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伤寒论讲义(第2版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伤寒论讲义(第2版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1星价 ¥49.6 (8.3折)
2星价¥49.6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230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030723017 ; 978-7-03-072301-7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是第2版。《伤寒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论述了多种外感热病,兼论了部分内伤杂病,构建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潜心钻研。本教材以赵刻版为蓝本,综合了以往各版《伤寒论》教材的优点,着重阐发原文要旨,拓展临床应用,汇聚名家验案,使读者从中领悟仲景辨证思路及方药运用之奥妙。全书内容分为绪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等9个部分,书后附有条文索引、方剂索引和经方剂量的近现代临床运用研究。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类专业五年制或“5+3”八年制学生使用,亦可供从事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等相关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师、教学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目录 
编写说明 
伤寒卒病論集(原序) 
绪论 1 
一、《伤寒论》的历史沿革 1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4 
三、伤寒的涵义 5 
四、六经的概念 6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6 
六、六经病证治则治法 11 
七、《伤寒论》学习方法 11 
**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3 
**节 太阳病纲要 14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14 
二、太阳病分类 14 
三、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16 
四、辨传变与欲解时 17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19 
一、太阳病表证 19 
二、太阳病里证 46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53 
一、辨治纲要 53 
二、热证 56 
三、虚寒证 61 
四、阴阳两虚证 71 
五、结胸证 75 
六、脏结证 80 
七、痞证 81 
八、上热下寒证 88 
九、火逆证 89 
十、欲愈候 92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93 
一、十枣汤证 93 
二、瓜蒂散证 94 
三、风湿证 95 
太阳病篇小结 98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02 
**节 阳明病纲要 103 
一、阳明病提纲 103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103 
三、阳明脉证 104 
第二节 阳明本证 106 
一、阳明病热证 106 
二、阳明实证 113 
第三节 阳明病变证 128 
一、发黄证 128 
二、血热证 133 
第四节 阳明病辨证 135 
一、辨中风中寒 135 
二、辨虚证实证 137 
阳明病篇小结 139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42 
**节 少阳病纲要 143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143 
一、小柴胡汤证 143 
二、少阳病辨证 147 
三、小柴胡汤禁例 148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150 
一、变证治则 150 
二、柴胡桂枝汤证 150 
三、大柴胡汤证 151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153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153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54 
七、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155 
八、传变与预后 156 
少阳病篇小结 158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60 
**节 太阴病纲要 160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161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162 
一、太阴病兼表证 162 
二、太阴病腹痛证 163 
三、太阴病转归辨证 164 
四、太阴中风欲愈候 165 
太阴病篇小结 166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67 
**节 少阴病纲要 168 
一、少阴病主要脉证 168 
二、少阴病治禁 169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169 
一、少阴寒化证 170 
二、少阴热化证 179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180 
一、少阴兼表证 181 
二、少阴三急下证 183 
三、热移膀胱证 184 
四、伤津动血证 184 
第四节 咽痛证 185 
一、猪肤汤证 185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186 
三、苦酒汤证 187 
四、半夏散及汤证 187 
少阴病篇小结 188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90 
**节 厥阴病纲要 190 
厥阴病提纲 191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 191 
一、乌梅丸证 191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193 
三、麻黄升麻汤证 194 
第三节 辨厥热胜复 195 
第四节 辨厥 197 
一、厥证基本病理与证候特征 197 
二、热厥(白虎汤证) 198 
三、寒厥(四逆汤证) 199 
四、阳郁致厥(四逆散证) 199 
五、血虚寒凝致厥 201 
六、水饮致厥 203 
七、痰食致厥 203 
八、厥证治禁 203 
第五节 辨下利 204 
一、欲作自利 204 
二、热利证 204 
三、寒利 206 
第六节 辨呕哕 207 
一、辨呕 207 
二、辨哕 209 
第七节 预后 209 
一、厥阴寒证愈候辨 210 
二、厥阴虚寒证死候辨 210 
三、厥阴虚寒下利转归辨 21 1 
厥阴病篇小结 212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14 
**节 霍乱病证候及辨证 214 
一、霍乱病证候 214 
