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6169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2页
  • 出版时间:2022-09-01
  • 条形码:9787554616949 ; 978-7-5546-1694-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过有趣的生活 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我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选择自己趣味*浓的事项做职业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各人选择他趣味 *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 ★做有趣的学问 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得到时,旁人没有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交有趣的朋友 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磨擦我的趣味。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有趣是治愈“精神饥荒”的良药 “人是活的,永远没有完成的那一天。惟其不圆满,才容得宇宙无限的演化、人生无尽的创造。”这种创造,就是人生趣味的来源。我现已年老,而趣味淋漓,精神不衰,亦靠此人生观。不过诸君要知道自己的精神饥荒,要找方法医治。我吃此药,觉得有效,因此贡献诸君采择。 ★没有兴趣的人生会累 人这辈子,不仅要活,还要活得有声有色。整天哭丧着脸熬生活,生命便日渐枯萎;怀着一颗有趣的心,即使身在荒漠也能开出花来。 ★人要过“美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的?“美的生活”一定是有趣的。没有趣味的生活是“石缝的生活”,挤得紧紧的,戴着枷锁前行, 没有自由;是“沙漠的生活”,干巴巴的,没有一点血色,死板枯燥的,没有丝毫变化。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裸脊线装,便于阅读 裸脊线装,阅读整本书的任何一页都能够完全摊平,无障碍欣赏美。 ★封面采用莫高窟经典壁画色系 莫高窟,延续了中国千年的文化之美 设计师用心打磨,只想给你带来**眼美的享受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了梁启超在不同时期的哲学思录,探讨了人如何在劳作、学间、艺术等活动中建构趣味的生活,反映了他在美学、艺术、人生等方面的价值观。本书从四个方面表明梁启超对哲学、美学、人生的态度以及审美生活情趣,引发人对美的思考和审视。

目录

**编??·??趣味生活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002

学问之趣味 ·009

美术与生活 ·014

美术与科学 ·019

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 ·026

书法指导 ·030

郑褧裳画引 ·050

第二编??·??为学与做人

为学与做人 ·054

敬业与乐业 ·062

*苦与*乐 ·068

知命与努力 ·071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081

教育家的自家田地 ·092

第三编??·??文学之美

情圣杜甫 102

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121

文学的反射 ·150

文学家的性格及其预备 ·153

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 ·155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69

