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清

写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清

1星价 ¥19.8 (5.5折)
2星价¥19.8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12122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87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203121220 ; 978-7-203-12122-0

本书特色

明朝后期,内外交困,民不聊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迅速崛起。1616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改国号金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走投无路的明崇祯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全面鼎盛,史称“康乾盛世”。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国力较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断代体朝代划分,为读者介绍从努尔哈赤以十三套祖传的盔甲起兵反明开始直至公元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建立中华民国的中国历史故事,讲述了从明朝后期到中华民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中间穿插了一系列的有趣的故事和精彩的事件,帮助孩子们由浅入深地了解历史的进程,了解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了解中国由帝制终于进入民主,经历了立宪、****,进而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历史选择的必然。

目录

时代背景
*后的王朝
历史事件
正在崛起的马背民族
从关外到关内
康熙:我的江山我做主
雍正:勤政和反腐,一个都不能少
乾隆:锦绣河山任逍遥
从盛世到末世
战争,因鸦片而起
“洋务派”在行动
甲午战争: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的对决
戊戌变法:103天的维新救国
“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
辛亥革命:封建帝制的终结
历史人物
民族英雄郑成功
林则徐:打响晚清禁毒**枪
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积极推动者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大事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正在崛起的马背民族 明朝末年,山海关外,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生活着被称为女真的少数民族。其中的一支建州女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他的带领下,这一支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迅速崛起。 努尔哈赤出生在建州女真的一个部落酋长的家里,其祖辈和父亲都被明朝政府封为当地的官员。在家庭的熏陶下,努尔哈赤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努尔哈赤十岁时,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刻薄。十九岁时,他不得不分家生活,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他常至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学会了一些蒙古语,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在此期间,努尔哈赤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胸有谋略,后被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努尔哈赤二十四岁时,李成梁率军攻打被叛匪占据的古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自愿做向导并人城劝降,不幸被明军误杀,死于战火。 噩耗传来,努尔哈赤认为这都是明朝的错,决心复仇,于是用祖父、父亲留下来的十三副甲胄起兵,表面上虽然归顺明朝,暗地里却开始了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战争,为以后消灭明朝做准备。努尔哈赤创立了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南征北战,所向无敌,1616年时基本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开始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对明朝的“七大恨”,正式对明朝开战。1619年,后金与明朝的**场关键战役——萨尔浒之战爆发。努尔哈赤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以少胜多,大败明军,从而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格局,使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很快就打下了辽东大片土地。1625年,迁都盛京(今沈阳)。 努尔哈赤英明果敢,用兵如神,但在晚年时却也陷入自大、傲慢和猜忌中,例如歧视、虐待甚至大规模屠杀汉人。努尔哈赤的晚年统治,使刚刚建立不久的后金一度陷入困境之中。1626年,叱咤风云、征战一生的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被推举继位。 从关外到关内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自少年起便经常跟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屡建战功。他继位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一改国家弊端,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来调整父亲晚年的失误。 皇太极仿效明制,设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国家统治机构,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妥善处理满洲、蒙古、汉三族之间的关系,尤其重用汉人为官,对汉族上层人物委以重任。他还极力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专门设立学校,八旗子弟除了练习骑马射箭,还拿起了毛笔和书本,努力学习各类文化知识。为了扩大兵源,在努尔哈赤八旗的基础上,皇太极又创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皇太极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他一方面对明朝统治者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夺取汉地大批人畜、财物,以壮大经济实力。为解除后顾之忧,他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统治得以巩固。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清朝的历史由此开启。 皇太极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43年9月,皇太极去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 在后金强势崛起、意在进关取代明朝之际,明朝的统治也越来越腐败无能。明崇祯帝在位时期,黄河流域遭遇连年旱灾,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爆发了以李自成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1644年正月,李自成的大军势如破竹,攻破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便马不停蹄,带兵攻打北京城。崇祯帝民心已失,再也抵挡不住起义大军的进攻。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进入紫禁城,明崇祯帝走投无路,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两百七十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 接下来,清军能够顺利进关,除了自身军事力量的强大无敌,还和一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 李自成进京之后,很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味贪图安逸享受,不思进取,还放纵将士们胡作非为,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甚至还霸占了吴三桂*喜欢的小妾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气急败坏的吴三桂决心报仇,只是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根本打不过李自成,于是向关外的满洲人发出了借兵的求援信。 摄政王多尔衮知道,大清的机会来了,于是一面带兵悄悄进人了山海关,一面让吴三桂先跟李白成作战,以消耗他们的实力。就在双方都再也支撑不住的时候,兵强马壮的清军突然杀了过来,李自成大败,不久由北京退往西安,多尔衮的清军顺势进入北京。 1644年十月,清顺治帝在北京举行登基典礼,将北京作为国都。从此,清朝入主中原,开始了在关内的统治。 康熙:我的江山我做主 对于大清的历史而言,从关

作者简介

马文戈,山东济宁市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历史学硕士,文化学者。好读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研究和感悟。擅长于历史人物和古代诗词的写作,文笔优美清新,描写细腻深情,能于宁静美丽的文字之中尽显人生情怀和生命感悟。现致力于人物传记和国学历史的写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