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助推社会治理:网络社会的心态感知及事件检测

包邮大数据助推社会治理:网络社会的心态感知及事件检测

1星价 ¥50.6 (7.4折)
2星价¥50.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690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303269082 ; 978-7-303-26908-2

内容简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规模急速扩大,并伴随着海量的网络数据。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如何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是各行各业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书深入探讨大数据心理学研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包括智能化舆情事件监测、生态化的公众社会态度感知、网络舆情预警等多个方面,将技术研究与案例应用相结合,系统全面阐述大数据时代下社会治理的新思路、新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治理新思路,智能化的舆情事件监测技术,生态化的公众社会态度感知技术,基于公众心理特征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

目录

**章 时代的进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新思路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概述
二、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特点与优势
三、互联网+社会治理
第二章 热点聚焦:舆情事件智能监测技术
一、关键词动态查询扩展技术
二、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舆情检测
第三章 了解民心:生态化的公众社会态度感知技术
一、社会心态感知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二、社交媒体行为与用户心理特征
三、社交媒体文本与用户心理特征
四、基于微博媒体的社会心态感知方法
第四章 合理应对:基于公众心理特征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
一、舆情预警技术的发展
二、基于公众心理特征的网络舆情趋势预测
三、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平台
第五章 抽丝剥茧:大数据助推网络舆情分析
一、了解民生诉求
二、深入剖析社会新闻
三、纵观国际风云影响
四、关注科技与文化
第六章 春风化雨:网络技术支持的精准心理引导
一、引导和改变
二、基于认知需求水平的微博用户自动分类
三、针对不同类别干预对象的有效信息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晓倩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现为长期从事大数据心理建模、计算网络心理学方向的研究工作。朱廷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分别于1999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2005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开展心理与行为科学大数据的交叉研究,实现了对用户心理特征的及时有效的识别,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973和863、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