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高铁基础设施投融资PPP模式研究-(框架构建、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
1星价
¥67.8
(7.6折)
2星价¥67.8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41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22704173 ; 978-7-5227-0417-3
内容简介
《高铁基础设施投融资PPP模式研究(框架构建、模型分析与政策建议)》按照“理论基础—中国高铁投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高铁项目全流程公私合作框架构建—中国高铁PPP模式合作机制模型构建—案例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政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对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适用模式选择、股权分配、融资结构、风险识别与分担、收益分配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希望以此来构建一套符合中国现实国情,有利于推进PPP模式在中国高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的合作机制,并在分析案例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运用的政策建议。
目录
导论
**章 高铁基础设施投融资PPP模式的理论分析
**节 PPP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一 PPP模式的含义
二 PPP模式的历史演变
三 现代PPP模式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高速铁路的概念及特征
一 高速铁路的概念界定
二 高速铁路的特征
第三节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 公共产品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的双重属性
二 项目区分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分类投资成为可能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获得有力支撑
四 制度变迁及创新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第二章 中国高铁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节 中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制度变迁历程
一 中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变迁历程
二 中国铁路投融资制度变迁历程及特点
三 当前中国铁路投融资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绩效
第二节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第三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一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第四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二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第五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一 体化铁路经营管理体制造成铁路行业进入壁垒过高
二 交叉补贴政策导致铁路运营收入清算不透明
三 缺乏合理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机制
四 缺乏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相匹配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收益分配机制
五 缺乏科学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运营定价机制
六 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措施欠缺
七 PPP模式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八 缺少统一负责公私合作制管理的机构
九 缺乏PPP专业化人才
第三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全流程公私合作框架构建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主体和运作程序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参与主体及相互关系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的运作程序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适用模式选择
一 高铁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类型
二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适用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全流程各环节的公私合作
一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环节公私合作
二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环节公私合作
三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环节公私合作
四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公私股东的减持和退出
第四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评价
一 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第四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资本结构分析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基本观点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分析
一 发起建设阶段的股权分配
二 运营阶段的股权再分配
第三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一 *优融资结构分析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第五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分析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识别
一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定义、特点及形成机制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识别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目标及基本原则
三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框架
第三节 基于风险修正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Shapley收益分配模型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二 基于风险修正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第六章 京沪高铁项目案例分析
**节 京沪高铁项目概况
第二节 京沪高铁项目参与主体及全流程公私合作
一 京沪高铁项目参与主体
二 京沪高铁项目全流程公私合作分析
第三节 京沪高铁项目资本结构分析
一 京沪高铁项目公私股东的股权分配分析
二 京沪高铁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第四节 京沪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评价
第七章 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国际经验借鉴
**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一 世界铁路总体发展状况
二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历程及特点
一 美国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二 日本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三 欧洲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第三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机制
一 国外铁路公私合作发起机制
二 国外铁路公私合作股权分配机制
第四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
一 美国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二 日本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三 欧洲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第五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总结及启示
一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总结
二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八章 推进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节 推进铁路行业网运分离改革
第二节 完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财政支持政策
一 完善铁路行业财政补贴政策
二 制定促进高铁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节 建立适度集中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结构
一 股权分散是股权制衡的基本条件
二 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项目治理
三 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效率
第四节 建立收益分享与风险分担相挂钩的收益分配机制
一 协调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 收益分享与风险分担相互挂钩
第五节 稳步推进高铁运价市场化改革
一 逐步推进高铁运价从政府定价向政府指导价、市场定价转变
二 允许高铁运营服务商进行差异化定价
第六节 加强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防范管理
一 国别风险的防范管理
二 不可抗力风险的防范管理
三 特定项目风险的防范管理
第七节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一 完善PPP模式的法律规范
二 建立统一的PPP模式管理机构
