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高方著

王羲之--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高方著

1星价 ¥13.0 (5.9折)
2星价¥13.0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8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2
  • 出版时间:2022-11-01
  • 条形码:9787101158632 ; 978-7-101-15863-2

本书特色

王羲之,我国 书法家,其书法风格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有“书圣”之称。王羲之亦是东晋大臣,他为官公正,深受百姓爱戴;另一方面他潇洒不羁,留下了“坦腹东床”等诸多趣事。永和九年(351)王羲之邀众多亲朋相聚兰亭,写下了 的《兰亭集序》,此帖被誉为“天下 行书”。 本书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真实地呈现王羲之的事迹、品格和精神风貌,彰显他的贡献和功绩,激发人们对 民族的热爱,对中华文明、中华 传统文化的崇敬。

内容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集序》,成为“天下**行书”。永和十一年(355),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本书以小说笔法描绘了王羲之的一生经历,表现了王羲之不朽的人格魅力。

目录

导读
南渡
失怙
扬名牛心炙
诣台待罪
东床佳婿
出仕
兰亭雅集
会稽风云
问道
金庭余晖
王羲之生平简表
展开全部

节选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混战中原的局面,面对满目疮痍一片苍凉的江山和家国,很多士人开始举家南渡长江以求自保,史称“永嘉南渡”。由于他们的南迁也将书籍、文物、礼仪等中原文化一并带到原本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南方,所以史书上又称之为“衣冠南渡”。这一年,王羲之五岁,父亲王旷已经迁任淮南内史。这一年,王氏宅上也总有新朋故交前来辞行。每一拨人走后,王氏兄弟都会唏嘘一番。  这一年是西晋“八王之乱”彻底结束的第二年,执掌朝政的东海王司马越命琅邪王司马睿南下驻防建邺(今江苏南京)。  司马睿收到任命后,当年王导书房内的南迁计划迅速被王氏家族提上日程。  王家各个院落里的人都开始收拾家当,王羲之的母亲卫氏也指挥着仆人将金银细软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好。能带的带走,不能带的只能留下。看着母亲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幼小的王羲之只知道他们要搬家了。至于去哪里、如何去,他一无所知。看着王羲之里里外外绊脚碍事,卫氏就叫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家丁带着他和籍之去外面玩儿了。家门之外是王羲之*喜欢去的地方。家里这上百年的老房子虽说建得典雅大气,但那份庄重感却不是一个四五岁孩子喜欢的。外面多好啊,有热闹的街市、熙攘的行人,有琳琅满目的新奇玩意儿,风车、虎头鞋、拨浪鼓,还有不远处那条水波滔滔的大沂河。  王羲之磨着两个家丁带他和哥哥去沂水河边。  家丁说:“那你俩不许去河沿儿!只能在岸上看看。”  王籍之已经十一岁了,看到沂河就情不自禁地开始背《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王羲之便也跟着背。  王羲之不太懂书里说的是什么,但他知道圣人孔子就是喝着大沂河的水长大的,也在这大沂河里洗过澡。可是自己就没洗过,母亲说他太小,从不让他到水边去。他突然觉得很没意思,就用手里的土块儿去打另外的土块儿。  回到家的时候,王羲之看见父亲的书房已经空了一半,地上是几个装得满满的箱笼。有仆人拿着父亲早前开好的书单还在挑选、装箱。绕到后廊,王羲之发现母亲正抚着廊柱独自垂泪。他不懂为什么,也不敢问。王羲之的从伯父王导也在家中整理物品,他把钟繇的小楷法帖《宣示表》郑重收入随身的书箱,怕被压到,就放在*上层。过了一会儿,他又匆匆地取了出来,小心地束进衣带。只有这样随身带着,他才放心。  ……

作者简介

高方(1972-),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现居绥化。当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文化活动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副教授,文学博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