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319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38页
  • 出版时间:2022-10-01
  • 条形码:9787030731968 ; 978-7-03-073196-8

内容简介

本教材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纳税活动相结合,融税收法规和会计核算于一体,包括税务会计理论和税务会计实务两部分知识内容。每个税种会计从基本法规、应纳税额计算、会计处理三个层次对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出口货物退(免)税会计、关税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个人所得税会计、其他税种会计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该教材内容科学先进、知识性强、体现学科特色。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

目录

目录
**章 税务会计概论 1
**节 税务会计概念 1
第二节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5
第三节 税务会计基本假设 8
第四节 税务会计原则 12
第五节 税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15
第六节 税务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会计科目设置 17
第七节 税务会计的工作程序 18
本章小结 25
思考与练习 25
第二章 增值税会计 26
**节 增值税概述 26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 39
第三节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9
本章小结 71
思考与练习 71
第三章 消费税会计 75
**节 消费税概述 75
第二节 消费税的计算 76
第三节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81
本章小结 93
思考与练习 93
第四章 出口货物退(免)税会计 106
**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概述 106
第二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计算 109
第三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会计处理 112
本章小结 119
思考与练习 120
第五章 关税会计 126
**节 关税概述 126
第二节 关税的计算 127
第三节 关税的会计处理 131
本章小结 134
思考与练习 135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 140
**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140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142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50
本章小结 166
思考与练习 166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169
**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169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74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87
本章小结 189
思考与练习 189
第八章 其他税会计 192
**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会计 192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会计 195
第三节 烟叶税会计 196
第四节 资源税会计 198
第五节 车辆购置税会计 207
第六节 土地增值税会计 210
第七节 印花税会计 215
第八节 房产税会计 221
第九节 车船税会计 224
第十节 契税会计 227
第十一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会计 230
第十二节 耕地占用税会计 232
本章小结 235
思考与练习 236
参考文献 239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税务会计概论 【理论知识目标】 理解税务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职能、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我国现行税制体系,税制的构成要素;企业纳税的基本程序及纳税人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实务应用目标】 理解税务会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税务会计的科目、凭证设置和管理,账务处理的一般规则。 **节 税务会计概念 一、税务会计的产生 在国家产生并开始征税后,税款的缴纳者必然会关心自己的税收负担,自然也会有纳税计量和记录的要求。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创造的生产力推动了商品经济迅猛的发展,也为企业会计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所得税产生以后,各国税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经济形态也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走向工业经济,税务会计的产生也就逐步具备了经济、法律等环境。 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资本的积累与积聚,商品经济日渐发达,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商企业越发展越多,会计理论与方法也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变得越来越丰富。 财务会计以独立经济实体为执行主体,用会计的专门方法来反映、监督企业含税务活动在内的经济活动,为企业外部的财务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在财务核算中必然包括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税金,但是企业税务的会计处理不能看作税务会计,充其量是税务会计的萌芽。 在税制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依据财务会计记录计算税额而不需要调整税额,也就不需要建立税务会计。只有在现代税收制度下,计税、征税需要借助企业会计的账簿记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税收与会计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又互相影响的关系,导致了税务会计的产生。 二、税务会计的发展 (一)西方税务会计的发展 1913年,美国“宪法第十六项修正案”生效,该修正案赋予国会对公司收益征税的广泛权利,其影响波及会计界,所得税会计应运而生,但是早期的研究偏重于处理所得税问题的实务,并非所得税的本质。美国会计师协会中的会计程序委员会1944年发布的第23号公告,是**个建议对实际发生的应付所得税进行期内和跨期分配的权威性会计公告。196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明确规定,在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上,应该采用“全面分摊法”;永久性差异仍不属于跨期摊配的范畴;时间性差异需要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予以“转回”;时间性差异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通过“递延费用”或“递延贷项”来反映,这两个账户既非一般意义上的资产账户,也非负债账户。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7年正式发布第96号公告“所得税会计”,1992年发布第109号公告“所得税会计处理”。因为税法的变动,税务会计在这段时间内成为企业财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税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也日臻成熟。 (二)我国税务会计的发展 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承认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但对于大多数内资企业来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别不大。1994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企业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差额,在缴纳所得税时,企业应当按照税收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并按照调整后的数额申报交纳所得税。 随后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对负债法的运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推荐企业选用债务法进行税务会计处理。该征求意见稿同时还要求,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否应该确认为一项递延资产时,应该采取稳健原则。1998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财务制度与税收法规不一致情况下的处理意见的函》明确规定:纳税申报时,对于在确认应纳税所得额过程中,因为计算口径和时期的不同而形成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额,不应该改变原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处理和账簿记录,仅作为纳税调整处理。 尤其是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趋势,进一步加速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进程。税法和会计之间差异的不断扩大会增加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的成本,因此,也引起了有关各方对此问题的广泛关注。 