煤炭能源的转型。1776 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通过改良,制造出**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它通过烧煤把水变成蒸汽,进而通过蒸汽驱动机器。机器动力开始替代人力畜力进入工业生产领域,蒸汽机作为大型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开始武装人类。1875 年法国建成世界上首座燃煤发电厂,煤炭产业开始加快发展。19 世纪 80 年代,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中超过了木柴,成为总量*大的一次能源。到 20 世纪初,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超过了一半。至此,被人们誉为“黑色金子”“工业食粮”的煤炭成功替代了柴薪,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作者简介
肖忠湘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 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参与多个省、市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为多个地方政府和国企提供节能降碳培训、咨询等服务。 王敏娜 杭州超腾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复旦大学EMBA,浙商女杰、浙商新领军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从事低碳行业16年,国内气候经济先驱,带领团队深耕政府和企业碳数据及信息服务,开发减排量项目数百个。
-
博弈论
¥10.9¥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4.1¥68.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1.3¥58.0 -
图解资本论
¥13.0¥46.0 -
思考.快与慢
¥45.9¥69.0 -
国富论
¥9.7¥35.0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8.6¥46.0 -
资本论
¥28.1¥59.8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31.8¥56.0 -
不公正的胜利
¥26.8¥68.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6.0¥75.0 -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修订版)2023新版
¥45.2¥69.0 -
博弈论
¥28.4¥49.8 -
贸易的真相
¥29.9¥65.0 -
美国经济新观察丛书失去的年代:美国债务危机的起因与漫长复苏
¥18.3¥4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经济学原理
¥17.9¥49.8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