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

包邮道德经

¥47.2 (7.2折) ?
1星价 ¥47.2
2星价¥47.2 定价¥6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41741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2-05-02
  • 条形码:9787555417415 ; 978-7-5554-1741-5

本书特色

1.文史哲宗 旷世宝典。现代中国人明道、治身、处世智慧之源。从一知半解到全面掌握老子思想精髓,这一本足矣。 2.版本可靠,精编精校。本书原文以《古逸丛书》本《老子道德经注》为底本,参考《老子河上公章句》、帛书《老子》等诸多版本,经由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历时一年多的核对、编校,力争为读者奉上这部原汁原味的国学经典。 3.简体双栏,文白对照。全书采用原文、译文双栏文白对照形式,便于“直读”,读者可在一遍遍“不求甚解”地流畅阅读中轻松学习、自然领悟。 4.古今联动,双重视角。本书的注释和通解部分,不仅吸纳诸多近现代学者研究成果,更援引了与老子生活年代接近的孔子、庄子、韩非、王阳明等古代思想家及近现代学者陈鼓应、任继愈之观点,从古、今双重视角,宏观、微观双向,多元解读老子思想精髓,为现代人在处世做人、认识世界、与自己相处等方面提供可行的思考方式与解决方法。 5.全彩插图,图文并茂。精选22幅传世中国名画,既有古代画家笔下的老子画像,也有历代书家传世的抄经墨宝,更有与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思想契合的文人山水画……读者可在书画中荡涤心灵,启发灵性,回归自然。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老子》,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德”开头,称为《德经》。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有学者认为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正如鲁迅说:“不读《老子》,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本书原文以《古逸丛书》本《老子道德经注》为底本,参考《老子河上公章句》、帛书《老子》等诸多版本,经由专业古籍整理团队若水古社历时一年多的核对、编校,力争为读者奉上这部原汁原味的国学经典。本书采用原文、译文双栏对照形式,便于“直读”,读者可在一遍遍“不求甚解”地流畅阅读中轻松学习、自然领悟。注释和通解部分,不仅吸纳诸多近现代学者研究成果,更援引了与老子生活年代接近的孔子、庄子、韩非等古代思想家之观点,从古、今双重视角,宏观、微观双向,多元解读老子思想精髓。 一部《道德经》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宝藏泉井,放下汲桶,清泉唾手可得。

目录

上篇 道经 第*章 众妙之门 3 第二章 美之为美 7 第三章 圣人之治 11 第四章 万物之宗 15 第五章 天地不仁 18 第六章 谷神不死 21 第七章 天长地久 24 第八章 上善若水 27 第九章 功遂身退 30 第十章 长而不宰 33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37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40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44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48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52 第十六章 知常曰明 56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60 第十八章 大道仁义 63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66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70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74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78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82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86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90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94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97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101 第二十九章 圣人无为 105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108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112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116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120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124 第三十五章 道之出口 127 第三十六章 欲歙固张 131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134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139 第三十九章 得一为正 143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147 第四十一章 大象无形 150 第四十二章 三生万物 154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159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162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166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169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172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176 第四十九章 天下歙歙 180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185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191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194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197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200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203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206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209 第五十八章 祸福倚伏 212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215 第六十章 大国小鲜 218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222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226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229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232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236 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239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242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245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248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251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254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257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260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263 第七十五章 民之难治 266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269 第七十七章 为而不恃 272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275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278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281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284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儒家创始人 孔子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晋代哲学家 王弼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唐玄宗 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宋徽宗 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清代思想家 魏源 道家,信自然力,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损自然之朴。 ——近代思想家 梁启超 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近代文学家 鲁迅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当代文学家 南怀瑾 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俄国大文豪 列夫·托尔斯泰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 尼采 老子的“道”能解释为一种深刻意义上的“道路”,即“开出新的道路”,它的含义要比西方人讲的“理”、 “精神”、 “意义”等更原本,其中隐藏着“思想着的道说”或“语言”的“全部秘密之所在”。 ——《道德经》德译本译者、德国哲学家 海德格尔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德国前总理 施罗德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耗散理论结构创始人、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伊里亚·普里戈金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译注简介 “若水古社”系高高国际旗下专业古籍整理工作室,已获注册商标,由当今古典文学研究名宿、国学世家陈书良先生任学术总指导,同时聘请众多古籍专家为长期顾问。已校点、译注、整理出版了《山海经》、《周易》、《道德经》、《庄子》、《史记》、《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聊斋志异》、《战国策》、《脂砚斋评石头记》、“四大名著·国学典藏版”等数十种古籍类畅销经典,深得业内认可及读者喜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