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机制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机制

1星价 ¥71.5 (7.3折)
2星价¥71.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23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5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030722324 ; 978-7-03-072232-4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合作机制,系统地闸述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运行的政策环境:采取博弈分析、质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对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通过多重维度,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合作开展提出相关建议和系统保障机制。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学界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机制的研究薄弱之处,对推动我国虚拟学术社区发展和维持其成员开展高质量科研合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中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学习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机制的参考书,也可供虚拟学术社区运营主体改善社区运营环境、提升社区效能之用。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虚拟学术社区推动科研人员合作的制度文本分析 5
2.1 制度文本环境的重要性 6
2.2 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分析框架 7
2.2.1 X维度: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7
2.2.2 Y维度:科研合作过程维度 9
2.2.3 二维分析框架图的构建 10
2.3 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的选取与编码 10
2.3.1 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选取 10
2.3.2 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编码 11
2.4 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的量化分析 12
2.4.1 国内制度文本的量化分析 12
2.4.2 国外制度文本的量化分析 15
2.4.3 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的差异 19
2.5 国内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的优化 20
2.5.1 政策工具结构的协调 20
2.5.2 科研合作过程的匹配 21
2.5.3 协同应用效能的提升 21
2.5.4 社区用户认同的增强 22
2.6 本章小结 22
第3章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博弈选择 23
3.1 基于成员角色视角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博弈选择 24
3.1.1 虚拟科研团队成员角色 24
3.1.2 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25
3.1.3 科研团队成员合作博弈收益矩阵 26
3.1.4 自我角色倾向型成员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26
3.1.5 关系角色倾向型成员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28
3.1.6 任务角色倾向型成员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30
3.1.7 模型的均衡状态 32
3.1.8 模型的指导意义 32
3.1.9 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建议 33
3.2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博弈选择 35
3.2.1 虚拟学术社区的生命周期 35
3.2.2 合作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35
3.2.3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参与主体B的博弈模型 37
3.2.4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参与主体B的博弈分析 38
3.2.5 虚拟学术社区参与主体A和参与主体B的博弈结论 40
3.2.6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研合作模式选择 40
3.3 本章小结 43
第4章 科研人员持续使用虚拟学术社区意愿的影响因素 45
4.1 研究目的 46
4.2 相关研究 46
4.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48
4.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48
4.3.2 创新扩散理论 49
4.3.3 社会影响理论 50
4.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1
4.4.1 问卷设计 51
4.4.2 数据收集 52
4.5 数据分析及结果 54
4.5.1 信度分析 54
4.5.2 效度分析 55
4.5.3 模型检验 57
4.6 本章小结 58
4.6.1 研究结论 58
4.6.2 研究价值 59
第5章 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信息搜寻的组态路径 61
5.1 研究目的 62
5.2 相关研究 62
5.3 研究设计 63
5.3.1 研究方法 63
5.3.2 变量界定 64
5.4 数据收集 65
5.4.1 量表设计 65
5.4.2 数据获取 66
5.4.3 信度效度检验 67
5.5 实证分析 69
5.5.1 数据校准 69
5.5.2 单因素必要条件分析 70
5.5.3 组态分析 71
5.5.4 稳健性检验 73
5.6 本章小结 75
5.6.1 研究结论 75
5.6.2 研究启示 75
第6章 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信任的组态路径 77
6.1 研究目的 78
6.2 相关研究 79
6.2.1 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 79
6.2.2 关于虚拟学术社区人际信任的研究 79
6.3 研究设计 80
6.3.1 研究框架 80
6.3.2 研究方法 81
6.3.3 理论基础与变量设计 81
6.3.4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82
6.4 实证分析 84
6.4.1 单项前因条件必要性分析 84
6.4.2 fsQCA组态分析 84
6.4.3 稳健性检验 85
6.5 本章小结 86
6.5.1 研究结论 86
6.5.2 研究启示 87
第7章 影响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组态路径 91
7.1 研究目的 92
7.2 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 93
7.2.1 理论背景 93
7.2.2 影响因素选取 94
7.2.3 影响因素组态分析模型构建 97
7.3 研究方法与数据 97
7.3.1 研究方法 97
7.3.2 问卷与量表设计 98
7.3.3 数据获取 99
7.3.4 信效度分析 99
7.4 基于fsQCA的实证研究 100
7.4.1 数据校准 100
7.4.2 必要条件检测 101
7.4.3 真值表构建 101
7.4.4 条件组态结果 102
7.5 本章小结 103
7.5.1 研究结论 103
7.5.2 研究启示 104
第8章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稳定性 105
8.1 科研合作的本质 106
8.2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要素分析 107
8.2.1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单元 107
8.2.2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模式 107
8.2.3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环境 109
8.3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模型构建及稳定性分析 109
8.3.1 逻辑斯谛模型的引入 109
8.3.2 模型假设 110
8.3.3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模型 110
8.3.4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稳定性分析 118
8.4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稳定性模型的仿真分析 119
8.4.1 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稳定性模型的仿真分析 119
8.4.2 对称性互惠共生稳定性模型的仿真分析 121
8.5 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共生稳定性发展对策和建议 123
8.5.1 共生单元维度的对策和建议 123
8.5.2 共生模式维度的对策和建议 123
8.5.3 共生环境维度的对策和建议 124
8.6 本章小结 124
第9章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行为的保障机制 125