三、影响税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一)税收法律制度 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税收环境,税制越健全,越需要税务会计,但对税务会计影响*大的应该是所得税和增值税。有人说一部美国税法就是一本税务会计。美国在1812年的战争期间就计划开征联邦所得税;1861年开征**项联邦所得税;1913年美国开征个人所得税;1939年,美国税法被集中编纂为美国国内税收法典,后经多次修改,成为联邦税收的*高法律,也是联邦税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指南,而美国的税务会计实际上仅是所得税会计。我国从1994年开始工商税制改革,根据“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的税制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复合税制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行政规章及税收规范性文件组成。在税收实体法领域,涉及20多个税种,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涉及的税种主要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目前的税收程序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2007年3月我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发布,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税制的完善,对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快速稳步增长,保护纳税人权利,以及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准则 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1993年7月1日起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在发布准则后,根据当时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际情况,以基本准则为依据,对当时既存的分所有制形式、分部门制定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梳理,制定发布了8大行业13个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制定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该条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规定的具体化。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 税务会计是在企业会计母体中孕育,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税法目标与企业目标认识的深化,以及市场的完善和相应法律的健全,从企业会计中独立出来的。企业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信息的使用者有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有投资人、债权人和以税务机关为主的政府部门等,它们各自的利益不同、关注的焦点不同。财务会计只能按照企业财务会计规范的要求提供通用财务会计报告,但是通用财务会计报告难以满足税务机关的需要,因此,需要税务会计为其提供税务会计信息。为了适应纳税人的需要,或者说,纳税人为了适应纳税的需要,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以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多重功能。 由此可见,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税法与会计不一致的结果,两者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有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有一套专门的方法,它既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也区别于传统会计学科的方法体系。税务会计的产生既解决了税务中的会计问题,也解决了会计中的税务问题。 四、税务会计的定义 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规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核算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五、税务会计的特点 税务会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专门会计。税务会计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国外许多国家的会计学体系中,税务会计已经发展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税务会计的专业性质来说,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税务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科。税务会计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各种交易事项,在税法上规定了正确的处理方法。例如,开具发票时,取得什么样的凭证才能开具?开具什么样的发票才合法?不同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不尽相同,各应负担哪些税种?按何种税率交纳?如何在会计账中记录和反映?各种税种,又各有什么优惠?这些问题,都是税务会计工作包括的内容,对企业来说,都是相当实际的。所以,税务会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法律性 从税务会计的概念我们不难理解,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操作规范的,即税务会计必须以国家的税法为依据。这些依据是法定的,不容企业或个人直接或间接改变,或断章取义。税务会计还要依据会计法规,因为会计法规是进行纳税核算的依据,是税收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它的作用体现在统一核算口径、完善核算机制上,是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的保证。因此,税务会计的法律性在具体操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一个企业的纳税负担,可以依法合理地享受减免、调整,从而有效规避税负风险。税务会计可以指导学习者正确地掌握税务会计的实务处理,对税务会计计算出来的“应税所得”与企业会计计算产生的“会计所得”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核算,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相关信息。 (四)广泛性 按税法规定,所有法人和自然人都可能是纳税义务人,法定纳税人的广泛性决定了税务会计的广泛性。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也不论其隶属于哪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外的其他组织,其一旦被确认为纳税人,在处理税务事项时都必须依照税法,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其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使税务会计成为各纳税义务人涉税活动不可缺少的普遍的核算手段。 当然,税务会计同时具有独立性。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税务会计除了必须遵循会计的基本原则等共性外,还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即采用独*的技术方法来处理企业的纳税事项。 税务会计作为工作岗位,就我国目前企业岗位设置状况而言,具有身份的双重性。税务会计既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承担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为企业谋划理财;又是企业的税收业务专管员,要认真、严格依照税法的规定,对各个会计核算环节进行税务检查,依法办理,维护税法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可以说,企业的税务会计,也是税务专管员,具有监督依法纳税和筹划合理避税的双重身份。 第二节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税务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税收法律与会计准则差异逐渐扩大而产生的。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对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权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税务会计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融国家税收法令和会计核算为一体的一种特殊专业会计,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 会计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依据会计的记账原则和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归集、整理、记录、分类、汇总、编制报表、分析及解释,进而提出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信息资料,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潜在的投资者提供相关信息,为其判断、决策提供依据。站在国家政府部门的角度,基于国家课税的需要,将进一步对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根据税法规定与限制加以调整;作为课税的基础,核算课税所得与应纳税额,这是税务会计的根源。可以说,税务会计是由企业会计延伸而来的,因而其与企业会计的原理、原则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 税务会计作为一项实质性的工作,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企业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税务会计不要求企业在财务会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