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内分泌学(第二版)

临床内分泌学(第二版)

1星价 ¥388.4 (7.8折)
2星价¥388.4 定价¥4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8571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84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47857113 ; 978-7-5478-5711-3

本书特色

我国内分泌领域扛鼎之作本书作为我国内分泌领域的扛鼎之作,其第二版的出版是内分泌领域翘首以盼的盛事。本版中全国240余位专家为读者带来全新篇章,对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综合体现了近年来内分泌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版出版于2011年,是我国内分泌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本版由陈家伦教授和宁光院士主编,全国240多位内分泌及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内容涵盖全身各内分泌器官和组织,涉及小儿内分泌、男性和女性内分泌、性分化及发育、妊娠内分泌、老年内分泌等不同人群和年龄阶段的内分泌疾病,以及与内分泌相关的心血管、肿瘤、免疫等方面内容,对各内分泌腺体及组织的生理生化、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内分泌与生长、发育、衰老、生殖、代谢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希望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架起桥梁。本版较**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 增加了新的篇章,对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综合体现了近年来内分泌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

目录

**篇·内分泌学概论 001**章·内分泌学的发展概况001 第二章·内分泌学概述007 第三章·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与内分泌代谢疾病015 第四章·激素及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023 **节·基因和基因组的基本结构024 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及其分子机制029 第五章·肽类激素的合成和分泌036 第六章·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045 **节·膜受体的分类、结构和功能045 第二节·作用于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047 第七章·核受体介导配体的作用机制060 **节·核受体的分类、结构与功能061 第二节·核受体的作用机制065 第三节·影响核受体活性和特异性的因素069 第四节·核受体的病理学070 第八章·肠道菌群与内分泌代谢疾病072 **节·肠道菌群概述072 第二节·肠道菌群与糖尿病073 第三节·肠道菌群与肥胖症074 第四节·肠道菌群与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075 第五节·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展望076 第九章·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不良影响079 第十章·遗传性内分泌疾病概要082 第十一章·罕见糖尿病的诊治概要093 第十二章·性发育异常概要098 第十三章·基因组学研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107 第十四章·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医学检验114 第二篇·下丘脑及垂体 123**章·下丘脑、垂体形态学及发育123 第二章·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及调控127 **节·下丘脑对腺垂体激素释放的调节127 第二节·腺垂体激素134 第三章·垂体、下丘脑和松果体影像学检查139 **节·垂体和下丘脑139 第二节·松果体147 第四章·下丘脑内分泌综合征151 第五章·腺垂体功能减退168 第六章·垂体腺瘤概述177 **节·垂体腺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78 第二节·鞍区占位病变181 第三节·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182 第四节·垂体腺瘤的治疗概述187 第七章·生长激素细胞腺瘤189 第八章·高催乳素血症及催乳素细胞腺瘤199 **节·高催乳素血症200 第二节·催乳素细胞腺瘤202 第九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209 第十章·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216 第十一章·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222 第十二章·下丘脑垂体肿瘤的神经外科处理226 第十三章·垂体和下丘脑肿瘤的放射治疗230 第十四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的生理、生化234 **节·抗利尿激素、催产素和渴感234 第二节·催产素238 第十五章·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的检查240 第十六章·尿崩症242 第十七章·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250 第十八章·松果体生理及临床256 **节·松果体的生理、生化256 第二节·松果体临床261 第三篇·生长发育 271**章·正常的生长及评估271 第二章·生长的调节 276 第三章·原发性生长延缓281 第四章·GHIGF1轴异常所致矮小症285 第五章·其他原因引起的矮小症295 第六章·身材高大297 第四篇·甲状腺 301**章·甲状腺的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301 **节·甲状腺的解剖学301 第二节·甲状腺的组织学302 第三节·甲状腺的胚胎学303 第二章·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化学304 **节·甲状腺激素的化学304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305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的转运310 第四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312 第三章·甲状腺激素的生理318 **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318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的调节321 第四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325 第五章·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检查328 **节·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含碘化合物测定329 第二节·体液及组织中甲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测定332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在组织中作用的评估333 第四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评估335 第五节·甲状腺功能的体内试验338 第六节·碘营养状态的评估339 第七节·甲状腺影像学检查340 第六章·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342 第七章·放射性核素的甲状腺功能和显像检查345 第八章·甲状腺影像学检查351 **节·甲状腺的超声检查351 第二节·甲状腺的CT和MRI检查353 第九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机制358 第十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65 第十一章·甲状腺相关眼病396 第十二章·甲状腺高功能结节及其他病因所致甲状腺毒症421 第十三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427 **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27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435 第十四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37 **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诊断和治疗437 第二节·甲状腺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42 第三节·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导致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43 第四节·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446 第十五章·桥本甲状腺炎449 第十六章·甲状腺炎453 **节·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454 第二节·亚急性甲状腺炎455 第三节·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457 第十七章·甲状腺肿459 第十八章·碘过量对甲状腺功能与疾病的影响465 第十九章·碘缺乏病470 **节·概述470 第二节·病因学473 第三节·发病机制与病理477 第四节·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481 第五节·诊断与鉴别诊断486 第六节·防治与监测488 第二十章·甲状腺肿瘤495 **节·甲状腺肿瘤常用诊断方法495 第二节·甲状腺肿瘤的分类498 第三节·甲状腺良性肿瘤498 第四节·甲状腺癌500 第二十一章·甲状腺髓样癌513 第二十二章·甲状腺结节516 第二十三章·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519 第二十四章·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524 **节·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24 第二节·131I治疗有并发症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27 第三节·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的并发症问题530 第四节·131I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531 第五节·重新认识131I治疗良性甲状腺病的适应证531 第六节·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532 第二十五章·甲状腺外科处理535 第五篇·肾上腺 544**章·肾上腺的形态学及发育544 第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化学547 第三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560 第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565 **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65 第二节·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69 第五章·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574 第六章·肾上腺影像学检查582 第七章·肾上腺超声与核素检查588 **节·肾上腺疾病的超声诊断588 第二节·肾上腺核素扫描检查592 第八章·库欣综合征600 第九章·肾上腺病变所致库欣综合征607 **节·肾上腺腺瘤和肾上腺癌607 第二节·原发性色素沉着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611 第三节·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症613 第十章·特殊类型库欣综合征616 **节·异位ACTH综合征616 第二节·儿童库欣综合征618 第三节·妊娠期库欣综合征619 第四节·周期性库欣综合征621 第十一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24 第十二章·盐皮质激素过多伴高血压634 **节·概述634 第二节·表象性盐皮质激素过多综合征635 第三节·Liddle综合征637 第十三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642 第十四章·单一性醛固酮减少症651 第十五章·肾上腺意外瘤657 第十六章·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和盐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1 **节·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1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663 第十七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666 第十八章·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673 第十九章·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生化684 第二十章·肾上腺髓质功能检查689 第二十一章·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693 第二十二章·神经母细胞瘤及相关肿瘤705 第二十三章·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707 **节·肾上腺疾病的外科处理707 第二节·肾上腺疾病的外科微创治疗712 第六篇·肾及心血管内分泌学 716**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化、生理及临床意义716 **节·经典RAAS的生化、生理功能与病理作用716 第二节·RAAS的研究进展718 第三节·RAAS与疾病719 第四节·RAAS干预药物及其临床应用721 