二、霍乱病辨证 215 
第二节 霍乱病证治 216 
一、四逆加人参汤证 216 
二、五苓散证、理中汤(丸)证 217 
三、桂枝汤证 218 
四、四逆汤证 219 
五、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219 
六、调护宜忌 220 
霍乱病篇小结 221 
第八章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222 
**节 阴阳易证治 222 
第二节 瘥后劳复病证治 223 
一、枳实栀子汤证 223 
二、小柴胡汤证 224 
三、牡蛎泽泻散证 225 
四、理中丸证 225 
五、竹叶石膏汤证 226 
六、大病瘥后调理 227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小结 227 
主要参考书目 229 
附录一 条文索引 230 
附录二 方剂索引 235 
附录三 经方剂量的近现代临床运用研究 237
展开全部

节选

绪论   《伤寒论》是中医学史上**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医学著作,其不仅为外感热病立法,同时也兼论内伤杂病及其他疾病,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1800多年来,一直对中医临床各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故被后世医家视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奉为圭臬,尊为医经,是学习中医者必读之书。   一、《伤寒论》的历史沿革   (一)作者生平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名机,仲景乃其字,南阳人。《襄阳府志》曰:“张机,字仲景,南阳棘阳人。”《河南通志》曰:“张机,涅阳人。”据《后汉书》,棘阳、涅阳,皆南阳郡所属城。棘阳,今湖北省枣阳县;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经考证,张仲景的故里当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州市穰东镇,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曾拜同郡名医张伯祖为师,尽得其传。《李濂医史》载,仲景与同郡何颙客游洛阳,颙探知其学,谓曰:“仲景之术精于伯祖,起病之验,虽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医也。”《南阳人物志》载:“张机又得阳励公之传,精于治疗。”经过多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与临床实践,仲景成为当时“才重许洛”、名噪京师的著名医家,与同时代的著名医学家华佗齐名。《医说》引“仲景方论序”言:仲景“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序》云:“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病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仲景医术之精,辨识之妙,论病若神,由此可见一斑。   仲景弟子已知者有卫汛(一说卫泛)。《太平御览》卷722“方术部”之三云:“《张仲景方序》曰:卫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惜已失传。另说尚有杜度,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   张仲景生平事迹,《后汉书》《三国志》无传,关于仲景事迹,北宋林亿、孙奇、高保衡校定之《伤寒论 序》中仅有如下数语:“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廖廖39字,对张氏医术之精奥,评析甚为允当。   (二)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著名的黄巾军起义即发生在东汉后期,约公元184年。自然灾害更是接连不断,仅汉桓帝在位的20年间,就发生地震17次,大水10次,大旱3次,蝗灾3次,大疫3次,大饥荒2次,千百万人民流离失所,饥民相食。汉灵帝时发生5次瘟疫大流行。汉献帝时,战争连年,岁无宁日,疫病频起,“民户顿减”“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地处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在短短的建安时期,化为一片大荒原。王仲宣(王粲)从长安赴荆州依刘表,其一路所见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未知生死所,何能两相完”(《七哀诗》之一)。著名的建安七子,除孔融被曹操所杀,阮瑀早死外,其他五人即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皆死于疫病之中。魏文帝曹丕与吴质书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序》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对悲惨民生作了深痛概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说明他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初衷。   (三)《伤寒论》版本及流传   《伤寒论》原为《伤寒杂病论》之一部分,其成书时间,据《伤寒杂病论 序》言,应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前,大约建安七年或八年(公元202年或203年)完成。建安二十三、二十四年,大约为仲景逝世时间,其所著《伤寒杂病论》由于传抄者众,国无宁日,以致散乱。此书散乱不久,有魏太医令王叔和出,荷大任于己身,加以整理撰次。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二云:“叔和之官太医令,当在魏时。”盖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撰于魏末,其序称“近代太医令王叔和”可知也。“使叔和果与仲宣同族,又与仲景弟子卫汛交游,当可亲见仲景 疑叔和亦尝至荆州依表,因得受学于仲景,故撰次其书”(余嘉锡语)。叔和撰次仲景遗著的时间大约在魏文帝曹丕黄初至魏明帝曹叡青龙三年以前这一段时间,亦即公元220年(黄初元年)至235年(青龙三年)间。此与《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不过相隔二三十年,应该说叔和整理的仲景遗书不仅*接近原貌,而且可以考知,至今仍在流传的仲景著作,皆系叔和保存之功。   《伤寒杂病论》这一书名,首见于《伤寒杂病论集》,正史《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未著录。自叔和整理编辑仲景遗书后,在正史中,此书名为《张仲景方》,*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复著录于《旧唐志》与《新唐志》,是知唐代此书存而未佚。但《张仲景方》十五卷成书不久,其中的《伤寒论》十卷即已离析出来,单独传抄流行。唐代孙思邈早年撰《备急千金要方》,其卷九、卷十列为“伤寒门”,其收录仲景方论甚少,故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之慨。至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国家统一,学术交流活跃,于是他读到了《伤寒论》(有学者认为是《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的《金匮玉函经》),并载于卷九、卷十之中,可视为《伤寒论》的*早版本,今有称此为唐本者。   