三 加强PPP专业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章 高铁基础设施投融资PPP模式的理论分析
**节 PPP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一 PPP模式的含义
二 PPP模式的历史演变
三 现代PPP模式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高速铁路的概念及特征
一 高速铁路的概念界定
二 高速铁路的特征
第三节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 公共产品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的双重属性
二 项目区分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分类投资成为可能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获得有力支撑
四 制度变迁及创新理论下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第二章 中国高铁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节 中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和投融资制度变迁历程
一 中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变迁历程
二 中国铁路投融资制度变迁历程及特点
三 当前中国铁路投融资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功能绩效
第二节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
第三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一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 中国高铁投融资制度存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
第四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二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
第五节 中国高铁投融资引入PPP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一 体化铁路经营管理体制造成铁路行业进入壁垒过高
二 交叉补贴政策导致铁路运营收入清算不透明
三 缺乏合理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机制
四 缺乏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相匹配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收益分配机制
五 缺乏科学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运营定价机制
六 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措施欠缺
七 PPP模式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八 缺少统一负责公私合作制管理的机构
九 缺乏PPP专业化人才
第三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全流程公私合作框架构建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参与主体和运作程序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参与主体及相互关系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的运作程序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适用模式选择
一 高铁项目公私合作模式类型
二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适用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全流程各环节的公私合作
一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环节公私合作
二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环节公私合作
三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运营环节公私合作
四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公私股东的减持和退出
第四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评价
一 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第四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资本结构分析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假设及基本观点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分析
一 发起建设阶段的股权分配
二 运营阶段的股权再分配
第三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一 *优融资结构分析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结构优化模型构建
第五章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与收益分配分析
**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识别
一 高铁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定义、特点及形成机制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识别
第二节 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利益相关者风险偏好
二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目标及基本原则
三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框架
第三节 基于风险修正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Shapley收益分配模型
一 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收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二 基于风险修正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第六章 京沪高铁项目案例分析
**节 京沪高铁项目概况
第二节 京沪高铁项目参与主体及全流程公私合作
一 京沪高铁项目参与主体
二 京沪高铁项目全流程公私合作分析
第三节 京沪高铁项目资本结构分析
一 京沪高铁项目公私股东的股权分配分析
二 京沪高铁项目融资结构分析
第四节 京沪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评价
第七章 铁路基础设施PPP模式国际经验借鉴
**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一 世界铁路总体发展状况
二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第二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历程及特点
一 美国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二 日本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三 欧洲铁路公私合作阶段及特点
第三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机制
一 国外铁路公私合作发起机制
二 国外铁路公私合作股权分配机制
第四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
一 美国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二 日本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三 欧洲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模式
第五节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总结及启示
一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总结
二 国外铁路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第八章 推进中国高铁基础设施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节 推进铁路行业网运分离改革
第二节 完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财政支持政策
一 完善铁路行业财政补贴政策
二 制定促进高铁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节 建立适度集中的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股权分配结构
一 股权分散是股权制衡的基本条件
二 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项目治理
三 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效率
第四节 建立收益分享与风险分担相挂钩的收益分配机制
一 协调好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 收益分享与风险分担相互挂钩
第五节 稳步推进高铁运价市场化改革
一 逐步推进高铁运价从政府定价向政府指导价、市场定价转变
二 允许高铁运营服务商进行差异化定价
第六节 加强高铁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防范管理
一 国别风险的防范管理
二 不可抗力风险的防范管理
三 特定项目风险的防范管理
第七节 其他相关配套措施
一 完善PPP模式的法律规范
二 建立统一的PPP模式管理机构
三 加强PPP专业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都(1982-),男,湖北咸宁人,经济学博士,武汉商学院经济学院讲师、金融系系主任。主要从事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已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9.0¥56.0 -
国富论
¥16.7¥58.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16.0¥50.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国富论
¥9.7¥35.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8¥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9¥39.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23.1¥69.0 -
账本里的中国
¥15.4¥48.0 -
博弈论
¥28.4¥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8.1¥6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14.3¥39.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38.7¥58.0