第二章·内皮素725 第三章·肾上腺髓质素的生理和生化727 第四章·低渗和高渗综合征731 第五章·体位性低血压742 第七篇·性分化及发育 746**章·性别决定和正常性分化746 **节·染色体性别的决定和分化746 第二节·性腺性别决定和分化748 第三节·表型性别决定和分化749 第二章·青春期发育751 **节·青春期启动751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的体征变化753 第三节·生殖功能的发育和获得755 第四节·青春期身高的增长755 第三章·性早熟757 第四章·青春期发育延迟和性幼稚762 第五章·性分化异常疾病775 **节·性染色体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5 第二节·性腺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7 第三节·表型性别分化异常疾病779 第四节·性腺分化基因与男性假两性畸形783 第八篇·男性内分泌学 786**章·睾丸的形态结构和生精功能786 **节·睾丸的形态结构和定量组织学786 第二节·睾丸精子发生791 第三节·精子发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795 第四节·睾丸精子发生的局部调节798 第五节·精子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799 第六节·精子发生与生精细胞凋亡801 第二章·睾丸间质细胞与睾丸源性雄激素803 **节·睾丸间质细胞804 第二节·雄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和调节806 第三节·睾酮的运输和代谢808 第四节·雄激素的作用和作用机制810 第五节·男性体内的雌激素812 第三章·男性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14 **节·Klinefelter综合征815 第二节·先天性无睾症和隐睾症816 第三节·其他睾丸疾病817 第四章·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19 **节·GnRH的个体发生和功能调控819 第二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分子遗传学820 第三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821 第四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822 第五节·男性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823 第五章·勃起功能障碍824 **节·概述824 第二节·阴茎的勃起机制826 第三节·勃起功能障碍的分类和病因827 第四节·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828 第五节·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830 第六章·隐睾、小阴茎和尿道下裂833 **节·隐睾833 第二节·小阴茎837 第三节·尿道下裂839 第七章·伴内分泌表现的睾丸肿瘤843 第八章·男性不育症849 **节·概述849 第二节·男性不育的致病因素及作用环节849 第三节·男性不育症的检查和诊断851 第四节·内分泌性男性不育症860 第九章·男性避孕与内分泌864 **节·男性生殖内分泌864 第二节·男用避孕药865 第十章·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867 **节·男性与年龄相关的血清睾酮水平下降867 第二节·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868 第三节·睾酮补充治疗869 第四节·睾酮补充治疗的获益与风险870 第十一章·内分泌与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872 **节·前列腺发生及生长的调控872 第二节·内分泌与前列腺增生症874 第三节·内分泌与前列腺癌877 第十二章·雄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临床药物学879 **节·雄激素879 第二节·同化雄激素性类固醇880 第三节·抗雄激素882 第四节·促性腺激素883 第五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884 第十三章·男性乳腺发育症887 第九篇·女性内分泌学 892**章·卵巢的生命史: 发生—发育—成熟—萎缩892 **节·卵巢的发生892 第二节·卵巢的发育与成熟893 第三节·育龄期卵巢的生理894 第二章·卵巢激素的合成、代谢与生理功能898 **节·卵巢激素的合成898 第二节·卵巢激素的代谢900 第三节·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901 第三章·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控902 **节·卵巢902 第二节·月经周期906 第三节·下丘脑垂体的神经内分泌调控907 第四章·生殖激素的功能评估913 第五章·闭经915 第六章·异常子宫出血920 **节·国际妇产科联盟关于“异常子宫出血”的两个共识920 第二节·育龄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各种病因鉴别诊断要点920 第三节·排卵障碍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921 第四节·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所致异常子宫出血923 第五节·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器质性疾病924 第六节·经间期出血与黄体功能不足925 第七章·子宫内膜增生过长927 第八章·多囊卵巢综合征932 第九章·女性雄激素异常938 **节·雄激素的生理938 第二节·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940 第三节·高雄激素相关疾病943 第四节·高雄激素的诊断与管理944 第十章·经前期疾病947 第十一章·围绝经期综合征949 **节·绝经相关术语949 第二节·女性生殖衰老950 第三节·围绝经期的病理生理特点950 第四节·围绝经期相关的其他健康问题953 第五节·围绝经期的健康管理954 第六节·绝经激素治疗954 第十二章·妇科肿瘤与女性生殖内分泌960 **节·卵巢肿瘤与女性内分泌961 第二节·子宫内膜癌968 第三节·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971 第十三章·女性不孕症的评估与处理974 第十四章·诱导排卵与辅助生殖977 **节·诱导排卵977 第二节·辅助生殖技术979 第十五章·女性避孕及内分泌981 **节·常用女性避孕方法981 第二节·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临床应用982 第三节·女性内分泌疾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987 第十六章·乳腺疾病的内分泌学988 **节·乳腺发育与内分泌的关系988 第二节·内分泌与乳腺肿瘤的关系989 第三节·性激素受体及其作用机制990 第四节·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994 第十篇·妊娠内分泌 1002**章·胚胎发育和胎盘内分泌1002 **节·受孕、种植及早期胚胎发育1002 第二节·胎盘内分泌1004 第二章·妊娠期内分泌变化1012 第三章·妊娠甲状腺疾病的诊治1013 **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生理性变化1013 第二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15 