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设立校正医书局,对古代医书进行大规模整理。整理的主要任务是选择*佳底本,简加校勘,撰写前言后记。据考,校正医书局是以唐末五代十国之*后一位国主(后归宋为荆南节度使)高继冲编录进献本《伤寒论》为底本而校正之。高继冲进献本来自六朝《辨伤寒》十卷本,此本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又著录于梁阮孝绪《七录》。《七录》据刘宋王俭《七志》而成书,王俭《七志》据东晋初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录》而成书。由此可见,当时所传之《伤寒论》十卷本虽有残缺,然其主体尚保存仲景著作的大体原貌。北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二月初,林亿、孙奇等四校核定毕《伤寒论》十卷,奉圣旨镂版刊行于世。据林亿等序文说:“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订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一般称此为“宋版本”或“治平本”。宋本《伤寒论》的校讫和颁行,结束了自王叔和以来800多年的传本歧出,以及经文讹衍倒夺的混乱局面,从此我国才有一个官定的《伤寒论》标准本。宋本《伤寒论》刊行之初为大字本,每个文字大小约相当现在的五分钱硬币,册数繁多,价高难携,民间难以买置,继奉圣旨,令国子监别做小字本雕印出卖。小字本于1088年刊行。有学者云,大字本《伤寒论》至清末时,著名藏书家徐坊藏有一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徐坊又从魏子敏处购得小字本《伤寒论》,曾流入北京图书馆,后辗转运至我国台湾地区,今则不知所踪也。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著名藏书家和校雠家赵开美获得一部原刊宋本《伤寒论》,其采用摹刻方法把它刻印下来,收在他辑刻的《仲景全书》中。北宋刊刻的《伤寒论》不复得见,但赵开美辑刻的《仲景全书》还流传于世,其中的《伤寒论》保存了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世称赵刻本。另有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当时未刊,遗稿由武安王鼎所获,于1172年(金大定十二年)首次刊行,元明期间,亦有多种刊本,其中以明嘉靖年间汪济川校刊本为佳,错讹较少,流传极广,人称“成注本”。明芗溪黄仲理,著《伤寒类证》(又名《伤寒类证辨惑》),约成书于明洪武癸酉年(公元1393年)。书凡十卷,原书已佚。原文选录始于太阳,终于瘥后劳复。其谓:“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纤悉具备,有条不紊者也。”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及可与不可汗吐下诸篇,悉删去之,庶使真伪必分,要理不繁,易于学者也。后世方有执、喻嘉言等注家均宗其说。现时通行之《伤寒论》节录本,殆亦源自此公。至于《伤寒杂病论》中之杂病部分,为宋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后经林亿、孙奇等删除繁复,校定整理成《金匮要略》一书,刊行于世。   (四)《伤寒论》学术发展   《伤寒论》学术体系形成于东汉末年至西晋,到了东晋南北朝至唐代时期,因为时代的局限致学术交流受碍,故《伤寒论》的转抄整理成为其主要表现特点。宋元时期,宋本《伤寒论》的刊行,开启《伤寒论》整理研究方便之门,伤寒学术之研究发展渐成兴盛时态,如韩祗和撰《伤寒微旨论》,发仲景之未尽,倡用辛凉解表;庞安时撰《伤寒总病论》,撮其大要,论其精微,补其未备,按证分类;朱肱撰《类证活人书》,首重经络,明辨病理,方随证立,随证加减;许叔微撰《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探微索隐,联系临床,圆机活法,师古不泥等,为仲景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指导作用奠定了基石。尤其金代成无己撰《注解伤寒论》,以经释论,以论证经,辨证明理,鉴别异同,启迪后学,由此整理诠释伤寒者渐成风气。至明清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其影响较大者,有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喻嘉言《伤寒尚论篇》、张隐庵《伤寒论集注》、张路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周扬俊《伤寒论三注》、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钱天来《伤寒溯源集》、张令韶《伤寒论直解》、魏念庭《伤寒论本义》、尤在泾《伤寒贯珠集》、黄坤载《伤寒悬解》、徐灵胎《伤寒类方》、沈芊绿《伤寒论纲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章虚谷《伤寒论本旨》等,或循原书之旧加以阐释,或阐发故说而间附后世类方,或以法类证,或以方类证,仁智之异互见,然对仲景学术皆有所昌明。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钦定医书《医宗金鉴》,以实用为指归,列《订正仲景全书》为首,实可昭示《伤寒论》在中医学中之重要地位。民国以降,随着近代科学和西方医学的传入,出现了中西医学合释《伤寒论》的潮流。如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等,以肇其端;曹颖甫《伤寒发微》,依仲景成法,详为诠释;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衷中参西,融入己见;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则善于化裁经方,而灵活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伤寒论》研究进入繁荣和创新时期。根据中医药发展现状,以及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学遗产,现在更为中医立法。《伤寒论》被置于必读的经典著作地位。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写了各种教材,其中1959年、1963年、1978年、1982年、1994年曾5次编写了《伤寒论讲义》(或《伤寒论选读》)。尔后又有六版、七版、八版等教材的问世。由于《伤寒论》的教学普及与实用价值,使得《伤寒论》的研究日渐繁荣,传统的考据、校注、验证、推理等方法研究,逐步与计算机、系统论、耗散结构、生物化学、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新学说、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相互结合与交叉运用,体现了当代科技发展之鲜明特征,而其研究结果,又推动了伤寒学术的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伤寒论》问世以来,共产生伤寒著作1700多部;1937~2010年,见于国内外期刊杂志之论文达30000余篇。内容涉及原著编次整理与校勘语译、伤寒注家注本、伤寒学发展规律、六经本质理论、六经辨证方法运用规律、经方临床运用之推广等。成绩可喜,但亦有不少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例如,对《伤寒论》六经实质、六经证候的研究,如何与现代科学实验相结合,找到真正切入点;六经病证本质研究,如何以中医病因学说为依据,复制相应的证候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生理变化,推断其内在机制,而又不失中医之本来面目等,还须进行深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