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创新、社会责任与中国产品海外形象关系研究
1星价
¥59.5
(7.6折)
2星价¥59.5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71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0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0397148 ; 978-7-5203-9714-8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利用来自优选68个国家的6701份调查数据,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和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回答3个问题:(1)优选市场上产品海外形象提升的运行机制和概念模型,如何在创新和社会责任二者中进行权衡投资(或者说创新和社会责任哪个更重要)?(2)对于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海外市场,创新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程度是否有所区别?如何在两类市场上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够获取很优收益的要素中?(3)将创新、社会责任形成的知名度转化为品牌、转化为产品海外形象,还需要跨越商业变现这道鸿沟。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节 产品海外形象的概念和界定
第二节 产品形象、品牌形象与国家形象理论演化综述
一 产品形象理论演化
二 品牌形象与品牌资产理论演化
三 国家形象理论演化
第三节 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 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二 市场创新的研究与绩效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承诺的履行
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组织属性
二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特征
第五节 简略的评述
一 关于形象理论演化的评述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的评述
三 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产品海外形象提升的理论框架与数据准备
**节 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运行机制
一 运行机理的分析
二 概念模型的形成
第二节 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理论框架
一 全球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二 新兴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三 海外发达国家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四 变现能力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变量与测量
三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四 创新、社会责任与产品海外形象的现状和问题
第四章 全球市场下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产品海外
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市场导向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责任和品质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节 全球市场对策
第五章 新兴市场内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消费者定位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的中介效应
三 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节 新兴市场对策建议
第六章 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海外发达国家市场产品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市场关系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和社会责任的中介作用
三 消费者卷入度的调节效应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三 调节效应分析
第四节 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对策
第七章 创新与社会责任转化为产品海外形象的变现能力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变现能力的界定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创新、社会责任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社会责任与变现能力
三 变现能力与产品海外形象
四 消费者卷入度的调节效应
第四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 中介效应分析
三 调节效应分析
第五节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一 理论贡献
二 管理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管理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调查问卷的变量与测量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节 产品海外形象的概念和界定
第二节 产品形象、品牌形象与国家形象理论演化综述
一 产品形象理论演化
二 品牌形象与品牌资产理论演化
三 国家形象理论演化
第三节 创新的推动作用
一 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
二 市场创新的研究与绩效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承诺的履行
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组织属性
二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特征
第五节 简略的评述
一 关于形象理论演化的评述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的评述
三 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产品海外形象提升的理论框架与数据准备
**节 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运行机制
一 运行机理的分析
二 概念模型的形成
第二节 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理论框架
一 全球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二 新兴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三 海外发达国家市场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四 变现能力的研究框架与理论模型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 变量与测量
三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四 创新、社会责任与产品海外形象的现状和问题
第四章 全球市场下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产品海外
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市场导向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责任和品质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节 全球市场对策
第五章 新兴市场内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产品海外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消费者定位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的中介效应
三 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分析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节 新兴市场对策建议
第六章 创新与社会责任提升海外发达国家市场产品形象的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市场关系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和社会责任的中介作用
三 消费者卷入度的调节效应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 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三 调节效应分析
第四节 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对策
第七章 创新与社会责任转化为产品海外形象的变现能力实证分析
**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变现能力的界定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 创新、社会责任与产品海外形象
二 创新、社会责任与变现能力
三 变现能力与产品海外形象
四 消费者卷入度的调节效应
第四节 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 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 中介效应分析
三 调节效应分析
第五节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一 理论贡献
二 管理启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管理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调查问卷的变量与测量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思雪,女,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纽约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项目参与者。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项目等。曾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管理世界》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17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