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不设防

演员不设防

美国戏剧界顶梁柱之一,曾师从桑福德·迈斯纳、李·斯特拉斯伯格,传奇表演大师迈克尔·霍华德毕生集大成之作首次引入中文版。

1星价 ¥17.1 (3.8折)
2星价¥17.1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0293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55029373 ; 978-7-5550-2937-3

本书特色

多少世代前,洞穴居民们围坐在火堆前,当一个人站出来讲述狩猎的故事,大大的影子映在身后的洞壁上时,居民们懂得了他们刚才经历了什么,对他们自己的勇气有了更多的了解。那时候人类需要演员,现在同样需要。
戏剧是从一个谎言开始的,表演却是不设防地揭开真相。当演员举起一面镜子映出自己,不是映出那些平常的时刻,而是*私密、*痛楚、*坦露的时刻,观众会从中看到他们自己。某种意义上,了解演员就是了解我们自己。
为什么一个人会想要当演员?是什么让他们在这条路上义无反顾?
为什么“我”会那么执着于胜利,会在失败之后感觉那么糟糕?
表演中存在的是奥秘还是谜题?怎样发展为“我”独有的演技?
演员职业生涯的核心体验是什么?如何与“怯场”情绪共处?
演员*需要、*渴望得到的“礼物”是什么?

内容简介

演员是观众的镜子,暴露隐秘的自己,是为了让观众看到他们自己。
作者通过回溯个人演艺生涯及人生经历,深入剖析了“成为一名演员”是怎样一趟旅程,让表演者更加了解这份职业,也让普通人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想要当演员。作为一本回忆录式的演员入行指南,书中没有只奉行某一特定派系的方法,而是鼓励表演者发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独特之处,从而找到个人化的工作方式,活出不一样的戏剧人生。

目录

序 幕
开 端

I 这世上的演员
01 这世上的演员
02 社会变革中的技巧、风格与方法
03 长路上演员的孤独与对团体的需要
04 放松、专注和呼吸
05 试 演

II 在排练中
06 面对角色
07 搭 档
08 演员和导演……还有编剧之间的关系
09 行动、阻碍和即时性
10 记 忆
11 听从身体

III 在演出中
12 准备:内在和外在
13 在演出中
14 在镜头前VS在舞台上
15 无时不在的内心戏

IV 让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
16 为什么要有演员工作室
17 怎样才算是好老师
18 孤立无援的境地
19 阻 碍

后 记
回望:成功、失败,还有那些小小的灾难
礼 物
致 谢
展开全部

节选

驱使我写这本书的,是我自己的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经历:早年我就坚定地把表演当作我的专业,后来我也坚定地过着演员的生活。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让我们进入这个行当的**次神秘悸动是永生难忘的。这种着迷(它似乎就是这样的感觉),远胜于那些伪心理学所带来的快感。它可能开始于对认可的(普遍)需求,但这并不能让一个人在表演这条路上走下去,也不能让一个人沉迷其中。毕竟,得到认可太不易了,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否定。所以,一定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让我们这些演员坚持了下来。
当然,我们为什么继续从事这个职业并没有单一的答案,尽管我们有一千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放弃它。至今我已在表演界和戏剧界待了七十来年,却仍然满怀兴趣地探索、询问着一些可能的答案。
这本书不是要解释一个表演体系(过去90年来通常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也不是要用一套方法(甚至不是“方法派”)来教你“怎么”表演。这样的书已经很多了,有些很棒、很有用,有些很蠢,再写一本好像也没多大意义。
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怎样活出你的人生,怎样活得有创造性并在混沌的美国戏剧圈里找到一些快乐,怎样感知、发现一个更加丰富的自我,以及怎样在不可预期的创造性时刻拥有那种隐秘的自豪感。
我在本书中提到其他一些演员的趣闻或故事,目的是引发一次探索:关于我们演员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成为演员。我希望这次探索能够引发回响,并成为一种提醒。
对于那些比我更资深的演员,我希望他们读了这本书后会说:“没错,这就是我所追求的演员生涯,也是我现在仍然在追求的。”而对于那些年轻的、满怀期待的演员,我希望他们能够受到鼓舞,勇敢地踏上他们的戏剧人生,并把这本书拿给他们的父母看,这样父母们将能够更加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想要当演员。
没有哪个社群比剧团更好了。没有哪个地方比剧团更能让我们认识并且接受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适合我们发展并且维系深刻而丰富的毕生情谊。为什么这个职业如此特别?往下读就知道了……
序 幕
他确定只有他一个人。他一直等到周围一个人没有了,也没人看着他,才抬脚出了门,沿着89街快步朝东边走去。街对面的马厩里飘来一股刺鼻的气味,零星的马蹄声打破了街头的宁静,一直传到中央公园。每隔几分钟,高架列车就在哥伦布大道上空轰鸣而过。他微微喘着气转过街口,上了哥伦布大道。人行步道上,高架轨道投下来的影子看着像是钢琴的黑色琴键,他觉得有必要躲在阴影里。经过九个街区,到了西80街的安德森酒店,一路平静无事。酒店里,一个上了年纪的电梯操作员正在打盹。他从旁边轻松地溜了过去。大堂后面是电话总机,女接线员坐在椅子上,正在看书。她面前满是插头和插座——它们连通着她和每间客房,还有外面的世界。他爬上绕着开放式电梯井的两层楼梯,朝下看了一眼大堂,确定自己没有被人盯上。他迅速走过铺着瓷砖的三楼走廊,来到一间客房的门前,门上显眼地漆着一个“36”。他把手里的钥匙插进锁孔,转动锁芯,推开门。他在门框里站了好一会儿,边听边看。他从枪套里抽出手枪,悄悄地朝门厅移动。当他转身进入卧室时,另一个人突然从一把椅子后面站出来,给了他一枪。他受了致命的伤,脚步踉跄,但他的枪还在手上挂着,于是他设法开了一枪。只一枪,但已经足够了。他倒在床上,紧紧地捂着胸口。他低下头,看到血在喷涌,就这么死了……
……然后我从床上爬起来,进了厨房,吃了母亲留给我的牛奶和饼干。没错,这就是我,一个放学后独自在家的10岁男孩,从位于89街的PS 166逃学溜回家,走了九个街区回到安德森酒店,脑子里满是黑帮电影、木偶奇遇记和雾都孤儿之类的幻想。

作者简介

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1923—2019),演员、戏剧导演、表演教师,7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戏剧界的顶梁柱之一。20世纪40年代在纽约的邻里剧院跟随桑福德·迈斯纳学习,50年代在李·斯特拉斯伯格的私人课堂和演员工作室学习,表演生涯中曾与克利福德·奥德茨和乌塔·哈根等杰出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合作,后转向导演和教学。他是亚特兰大联盟剧院的首任艺术总监,曾在茱莉亚学院和耶鲁大学戏剧学院任教。1953年在纽约创办了迈克尔·霍华德表演工作室,执教50余年,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张越,男,80后,工学学士,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喜欢电影和戏剧。现居北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