第三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17 第四节·妊娠与甲状腺自身免疫1018 第四章·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1020 **节·糖尿病患者妊娠1021 第二节·妊娠期糖尿病1023 第十一篇·内分泌胰腺及糖尿病 1025**章·胰腺内分泌组织形态及发育1025 **节·胰腺内分泌组织的发育1025 第二节·胰腺内分泌组织形态学1029 第三节·环境因素对内分泌胰腺发育的影响1030 第四节·胰岛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031 第二章·胰岛素生物合成、分泌及代谢1034 **节·胰岛素的生物合成1034 第二节·胰岛素分泌1038 第三节·胰岛素、C肽及胰岛素原的代谢1043 第三章·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1044 **节·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1044 第二节·胰岛素作用的分子机制1047 第四章·胰岛其他激素的生化和生理1052 **节·胰高血糖素1052 第二节·胰岛淀粉样多肽1057 第三节·生长抑素1060 第四节·胰多肽1061 第五章·1型及2型糖尿病中胰岛的结构与功能1062 第六章·下丘脑、神经肽和糖尿病1067 第七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1071 **节·概述1071 第二节·胰岛素敏感性评估1072 第三节·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1075 第八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1080 **节·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1081 第二节·1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1090 第三节·并发症流行病学1093 第九章·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1103 **节·糖尿病定义及概述1103 第二节·诊断与分型的理论基础1103 第三节·糖尿病的诊断1104 第四节·糖尿病的分型1109 第五节·目前诊断与分型标准的评价1114 第十章·青少年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1116 第十一章·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121 第十二章·线粒体糖尿病1128 **节·线粒体结构及其功能特点1128 第二节·线粒体基因及其基因突变1128 第三节·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1129 第十三章·继发性糖尿病1132 **节·内分泌疾病伴高血糖及糖尿病1132 第二节·药物性高血糖及糖尿病1137 第十四章·1型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病程1142 第十五章·暴发性1型糖尿病1146 第十六章·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自然病程1151 第十七章·遗传因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1166 第十八章·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1174 第十九章·葡萄糖调节受损1180 **节·概述、定义及诊断1180 第二节·流行病学1181 第三节·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1184 第四节·葡萄糖调节受损的危害性1187 第五节·葡萄糖调节受损的干预1188 第二十章·婴儿高血糖与新生儿糖尿病1192 第二十一章·代谢综合征1197 第二十二章·1型糖尿病的治疗1207 第二十三章·成人1型糖尿病的治疗1216 第二十四章·2型糖尿病管理概论1220 第二十五章·胰岛素1226 **节·胰岛素制剂、用法及并发症1226 第二节·胰岛素强化治疗1233 第二十六章·口服降糖药及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1236 **节·磺酰脲类1236 第二节·二甲双胍1238 第三节·α糖苷酶抑制剂1242 第四节·噻唑烷二酮类1246 第五节·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1251 第六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激动剂与DPP4抑制剂1257 第七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1265 第二十七章·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267 **节·胰岛移植实验研究1268 第二节·临床胰岛移植1269 第三节·胰岛移植现状和展望1270 第二十八章·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1273 第二十九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279 **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279 第二节·高血糖高渗性综合征1284 第三节·乳酸性酸中毒1287 第三十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子机制1288 **节·多元醇途径1288 第二节·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1289 第三节·PKC活化1292 第四节·己糖胺通路活性增加1294 第五节·氧化应激1294 第六节·补体系统和补体调节蛋白1297 第三十一章·糖尿病心、脑、外周血管病变1299 **节·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1299 第二节·糖尿病脑血管病变1303 第三节·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307 第四节·糖尿病足1313 第三十二章·糖尿病肾病1324 第三十三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眼部并发症1335 第三十四章·糖尿病神经病变1343 **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概况、分类与危害1343 第二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神经病变的异质性1344 第三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1344 第四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与诊断1346 第五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1348 第三十五章·糖尿病其他并发症1351 **节·糖尿病消化道并发症1351 第二节·糖尿病相关皮肤病1355 第三节·感染1363 第三十六章·糖尿病与恶性肿瘤1366 第三十七章·低血糖症1375 **节·概述1375 第二节·儿童和婴幼儿低血糖症1379 第三十八章·胰岛素瘤1383 第十二篇·脂肪组织生物学与相关疾病 1387**章·脂肪生物学1387 第二章·食欲和能量代谢的神经内分泌调节1402 第三章·肥胖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1417 **节·肥胖的流行病学1417 第二节·肥胖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420 第四章·肥胖的并发症及单纯性肥胖的治疗1428 **节·肥胖的并发症1428 第二节·单纯性肥胖的治疗1431 第三节·肥胖、糖尿病的代谢手术治疗1432 第五章·伴肥胖的遗传综合征1439 **节·寡基因、多基因肥胖病1439 第二节·单基因肥胖综合征1442 第三节·非综合征型单基因肥胖症1445 第六章·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1453 第七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458 第八章·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基础1465 **节·血浆脂蛋白1465 第二节·载脂蛋白1466 第三节·脂代谢关键酶和脂质转运蛋白1467 第四节·脂蛋白代谢1467 第五节·脂蛋白代谢紊乱1468 第六节·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1468 第七节·血脂异常的管理1469 第十三篇·甲状旁腺、调钙激素、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 1476**章·甲状旁腺形态学及发育1476 第二章·甲状旁腺素与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1478 **节·甲状旁腺素1478 第二节·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1483 第三章·维生素D的生理、生化1485 **节·维生素D的代谢及调节1486 第二节·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1488 第三节·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1491 第四节·维生素D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1493 第四章·降钙素的生理、生化1495 第五章·钙磷代谢及其调节1498 **节·钙平衡及其调节1498 第二节·磷平衡及其调节1501 第六章·骨转换的调控1503 **节·骨转换1503 第二节·调控1505 第七章·甲状旁腺功能检测1510 **节·甲状旁腺素测定1510 第二节·甲状旁腺功能试验及钙代谢检查1512 第八章·甲状旁腺影像学检查1517 **节·甲状旁腺的影像学解剖和检查方法1517 第二节·甲状旁腺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1518 第三节·放射性核素显像1521 第九章·骨转换生化标志物1525 **节·骨形成标志物1525 第二节·骨吸收标志物1526 第三节·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测定的临床应用及测定的变异1528 第十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530 第十一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540 第十二章·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544 第十三章·甲状旁腺疾病的外科处理1549 **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549 第二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551 第三节·甲状旁腺肿瘤再手术问题和异位甲状旁腺肿瘤的外科手术1551 第四节·某些较特殊情况下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处理1552 第五节·甲状旁腺腺瘤的微创外科手术处理1554 第十四章·高钙血症1555 第十五章·低钙血症1562 第十六章·磷代谢异常疾病1566 **节·磷的生理功能1566 第二节·磷代谢的调节1566 第三节·血磷异常1568 第四节·磷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1570 第五节·血磷异常的治疗1571 第十七章·镁代谢异常综合征1572 **节·镁的正常代谢1572 第二节·低镁血症1575 第三节·高镁血症1578 第十八章·骨质疏松症概论1579 第十九章·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因素1603 第二十章·继发性骨质疏松1611 **节·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1611 第二节·糖尿病性骨质疏松1613 第三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骨质疏松症1615 第四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对骨的作用1616 第五节·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618 第二十一章·佝偻病和骨软化症1620 第二十二章·遗传性维生素D代谢与效应缺陷1627 **节·HVDDRⅠ型1628 第二节·HVDDRⅡ型1629 第二十三章·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症1630 第二十四章·肾性骨营养不良1636 **节·病因和发病机制1637 第二节·组织学特点1638 第三节·临床表现1638 第四节·放射学的特征1640 第五节·实验室检查1640 第六节·治疗1641 第七节·肾移植患者的骨和矿盐代谢1651 第二十五章·畸形性骨炎1652 第二十六章·氟骨症1658 第二十七章·罕见骨病1667 **节·骨硬化病1667 第二节·异位钙化和异位骨化1673 第三节·低磷酸酶症1674 第四节·成骨不全1675 第二十八章·尿石症1677 第二十九章·异位骨化和异位钙化病1685 第十四篇·内分泌肿瘤综合征和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 1691**章·神经内分泌肿瘤1691 第二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695 第三章·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1697 第四章·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1699 第五章·伴瘤内分泌综合征1702 **节·概述1702 第二节·常见伴瘤内分泌综合征1704 第六章·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710 **节·概述1710 第二节·常见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1714 第七章·恶性肿瘤治疗后的内分泌变化1730 第八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内分泌疾病1737 常用术语缩略词英汉对照 174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家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家伦教授是我国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与重要开创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学科创建者之一。 宁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山东**医科大学校长,上海内分泌研究所所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