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印象·中国历史  先秦卷  礼乐文明的兴替

印象·中国历史 先秦卷 礼乐文明的兴替

1星价 ¥60.0 (7.5折)
2星价¥60.0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73335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6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07333552 ; 978-7-107-33355-2

内容简介

  先秦——这段中华民族历史的河源与上游,曾经创造出光辉灿烂的“礼乐文明”!  《印象·中国历史·先秦卷:礼乐文明的兴替》以“夷夏东西说”开篇,以礼乐文明的兴替为基本线索,选取典型人物和标志性事件,力图向读者展示礼乐文明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崩坏,*终被新的制度和文化取代的整个过程。其中精彩的,莫过于春秋战国的历史。从表面来看,这段历史的特点是“乱”:一是周王室主导的秩序崩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变而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二是战乱频仍,所谓“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三是“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高潮。但这种乱中孕育着“定于一”的新趋势。  学术思想是历史演进的先导,军事却是历史前进的直接推手。春秋战国的历史演进,是在百家争鸣的思想撞击中完成的,也是在铁与血的战火中完成的。因此,《印象·中国历史·先秦卷:礼乐文明的兴替》用大量篇幅展示了这一时期从制度到理论再到战争层面的军事变革。“六经管得书生下,阔剑长枪不信渠!”

目录

绪言:东与西的较量——中国上古史递嬗的格局
**章 三代社会政治的演进
一、夏商社会政治的沿革
1.夏朝: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2.商朝: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二、西周:郁郁乎文哉
1.西周的兴起
2.西周政治的基本特点
三、春秋战国:百王礼乐散寒烟
1.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2.战国:变法进行时
3.寓变于乱的政治新格局
四、政治思想的发展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2.春秋时期的新思潮
3.战国:道术将为天下裂

第二章 礼乐文明的兴衰与军事变革
一、周朝军队的变迁
1.军礼时代的西周军事
2.礼崩乐坏与“变诈之兵并作”
二、春秋时期的军队
1.“兵农合一”与常备军并存
2.中央军与地方武装
3.族军与“私属”
4.以车兵、步兵为主体的兵种
5.春秋兵要地理与战略格局的演变
三、战国时期的军事嬗变
1.步兵跃居诸兵种之首
2.车兵地位的变化
3.“胡服骑射”与骑兵的全面发展
4.舟师的发展
5.战国时期的关塞防御与城池攻守
6.军队数量的激增与兵役制度的变化
7.“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战国地缘战略形势及其演变
……

第三章 兵学的整合与革新
第四章 从争霸走向兼并与统一(上)
第五章 从争霸走向兼并与统一(下)
第六章 知人论世
第七章 百家争鸣: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印象·中国历史·先秦卷:礼乐文明的兴替》: 2.战国:变法进行时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社会剧变时期,是古典社会形态向中世纪社会形态转变的阶段,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局面的发展,导致卿大夫*后顺理成章地夺取了诸侯国的统治权。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各国在全面总结了以往的政治统治经验教训后,必须对国家政治的总体发展方向作出根本性的抉择。于是,变法问题就首先摆到各国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它构成了战国前中期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首先发生在魏国。魏文侯即位后,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李悝变法的内容,今所知道的有三项:“尽地力之教”,即发展农业生产,以巩固新政权的经济基础;推行平籴法,以稳定小农经济,从而富国强兵;制定《法经》,以加强国家机器的专政职能。通过这次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继魏国后进行变法的是赵国。赵国变法的特点是儒法并用,初步巩固了赵国的新生政权。 楚悼王起用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吴起变法的原则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他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淘汰“不急之官”,供养“选练之士”,并建议迁“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同时,吴起还积极整顿吏治,“塞私门之请”。吴起的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楚国在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遗憾的是,吴起变法持续的时间不长。楚悼王刚死去,旧贵族就乘机反扑,吴起被杀,变法运动中止。 韩昭侯起用申不害在韩国实行变法。申不害变法的重点落在讲求君主统治之“术”上,却并不重视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推行变法措施,因而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战国七雄中韩国一直较为弱小。 在齐国,齐威王起用邹忌进行政治改革,主要措施是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清除不称职的官吏,奖赏有功之臣。这样就使齐国的政治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为齐国的强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战国各国变法中*为全面、彻底的。商鞅的变法,前后有两次。主要内容是: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厉行赏罚;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实行军功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焚烧儒学经典,推行文化专制;废除井田,“开阡陌封疆”;普遍推行县制;迁都咸阳;统一度量衡;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商鞅的变法,措施全面,历时较久。商鞅本人还有理论上的论证,今存《商君书》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商鞅变法效果很好。商鞅本人被杀后,他所制定的变法措施仍然保留了下来,使得原先较落后的秦国,很快成为富强的国家,奠定了此后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由此可见,变法改革已成为战国时期各国政治生活中的共同趋势和头等大事,各国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各国的变法,虽然在方式、程度、成效等方面各有差异,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比较彻底地摈弃原始民主制的残余,进一步调整国家政治的格局.强化国家机器的专政职能,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这是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富说服力的具体表现。战国七雄中,哪一国变法更为主动和彻底,措施更为有力,哪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就更能迅速增强,在当时军事兼并战争中就更能占有主动的地位,就能更好地完成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历史性转变。 ……

作者简介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中国军事史,出版专著《春秋军事史》《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孙子评传》《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等多种,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军事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白效咏,浙江工商大学公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政治思想史,著有《汉代易学与政治》等,在《文史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摘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