9.1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26
9.1.1 科研人员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26
9.1.2 科研人员合作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127
9.2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利益协同机制 128
9.2.1 相关概念界定 128
9.2.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130
9.2.3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关系 133
9.2.4 利益相关者的主体行为协同 136
9.3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激励机制 139
9.3.1 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139
9.3.2 科研人员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140
9.3.3 基于激励机制的科研人员合作演化博弈分析 140
9.3.4 基于激励机制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促进策略 145
9.4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声誉机制 147
9.4.1 声誉机制的重要性 147
9.4.2 科研人员合作KMRW声誉模型的基本假设 147
9.4.3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博弈分析 149
9.4.4 基于声誉机制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促进策略 155
9.5 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的需求满足机制 157
9.5.1 需求满足机制的重要性 157
9.5.2 Kano模型挖掘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需求的可行性 157
9.5.3 基于Kano模型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需求的界定 159
9.5.4 基于需求满足机制的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促进策略 160
9.6 本章小结 163
参考文献 165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绪论 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由此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程度的迅速增长。人类在过去几个世纪里所形成的认知范式和行为范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开放而复杂的社会结构推动了人类社会打破旧的社会运行框架,并建立起新的社会运行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人类活动逐步由个体走向合作。合作包含分工与协作两个维度,合作关系发端于工业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加剧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合作行为促进了个体间和组织间的优势互补,并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以及工业生产中,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 “社区”一词*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 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提出的,德语“gemeinschaft”*初是为了表达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密切关系。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将其译为“community”,随后,中国学者又将英文译为“社区”。虚拟社区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霍华德 瑞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在199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虚拟社区是指“一群有某种程度共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分享知识和信息的相互关怀的用户形成的团体”。对虚拟学术社区(virtual academic community)的定义众说纷纭,包括学术网络社区(academic network community)、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知识社区(knowledge community)等。虚拟学术社区既具有其存在的普遍性,又具有学术交流的特殊性和严肃性,是具有共同理想和信仰自愿结合的一群人组合在一起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形成了无形的知识资产。虚拟学术社区为科研人员的在线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用户之间具有复杂的传播网络,网络结构和特征、用户角色和用户情感都对知识交流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交流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的活力与效力成为其中的关键,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催生了人们在信息获取、交互、利用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也引起了科研人员在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合作、知识创新等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在此背景下,虚拟学术社区应运而生,并以其虚拟性、开放性、跨时空性、自组织性、知识密集性等特点,在科研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虚拟学术社区基于Web2.0技术,用户可以自主登录、浏览、上传和下载各类信息和资源,并且可以就某一科研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与交流。虚拟学术社区中海量的知识资源,以学科或者主题进行聚类,该社区在知识资源的传递、扩散以及跨学科的流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用户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的信息行为,随着该社区功能的日益完善而不断发展演进,由浅层次交流逐步发展为深层次合作。 (2)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群逐步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2021年2月份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7%。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网络的泛在接入,推动用户规模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如网络娱乐、网络教育、网络理财、网络社交等,进而形成一个个以用户和用户关系为基础的基于用户兴趣自组织而成的网络社群。网络社群基于平台及其底层技术,表现形式包括BBS、微信社群、公众号、APP等。在Web1.0环境下,社群中信息和知识的产生及流转由平台管理者主导并受其影响,知识利用效率低,无法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及产出;在Web2.0环境下,用户通过社群中的交互活动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关系,信息及知识的流转变为主要基于用户的社会网络关系及网络核心节点。科研学术领域的网络社群具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如学术BBS、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APP、学术问答社区、学术微博等。用户在社群中以网状联结,对于网络属性及规律的把握,有助于了解社群中用户的行为规律。 (3)合作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2018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从产业结构角度看,我国目前基本属于一个工业经济国家,在2050年前后,完成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建成知识经济强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教育和科学研究是实现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渠道,科研组织是知识创新的核心主体。科研人员及科研组织之间的交叉融合、深入合作,能推动知识创新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高度关联,信息产生于人类社会及自然世界,信息只有通过与人类认知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知识。随着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企业、高校、科研组织等面临的创新环境错综复杂,资源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得单个组织难以完成复杂的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对其他组织和主体的依赖程度和合作需求越发强烈。