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3814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303238149 ; 978-7-303-23814-9

内容简介

美国有名哲学家、分析美学目前的重要代表人物乔治•迪基,他所亲自撰写的《美学导论:一种分析美学路径》,既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从理论的高度阐发了当代美学的近期新问题,从而形成了分析美学的基本架构,并为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本经典的入门之作。这本导论作为分析美学导论当中的重要文本之一,对于历史上的“美的理论”、“审美态度”、“元批评”、“艺术理论”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历史梳理,并对于“艺术惯例论”、“意图批评”、“艺术象征”、“隐喻”、“表现”、“艺术的评价”等等当代美学问题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理论解析,的确代表了当代美学原理所能达到的相当高的理论高度。

目录

**部分 分析美学之前的美学史 **章 导言性评论 美学问题的发展线索 第二章 美的理论:从柏拉图到19世纪 柏拉图 托马斯·阿奎那 18世纪:趣味与美之衰落 夏夫兹博里 哈奇生 伯克 休谟 艾利森 康德 对18世纪审美趣味理论的总结 19世纪:审美的诞生——叔本华 第三章 20世纪的审美态度理论 审美状态:心理距离 审美意识:非功利性的注意 审美感知:“看作” 结语性评论 第四章 元批评:审美态度理论的替代品 结语性评论 第五章 艺术理论:从柏拉图到19世纪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19世纪:新方向——艺术表现论 什么是艺术理论 第六章 20世纪艺术理论:从1914年到20世纪50年代 克莱夫·贝尔:20世纪的艺术关理论 苏珊·朗格:20世纪的艺术模仿论 柯林伍德:20世纪的艺术表现论 莫里斯·维茨:艺术是一种开放概念 第二部分 20世纪美学: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第七章 方向的转变与新的发展 艺术经验的新方向 艺术理论的新方向 第八章 艺术惯例论 早期版本 晚期版本 第三部分 美学的四个问题 第九章 意图主义批评 艺术家的意图 日常交流中的意图 文学情形中的意图 第十章 艺术中的象征主义 象征的功能与特征 艺术作品中的象征运用 第十一章 隐喻 明喻和隐喻 词义的激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美学学会会员,大《美学》杂志主编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专著有:《分析美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审美即生活,艺术即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视觉美学史——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等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