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73203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52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547320396 ; 978-7-5473-2039-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学生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古典文学专家郦波,深度解读中小学九年全部必考古诗词。 根据中小学语文考纲和课程标准设置专题板块。 取材课本,合理延伸,夯实基础、适度拔高。 紧密结合教材,精准面向考试,充分助力教学,九年语文古典诗词一本通。
内容简介
《课本中的古诗词(下)》以教育部公布的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为鉴赏对象,收录中学6-9年级语文课本中的107首古诗,通过“美 丽诗词”“思维拓展”“知识链接”等板块,从诗歌、诗人、时代、文化等不同角度对诗词歌赋予以全面而立体的解读。本书作者本书作 者郦波是中国古典文学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主讲人之一,曾参与《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多个文化类节目,因风趣、博雅的形象而备受学生群体的喜爱。本书力求还原古诗词的 情感特征,依其义存其心,知其义不泥古,激活古典智慧,补益现代社会文化和精神元素,对小学生以及诗词爱好者有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的作用。
目录
下
第 1 讲 观沧海[三国]曹操 1
第 2 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6
第 3 讲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2
第 4 讲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7
第 5 讲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22
第 6 讲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27
第 7 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32
第 8 讲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36
第 9 讲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42
第10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46
第11讲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 51
第12讲 潼关 [清]谭嗣同 56
第13讲 木兰诗 北朝民歌 60
第14讲 竹里馆[唐]王维 67
第15讲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73
第16讲 逢入京使[唐]岑参 78
第17讲 晚春[唐]韩愈 83
第18讲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89
第19讲 望岳[唐]杜甫 94
第20讲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99
第21讲 游山西村[宋]陆游 105
第22讲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110
第23讲 泊秦淮[唐]杜牧 116
第24讲 贾生[唐]李商隐 122
第25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宋]杨万里 128
第26讲 约客[宋]赵师秀 133
第27讲 野望[唐]王绩 138
第28讲 黄鹤楼[唐]崔颢 143
第29讲 使至塞上[唐]王维 148
第30讲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153
第31讲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59
第32讲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164
第33讲 龟虽寿[三国]曹操 169
第34讲 赠从弟(其二)[汉]刘桢 174
第35讲 梁甫行[三国]曹植 181
第36讲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185
第37讲 春望[唐]杜甫 190
第38讲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195
第39讲 赤壁[唐]杜牧 200
第40讲 渔家傲[宋]李清照 205
第41讲 浣溪沙[宋]晏殊 210
第42讲 采桑子[宋]欧阳修 215
第43讲 相见欢[宋]朱敦儒 220
第44讲 如梦令[宋]李清照 225
第45讲 关雎《诗经??周南》 229
第46讲 蒹葭《诗经??秦风》 234
第47讲 式微《诗经??邶风》 239
第48讲 子衿《诗经??郑风》 244
第49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248
第50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254
第51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260
第52讲 石壕吏[唐]杜甫 266
第53讲 卖炭翁[唐]白居易 269
第54讲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275
第55讲 送友人[唐]李白 279
第56讲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 284
第57讲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288
第58讲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293
第59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298
第60讲 水调歌头[宋]苏轼 304
第61讲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310
第62讲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316
第63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321
第64讲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328
第65讲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333
第66讲 无题[唐]李商隐 338
第67讲 行香子[宋]秦观 344
第68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347
第69讲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352
第70讲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355
第71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362
第72讲 满江红[清]秋瑾 369
第73讲 定风波[宋]苏轼 376
第74讲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381
第75讲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386
第76讲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390
第77讲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394
第78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400
第79讲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407
第80讲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412
第81讲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418
第82讲 南安军[宋]文天祥 424
第83讲 别云间[明]夏完淳 429
第84讲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 434
第85讲 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 438
节选
