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7677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19767723 ; 978-7-5197-6772-3
本书特色
当今社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新兴法律问题,面对传统法秩序的重大挑战,隐私的基本范畴和理论建构应锐意进取,以利于数字时代法律的妥当适用。在《隐私即信任》这本书中,作者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建构从信任关系出发理解隐私利益和规范隐私保护的模型,为全球数字时代数据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译者独具慧眼,原著中深刻的见解、精辟的语言、生动的例子被忠实而富有创造性地再现,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并收获思想的启迪。 ——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如何看待隐私的前途?是否真如许多专家所言“隐私已死”?这是今天我们时常要面对的“灵魂拷问”。本书作者指出在数字时代,隐私不是要与社会分离,而是要基于信任的条款与之发生密切互动。“隐私即信任”的合理性在于,信息共享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隐私并非隔离个人和社会的盾牌,而是一种社会结构的要素,它通过限制信息持有者的力量来促进共享和社会互动。显然,本书所主张的“隐私即信任”理论较之于传统的隐私理论走得更远,涉及个人信息保护基本范式的转型问题,值得关注如何重塑隐私理论与实践的所有人士去阅读和思考。 ——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在本书中,Ari为我们绘制了*重要的现代隐私理论之一。 这本见解深刻、论证全面且文笔优美的书奠定了一个基于信任他人的更美好数字世界的基础。它是任何关心隐私问题和制定隐私规则人士的必读书目。 ——Woodrow Hartzog,美国东北大学法学院教授、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信任”出发定义隐私的内涵,从数字信任关系维系的角度规范隐私信息的理念将对我们产生启发。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开始重视和研究基于信任关系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尤其是在大数据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个人信息价值剧增的当下,因生活交往、社会互动、合同关系、公共利益等,信息分享和利用已成为常态,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复杂化,从信任关系出发理解隐私利益和规范隐私保护,具有无限潜力。
目录
作者简介
Ari Ezra Waldman,美国东北大学法学院,法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法律、信息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宪法、法律与科技、法律和社会、数据安全、隐私法和政策等。 张璐,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民商法、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治理等。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民法典
¥20.7¥42.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圆圈正义
¥25.4¥4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酷刑简史(图文版)
¥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