第四编??·??认识自己

甚么是“我” ·176

孔子之人格 ·183

老子的学说 ·189

“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214

三十自述 ·226

后记 ·233


展开全部

节选

美术与生活 诸君!我是不懂美术的人,本来不配在此讲演。但我虽然不懂美术,却十分感觉美术之必要。好在今日在座诸君,和我同一样的门外汉谅也不少。我并不是和懂美术的人讲美术,我是专要和不懂美术的人讲美术。因为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 “美术人”这三个字是我杜撰的,谅来诸君听着很不顺耳。但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中国向来非不讲美术——而且还有很好的美术,但据多数人见解,总以为美术是一种奢侈品,从不肯和布帛菽粟一样看待,认为生活必需品之一。我觉得中国人生活之不能向上,大半由此。所以今日要标“美术与生活”这题,特和诸君商榷一回。 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这句话虽然不敢说把生活全内容包举无遗,*少也算把生活根芽道出。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人怎样会活得无趣呢?**种,我叫它做石缝的生活。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余地;又好像披枷带锁,永远走不出监牢一步。第二种,我叫它做沙漠的生活。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又好像蜡人一般,没有一点血色,又好像一株枯树,庾子山说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这种生活是否还能叫做生活,实属一个问题。所以我虽不敢说趣味便是生活,然而瞬兑没趣便不成生活。 趣味之必要既已如此,然则趣味之源泉在哪里呢?依我看有三种。 **,对境之赏会与复现。人类任操何种卑下职业,任处何种烦劳境界,要之总有机会和自然之美相接触——所谓水流花放,云卷月明,美景良辰,赏心乐事。只要你在一刹那间领略出来,可以把一天的疲劳忽然恢复,把多少时的烦恼丢在九霄云外。倘若能把这些影像印在脑里头令它不时复现,每复现一回,亦可以发生与初次领略时同等或仅较差的效用。人类想在这种尘劳世界中得有趣味,这便是一条路。 第二,心态之抽出与印契。人类心理,凡遇着快乐的事,把快乐状态归拢一想,越想便越有味;或别人替我指点出来,我的快乐程度也增加。凡遇着苦痛的事,把苦痛倾筐倒箧吐露出来,或别人能够看出我苦痛替我说出,我的苦痛程度反会减少。不惟如此,看出说出别人的快乐,也增加我的快乐;替别人看出说出苦痛,也减少我的苦痛。这种道理,因为各人的心都有个微妙的所在,只要搔着痒处,便把微妙之门打开了。那种愉快,真是得未曾有,所以俗话叫做“开心”。我们要求趣味,这又是一条路。 第三,他界之冥构与蓦进。对于现在环境不满,是人类普通心理,其所以能进化者亦在此。就令没有什么不满,然而在同一环境之下生活久了,自然也会生厌。不满尽管不满,生厌尽管生厌,然而脱离不掉它,这便是苦恼根源。然则怎样救济法呢?肉体上的生活,虽然被现实的环境捆死了,精神上的生活,却常常对于环境宣告独立。或想到将来希望如何如何,或想到别个世界例如文学家的桃源、哲学家的乌托邦、宗教家的天堂净土如何如何,忽然间超越现实界闯入理想界去,便是那人的自由天地。我们欲求趣味,这又是一条路。 这三种趣味,无论何人都会发动的。但因各人感觉机关用得熟与不熟,以及外界帮助引起的机会有无多少,于是趣味享用之程度,生出无量差别。感觉器官敏则趣味增,感觉器官钝则趣味减;诱发机缘多则趣味强,诱发机缘少则趣味弱。专从事诱发以刺戟各人器官不使钝的有三种利器:一是文学,二是音乐,三是美术。 今专从美术讲:美术中*主要的一派,是描写自然之美,常常把我们所曾经赏会或像是曾经赏会的都复现出来。我们过去赏会的影子印在脑中,因时间之经过渐渐淡下去,终必有不能复现之一日,趣味也跟着消灭了。一幅名画在此,看一回便复现一回,这画存在,我的趣味便永远存在。不惟如此,还有许多我们从前不注意赏会不出的,他都写出来指导我们赏会的路,我们多看几次,便懂得赏会方法,往后碰着种种美境,我们也增加许多赏会资料了,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件。 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理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跳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写得唯妙唯肖,便不知不觉间把我们的心弦拨动,我快乐时看他便增加快乐,我苦痛时看他便减少苦痛,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二件。 美术中有不写实境实态而纯凭理想构造成的。有时我们想构一境,自觉模糊断续不能构成,被他都替我表现了。而且他所构的境界种种色色有许多为我们所万想不到;而且他所构的境界优美高尚,能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压下去。他有魔力,能引我们跟着他走,闯进他所到之地。我们看他的作品时,便和他同住一个超越的自由天地,这是美术给我们趣味的第三件。 要而论之,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受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明白这种道理,便知美术这样东西在人类文化系统上该占何等位置了。 以上是专就一般人说。若就美术家自身说,他们的趣味生活,自然更与众不同了。他们的美感,比我们锐敏若干倍,正如《牡丹亭》说的“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我们领略不着的趣味,他们都能领略。领略够了,终把些唾余分赠我们。分赠了我们,他们自己并没有一毫破费,正如老子说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假使“人生生活于趣味”这句话不错,他们的生活真是理想生活了。 今日的中国,一方面要多出些供给美术的美术家,一方面要普及养成享用美术的美术人。这两件事都是美术专门学校的责任。然而该怎样的督促赞助美术专门学校叫它完成这责任,又是教育界乃至一般市民的任。我希望海内美术大家和我们不懂美术的门外汉各尽责任做去。 (1922年8月13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讲演稿。 原载《时事新报》1922年8月15日。)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 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的活动。然而我绝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木需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趣味的反面,是干瘪,是萧索。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头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算是完了,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产育出来。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毒害的物质哩。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生活得不耐烦,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行尸走肉。倘若全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虏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 “趣味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是我所创造,近代欧美教育界早已通行了。但他们还是拿趣味当手段,我想进一步,拿趣味当目的。请简单说一说我的意见。 **,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这是不错。但趣味的性质,不见得都是好的。譬如好嫖好赌,何尝不是趣味?但从教育的眼光看来,这种趣味的性质,当然是不好。所谓好不好,并不必拿严酷的道德论做标准。既已主张趣味,便要求趣味的 贯彻。倘若以有趣始以没趣终,那么趣味主义的精神,算完全崩落了。《世说新语》记一段故事:“祖约性好钱,阮孚性好屐,世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量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亀以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诣孚,正见自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緬屐。’意甚闲畅,于是优劣始分。”这段话,很可以作为选择趣味的标准。凡一种趣味事项,倘或是要瞒人的,或是拿别人的苦痛换自己的快乐,或是快乐和烦恼相间相续的,这等统名为下等趣味。严格说起来,它就根本不能做趣味的主体。因为认这类事当趣味的人,常常遇着败兴,而且结果必至于俗语说的“没兴一齐来”而后已,所以我们讲趣味主义的人,绝不承认此等为趣味。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固然容易如此。教育教得不如法,学生在学校里头找不出趣味,然而他们的趣味是压不住的,自然会从校课以外乃至校课 反对的方向去找他的下等趣味,结果,他们的趣味是不能贯彻的,整个变成没趣的人生完事。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这种教育办得圆满,能够令全社会整个永久是有趣的。 第二,既然如此,那么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着解决了。教育家无论多大能力,总不能把某种学问教通了学生,只能令受教的学生当着某种学问的趣味,或者学生对于某种学问原有趣味,教育家把它加深加厚。所以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摧残趣味有几条路。头一件是注射式的教育。教师把课本里头东西叫学生强记。好像嚼饭给小孩子吃,那饭已经是一点儿滋味没有了,还要叫他照样地嚼几口,仍旧吐出来看。那么,假令我是个小孩子,当然会认吃饭是一件苦不可言的事了。这种教育法,从前教八股完全是如此,现在学校里形式虽变,精神却还是大同小异,这样教下去,只怕永远教不出人才来。第二件是课目太多。为培养常识起见,学堂课目固然不能太少。为恢复疲劳起见,每日的课目固然不能不参错掉换。但这种理论,只能为程度的适用,若用得过分,毛病便会发生。趣味的性质,是越引越深。想引得深,总要时间和精力比较的集中才可。若在一个时期内,同时做十来种的功课,走马看花,应接不暇,初时或者惹起多方面的趣味,结果任何方面的趣味都不能养成。那么,教育效率,可以等于零。为什么呢?因为受教育受了好些时,件件都是在大门口一望便了,完全和自己的生活不发生关系,这教育不是白费吗?第三件是拿教育的事项当手段。从前我们学八股,大家有句通行话说它是敲门砖,门敲开了自然把砖也抛却,再不会有人和那块砖头发生起恋爱来。我们若是拿学问当作敲门砖看待,断乎不能有深入而且持久的趣味。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画、学打球。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大效能,也只是如此。各人选择他趣味*浓的事项做职业,自然一切劳作,都是目的,不是手段,越劳作越发有趣。反过来,若是学法政用来作做官的手段,官做不成怎么样呢?学经济用来做发财的手段,财发不成怎么样呢?结果必至于把趣味完全送掉。所以教育家*要紧教学生知道是为学问而学问,为活动而活动。所有学问,所有活动,都是目的,不是手段。学生能领会得这个见解,他的趣味,自然终生不衰了。 以上所说,是我主张趣味教育的要旨。既然如此,那么在教育界立身的人,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更不消说了。一个人若是在教育上不感觉有趣味,我劝他立刻改行,何必在此受苦?既已打算拿教育做职业,便要认真享乐,不辜负了这里头的妙味。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第三种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的意思是说教育家比皇帝还要快乐。他这话绝不是替教育家吹空气,实际情形,确是如此。我常想,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趣味,莫过于种花。自然界的美,像山水风月等等,虽然能移我情,但我和它没有特殊密切的关系,它的美妙处,我有时便领略不出。我自己手种的花,它的生命和我的生命简直併合为一,所以我对着它,有说不出来的无上妙味。凡人工所做的事,那失败和成功的程度都不能预料,独有种花,你只要用一分心力,自然有一分效果还你,而且效果是日日不同,一日比一日进步。教育事业正和种花一样。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生命是併合为一的。教育者所用的心力,真是俗语说的“一分钱一分货”, 丝毫不会枉费。所以我们要选择趣味*真而*长的职业,再没有别样比得上教育。 现在的中国,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没有哪件说起来不令人头痛。 但回到我们教育的本行,便有一条光明大路,摆在我们前面。从前国家托命,靠一个皇帝,皇帝不行,就望太子,所以许多政论家一像贾长沙一流都*注重太子的教育。如今国家托命是在人民,现在的人民不行,就望将来的人民。现在学校里的儿童青年,个个都是“太子”,教育家便是“太子太傅”。据我看,我们这一代的太子,真是“富于春秋, 典学光明”,这些当太傅的,只要“鞠躬尽瘁”,好生把他培养出来,不愁不眼见中兴大业。所以别方面的趣味,或者难得保持,因为到处挂着“此路不通”的牌子,容易把人的兴头打断;教育家却全然不受这种限制。 教育家还有一种特别便宜的事,因为“教学相长”的关系,教人和自己研究学问是分离不开的,自己对于自己所好的学问,能有机会终生研究,是人生*快乐的事,这种快乐,也是绝对自由,一点不受恶社会的限制。做别的职业的人,虽然未尝不可以研究学问,但学问总成了副业了。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面教育,一面学问,两件事完全打成一片。所以别的职业是一重趣味,教育家是两重趣味。 孔子屡屡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门生赞美他说:“正唯弟子不能及也。”一个人谁也不学,谁也不诲。人所难者确在不厌不倦。问他为什么能不厌不倦呢?只是领略得个中趣味,当然不能自已。你想:一面学,一面诲人,人也教得进步了,自己所好的学问也进步了, 天下还有比他再快活的事吗?人生在世数十年,终不能一刻不活动,另的活动,都不免常常陷在烦恼里头,独有好学和好诲人,真是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若真能在这里得了趣味,还会厌吗?还会倦吗?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诸君都是在教育界立身的人,我希望更从教育的可好可乐之点,切实体验,那么,不惟诸君本身得无限受用,我们全教育界也增加许多活气了。 (1922年4月10日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稿。原载《梁任公学术讲演集》,商务印书馆1922年11月初版。)

作者简介

梁启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被誉为“中国精神之父”,是近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梁启超是文体风暴倡导之祖;少年思想启蒙之师; 言论界骄子、思想启蒙者;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影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他还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胡适、徐志摩等著名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