出版前言 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 材,于 2017 年 9 月 1 日起在全国逐步投入使用。其中,语文 教材不仅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还增设了专题栏目,安排了成语典故和楹联、谚语、格言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古诗词、成语典故与格言隽语,不仅是同学们应该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 更具有陶冶情操、涵养气质、启发心智的重要作用。根据对目前在用的统编版一到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不完全统计,各板块收录的古诗词有 193 首,成语典故有 283 条;在“综 合性学习”和“日积月累”等板块集中收录的格言隽语有 131 条, 而课文中实际引用以及课后练习提到的格言总数则更多。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古诗词、成语典故以及格言隽语,是 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讲解这些古诗词、成语典故以及格言隽语的相关知识,不仅对同学们吃透教材有所帮助,对于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小丛书,旨在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课本里的古诗词、成语典故以及格言隽语,从人文积淀方面提升古文阅读 与理解的能力,掌握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从人文情怀方面培养以人为本的意识,学会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懂得如何表达对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关切;从审美情趣方面提高 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学习文学艺术表达的方法,使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书中条目均以目前在用的统编版一到九年级语文教材为依据。丛书不仅对古诗词、成语典故以及格言隽语做了有趣味、有深度的讲解,还通过“思维拓展”“对比阅读”“拓展训练”“知识链接”等板块对学习内容作了补充,对于新教材中首次大量出现的格言隽语,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学习资料。 关于丛书的编写体例,有如下两点说明。 **,书中条目并未对古诗词、成语典故以及格言隽语一一标注年级、学期。这样做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教材尚在不断调整之中,一些内容出现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二是语文学习与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有所不同,分级并不是那么严格——语文学习的终极目的其实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同年级的阅读文本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阅读任何年级的文本,对同一个文本也可以反复阅读,常读常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二,如前所述,统编教材还在完善的过程之中,目前书 中所选条目依据的是现行教材,本丛书出版后,依然会根据教 材修订情况,及时对条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请作者在修订时 补充完善。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u 美丽诗词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为官后坚决主张抗金,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示儿》写于陆游临终之前,是凝聚陆游毕生心事、洋溢着炽热爱国情怀的绝笔。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本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唯一悲伤痛心的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诗的前两句突出了一个“悲”字,诗人知道离开人世后便万事皆空,无牵无挂,但唯有一事无法忘怀——“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不甘、遗憾、悲哀没能看见祖国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失地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了把这喜讯告诉你们的父亲。诗的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以热切期盼的语气表 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并将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子孙后代,充分体现了爱国之情。 数年前,陆游曾在《太息》诗中叹息“死前恨不见中原”,直到临终之际,他仍抱有“北定中原”的坚定信念。陆游从小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受祖父陆佃、父亲陆宰影响甚大,在思想、品德、文化等方面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陆游有着一种浓郁的家族文化认同感,希望子孙能将家学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u 对比阅读 陆游一生创作丰富,《剑南诗稿》中存诗九千余首,其中示儿教子诗数量颇多,成为中华古典诗歌教子类题材中*亮丽的一道风景。在陆游的教子诗中,*为感人的应属课本所选的这首《示儿》。 除了教育子女爱国、报国之外,陆游还在教子诗中对他们的为学、做人、处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导。比如,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从为学角度展开,强调了实践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示儿诗原本是写给自己的儿孙看的,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内容对同时代的青年人,甚而对今天的我们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u 知识链接 宋代不仅是学校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家庭教育的兴盛时期,很多文人、学者、政治家、思想家都纷纷通过家诫、家范、诫子诗等多种形式进行家庭教育。 勤俭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先贤认为节俭不仅关系一家兴衰,更影响一国存亡。比如,在谈到勤俭时,政治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便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以说,中国传统家训在清代达到了鼎盛,对勤俭之论亦颇多,比如,散文家魏禧在《日录里言》中说:“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又如,教育家李毓秀在《弟子规》中说:“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而理学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更是脍炙人口。除了前面提到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还说:“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朱柏庐所写的家训不仅在古代家喻户晓,对现代文明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郦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古典文学专家,曾参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多个文化类节目,因风趣、博雅的形象而备受学生群体的喜爱,著有《唐诗简史》《诗酒趁年华》《五百年来王阳明》等多部畅销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城堡
¥14.5¥45.0 -
儒林外史
¥14.5¥39.8 -
想念地坛
¥13.2¥36.0 -
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子夜茅盾作品精选集价值典藏版
¥22.1¥39.8 -
老人与海
¥6.9¥28.0 -
谈文学
¥7.0¥20.0 -
学习.就是找对方法
¥11.5¥35.0 -
我是猫-全译典藏版
¥12.3¥36.8 -
绿山墙的安妮
¥8.0¥25.8 -
白洋淀纪事
¥10.5¥29.8 -
基督山伯爵:全译本
¥14.7¥38.0 -
鲁滨逊漂流记
¥12.8¥36.8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堂吉诃德(全2册)(典藏版)
¥52.0¥72.8 -
燕子来时
¥7.8¥25.0 -
四大名著红楼梦
¥12.2¥35.0 -
在人间
¥7.7¥24.8 -
宇宙从何而来
¥22.2¥52.8 -
呼啸山庄
¥12.0¥29.8 -
散文及其他卷-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