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9132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55913238 ; 978-7-5559-1323-8

内容简介

著名考古学者许宏,跨界写作,变身非虚构作家——散文随笔首次结集,与《装作有闲》堪称姊妹书。 本书分为4辑:怀旧、散思、序跋、说书,来自许宏博客、微博以及报刊所发文章。书中有对恩师的深情缅怀,对师友的难以忘怀;有对考古圈子的反思与再思;有严谨而不失灵动的自序、他序及后记;有写书的心迹留痕,也有读书的所悟所得……充满温度的字里行间,袒露了一个考古人不忘初心的情怀。 这是一部真正“出圈”之作。

目录

辑一 怀旧 T1 苹木留荫芳华沁人——缅怀徐苹芳先生 T2 跟徐苹芳先生读名篇、学写作 T3 智者陈公——记我所知道的陈公柔先生 T4 忘年“书友”孟先生 T5 送别佟柱臣先生 T6 把第二故乡当家的考古人——怀念赵芝荃先生 T7 我与吉田惠二先生的“缘” T8 力荐考古女杰邵望平师自选集 T9 欢送王仁湘老师光荣退休 T10 迟来的怀念——忆任飞(周雁)女士 辑二 散思 T1 “考古学文化”再思 T2 关于社会复杂化阶段考古学文化的断想 T3 只懂考古已经搞不好考古了 T4 以学界的互动把握青铜文化的互动 T5 “夏文化”究竟是什么? T6 夏文化与*早的中国:假说与推论 T7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T8 从过去十万年的几个“界面”想象后天 T9 遗产背后的“非遗”幻影 T10 给年轻朋友的一份考古书单 T11 我的学术检讨(1995~2021) 辑三 序跋 T1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后记 T2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韩文版序 T3 《先秦城邑考古》前言 T4 《大都无城》后记 T5 《何以中国》新版后记 T6 《*早的中国》繁体版序 T7 《*早的中国》新版后记 T8 《东亚青铜潮》后记 T9 《发现与推理》后记 T10 《三星堆之惑》后记 T11 《踏墟寻城》自序 T12 《焦点二里头》后记 T13 《溯源中国》后记 T14 《考古学家说中国》总序 T15 《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推荐序 T16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序 T17 《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序 T18 《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序 T19 《二里头考古六十年》前言 T20 《二里头(1999~2006)》结语 T21 《赵芝荃考古文集》编后记 T22 《三代考古(三)》编后记 T23 《夏商都邑与文化》系列文集编后记 辑四 说书 T1 考古学家刘敦愿的遗产——写在《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再版之际 T2 一部全景式解析中国文明形成的力作——评《中国文明:农业与礼制的考古学》 T3 想象考古学家发现当下——《第五次开始》书评 T4 走近一群人,留住一段史——《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读后 T5 “快餐时代”的一品高汤——读《豫南及邻境地区青铜文化》 T6 一部优秀的考古遗址研学教材——《考古队长现场说》读后 T7 从《商周考古》到《夏商周考古学》——由两本考古教材串联起学术史 T8 考古与文献结合重建上古史的力作——《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读后 T9 一篇结语,一种 式——《洛阳中州路(西工段)》述评 T10 一部合力集成的总结之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编写侧记 编后散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宏,一位来自于田野的考古人。 他入行40余年,当了20年的考古队长, 亲手发掘出中国*早的“紫禁城”和“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 主编过天书般的考古报告,出版了砖头厚的学术专著。 他坚守学术底线,独持己见, 自称“搅局者”“少数派”“孤独求败”。 作为不满足于做象牙塔学问的学者, 他还愿意给公众讲考古故事,成为一名非虚构作家。 作为小众网红,他乐于和网友互动,在微博上有110万粉丝, 在喜马拉雅上侃“宏观考古”,成为B站的UP主。 他穿越于古代与现代、田野与城市之间, 在读书、思考、写作的路上,乐此不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