科研主体通过广泛地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合作网络,实现人才、技术、知识、技能等科研要素的高效流动,以及资金、设备、仪器、场所等科研资源的充分共享。从微观上看,科研合作能促进全社会范围内科研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知识的有效流动;从宏观上看,科研合作是实现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虚拟学术社区即时性的学术交流不仅为学者自身了解学科发展、学科热点提供了更为快捷的获取方式,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主流平台。现如今科学网、人大经济论坛、丁香园、ResearchGate、Mendeley等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熟和完善,吸引了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参与其中,成为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虚拟学术社区平台中,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不同地域之间的科研合作已然成为现实,科研工作者在这里不仅可以与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进行交流,更能与学科领军人等学术前辈进行交流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创造科研成果。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人员合作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显性科研合作与隐性科研合作。显性科研合作是指科研人员借助虚拟学术社区就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展开讨论与协作,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有据可查的、联合署名的知识产权成果;隐性科研合作是指科研人员借助虚拟学术社区就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展开讨论与协作,虽然没有产生有据可查的、联合署名的知识产权成果,但由于实现了知识交流与共享,对学术研究、技术研发等具有启发与帮助作用。可以说,隐性科研合作是显性科研合作的前提,显性科研合作是隐性科研合作的结果,而知识传递与共享是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的基础。虚拟学术社区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稳定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行为的输出作为支撑,因此,本书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合作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虚拟学术社区的建设以及促进科研合作提出针对性建议,使虚拟学术社区更好地为科研工作者服务;以期对虚拟学术社区平台促进用户科研合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2章 虚拟学术社区推动科研人员合作的制度文本分析 2.1 制度文本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学科领域不断扩展,科研合作已然成为学界主流的科研方式。虚拟学术社区即时性的学术交流不仅为学者自身了解学科发展、学科热点提供了更为快捷的获取方式,而且极大地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因此,虚拟学术社区逐渐成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主流平台。虚拟学术社区科研合作区别于传统的科研合作形式,是依托于网络媒介、学术研究人员或者科研团体,为促进科研成果产生和知识创造而进行的学术交流、知识交互、研究合作等的科研活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科研合作,在形式上不仅表现为以产生科研成果为目的的显性科研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以问题求助、问题研讨等知识交流与共享为目的的隐性科研合作。 科研人员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行为,但同样离不开制度的规约,良好的制度是推进科研合作的保障。刘新梅等基于利益分配的合作进化模型,描述了科研合作制度的进化,并建议引入市场机制和加强法律保障。王冬梅认为科学基金制度在推进基础科研合作和营造良好合作环境方面具有突出效用。王燕华运用“结构-环境-行动者”的分析视角,分析了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并通过研究证实课题制及其配套政策在规范科研行为、促进科研交流与合作、激励科研竞争意识与创新潜能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规制作用。 虽然虚拟学术社区已成为学术研究人员聚集的平台,但由于其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科研合作多属于一种松散的、临时的形态,更离不开虚拟学术社区平台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Matzat认为,虚拟研究社区的互动和行为模式与社区制度有关,制度可以加强社区成员规范,促进成员为在线讨论作出贡献,并培养合作行为。Hercheui指出,虚拟社区行为和治理的规则和规范是创建和维护网络群体的必要条件。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规章制度的完备性与合理性,有利于学术研究人员或机构维系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而在虚拟学术社区中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对科研绩效更加有利。由于科技环境、学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上的差异,国内虚拟学术社区相比于国外虚拟学术社区而言,在促进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合作的规章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差距,在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的科研合作实际绩效上,也存在着差距。那么,很有必要对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汲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用于完善国内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让虚拟学术社区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政策工具是实现一个或者更多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是政策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现有很多研究均以政策工具作为分析的视角,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政策文本计量分析。虽然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不能与行政机构制定的政策制度相提并论,但也是实现虚拟学术社区运营目标的手段与保障,具有约束性、权威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利用政策工具对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不只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从政策工具的角度,对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既拓展了政策工具的应用领域,也为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本节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原理,利用NVivo软件,对整理得到的136份国内外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进行质性研究,从政策工具类型与科研合作过程两个维度分别对这些制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优化虚拟学术社区规章制度的建议,这对借鉴国外虚拟学术社区促进科研合作的先进经验,优化我国虚拟学术社区制度体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2 虚拟学术社区制度文本分析框架 2.2.1 X维度: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关于政策工具的类型,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基于政府参与公共事务的直接性程度,陈恒钧等将政策工具分为直接型工具、间接型工具、基础型工具和引导型工具。基于政府部门介入公共物品与服务提供的程度,Howlett等把政策工具分为自愿型政策工具、混合型政策工具和强制型政策工具。基于政策工具的使用方式,顾建光等将政策工具分为管制类政策工具、激励类政策工具和信息传递类政策工具。基于政策工具的影响,Rothwell等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 虚拟学术社区本质上属于公共场所(社区),其制度规范与公共管理具有共同之处,陈恒钧等对公共事务政策工具的分类在国内具有代表

作者简介

谭春辉,1975年生,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人,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网络用户行为、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70余篇,合著图书1部(排名第2)。先后荣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一等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